都铎王朝:亨利父子的人文与王权

文摘   2025-01-09 07:04   北京  

供图、支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撰文/中山




呼唤:

中世纪晚期的英格兰


在有关西欧历史的书籍中,都铎王朝有时候被放入中世纪晚期,有时候则被放入文艺复兴早期。这种时间序列归类上的“矛盾”,体现出都铎王朝兼具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早期双重特点的时代特色。

1485年,亨利·都铎在博斯沃思原野之战中以不足理查三世军队一半的兵力,奇迹般地战胜理查三世,结束了玫瑰战争,夺取王位,成为亨利七世、都铎王朝第一位国王,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组合成都铎王朝的纹章:都铎玫瑰——自从1066年诺曼征服以来,这是第一次由一位明确拥有英格兰血统的国王登上英格兰王位。



然而,都铎王朝的国王们痛苦地意识到,内战随时可能在国家的各个角落卷土重来——1486年4月23日,在约克举行的圣乔治日活动中,亨利七世险些被俘——而他们对王位的需求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甚至有研究者形容在当时的形势下,“亨利七世的合法性仅仅来自当时英国人民因疲于战争而产生的绝望”,人们的普遍情绪是,“我们需要和平,以便寻求新的发财方法,新的商业发展,以及研究文学、宗教和艺术的新问题”。

为此,都铎王朝的五位国王亨利七世(1485年-1509年在位)、亨利八世(1509年-1547年在位)、爱德华六世(1547年-1553年在位)、玛丽一世(1553年-1558年在位)、伊丽莎白一世(1558年-1603年在位)投入了大量资源来塑造自己“拥有君权神授”正当性的公众形象,并打上了中世纪晚期与文艺复兴时代早期的双重时代特色,其中尤以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父子为典型。


父亲:

亨利七世使王室权威得到恢复


登上王位后不到三年,亨利七世买下了庞大的特洛伊故事挂毯,加入了拥有该主题系列挂毯的欧洲王室精英群体。特洛伊故事的主题之所以能引起都铎王朝的共鸣,在于他们试图通过亚瑟王声称的古老王室血统,回到传说中的第一位“英国国王”。这从亨利七世的第一个儿子、亨利八世的哥哥亚瑟·都铎的名字中也可以看出一二。

治国方面,亨利七世被历史学家称为“新式国王”,显示了在“使王室权威得到恢复”方面的“非凡能力”:冷酷而高效地行使王室意志,牢牢地控制了贵族、教会和官僚机构,倚靠方兴未艾的民族主义与国民的忠诚使统治得到加强,成为“集中世纪大成于一身的人”。对内,亨利七世亲近臣民,展现王恩浩荡,诸如请700人在威斯敏斯特聚餐、逢重大节日时每桌安排60道菜,这些场面在他的统治生涯中屡见不鲜;而在漫漫冬夜中安排充满活力的宫廷娱乐活动,既是王室存在感的一种证明,也在其宫廷形象宣传中占有重要地位。



亨利七世把“陛下”(Majesty)这个词引入英语中,通过列队行进、效忠敬礼时的呼喊、在王室面前脱帽、表达崇敬的屈膝礼等方式,有意识地强调王权的仪式感。

对外关系方面,亨利七世在国外为他的孩子谈判王室婚姻,与佛兰芒艺术品经销商和意大利银行家做生意,有时会“靠在一张高高的镀金椅子上,上面盖着一块金色的布,还有一圈宝石”,同时戴着“镶嵌着大颗宝石和珍珠的帽子”出现在各国大使前,以实现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让那些相信财富即地位的人将他看作真正的国王。




儿子:

亨利八世成长中的人文主义和骑士情结


1498年,亨利七岁时,被安排跟随一群学识渊博的导师学习,接受文艺复兴时期的标准教育。亨利的早年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十岁时,他的拉丁语就已经十分出色,能够仿照伊拉斯谟的风格进行短文写作,数学才能非凡,着迷于建筑与船只设计,精通奏乐、歌唱和谱曲,能演奏鲁特琴、手风琴、竖笛,代表作《主啊,万物的创造者》至今仍是英国各教堂中最受欢迎的圣歌之一。

对音乐的喜爱,伴随了亨利的一生,即位后,无论是巡行国内,还是为了和谈或征伐到国外去,亨利身边都有一群游吟诗人。有时候,他和朝臣会听狄奥尼修斯·梅莫独奏管风琴,一听就是四个小时。



除了才艺,亨利酷爱狩猎,喜欢运动,武艺过人。当时,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几十种颂扬骑士美德和英雄事迹的书籍得到印刷出版和传播,亨利看着赫克托耳、查理曼的故事和圣杯传奇长大,按计划进行锻炼,喜欢打网球,熟悉枪支和火炮的使用,对战争技艺的任何一个方面似乎都了然于胸,渴望像骑士那样立下不朽的功绩。

1502年,哥哥亚瑟死后,在成为王位继承人的日子里,由于父亲的性情、周围对王位觊觎的危险、感染流行病的可能等因素,亨利王子过着被严格限制的生活。1509年4月22日,还差10个星期就满18岁的亨利八世即位。


年轻国王:

欧洲权力竞技场上的公义和持守


亨利八世
踏入欧洲权力竞技场时,周围是西班牙的斐迪南二世(1452年-151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459年-1519年)、法兰西的路易十二(1462年-1515年)、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1443年-1513年)这样一群老谋深算、城府极深的华发老人,相比之下,亨利八世不过是一个孩子。

即位不久,亨利八世就震惊地看到这些人以法兰西人为主导、联合起来攻占了一个小小的威尼斯共和国——多年来,威尼斯共和国一直是基督教国家对抗土耳其人的堡垒,并且自古以来就是英格兰王国的盟友,威尼斯商人推动、发展了伦敦的商业。不但如此,威尼斯共和国在文艺复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文艺复兴强烈地引起了亨利八世的思想共鸣,来自威尼斯共和国的学者和博士经常造访亨利八世的宫廷。所以,亨利八世对陷入苦难中的威尼斯寄予了同情,对入侵的法兰西人,则怀有天生的反感。



1509年6月11日,亨利八世与哥哥亚瑟的遗孀、阿拉贡的凯瑟琳(1485年-1536年)正式举行婚礼,斐迪南二世成为亨利八世的岳父。

阿尔伯特·F·波拉德在《亨利八世时代》中这样评价道:“亨利八世的行动比他自己或其他人的言语更能表明,他认为和平是英格兰的首要利益。除了对法兰西用兵,亨利八世没有对欧洲大陆发动过任何战争。亨利八世虽然执政三十八年,但针对法兰西的敌对行动耗费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过就几个月。”这个评价是公允的。



威尼斯驻英格兰大使塞巴斯蒂安·朱斯蒂尼安说,亨利八世“外出打猎时,每天会听三次弥撒,其他日子有时会听五次弥撒。他每天都在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寝宫里做晚祷”,并“定期邀请英格兰最杰出的神学家和神学博士在宫中布道”。

除了宗教,“新学术”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风尚和海军,也是亨利八世即位之日起格外关心的两件事情。1518年,伊拉斯谟说,亨利八世的宫廷是整个基督教世界学习和虔敬的榜样。1519年,英格兰宫廷的学者比任何一所大学的学者都要多。而对英格兰海军事务的关注和建设,不但为伊丽莎白一世后来战胜西班牙奠定了基础,也使亨利八世被视为“英格兰海军之父”。




良心之名:

离婚案与英格兰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和阿拉贡的凯瑟琳在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恩爱的。1510年1月31日,阿拉贡的凯瑟琳生下了第一个女儿,但生下来就死了;1511年1月1日,阿拉贡的凯瑟琳生下一个儿子,2月22日,孩子夭折;1513年9月,第二个儿子出生,但这个孩子或者是个死胎,或者出生不久就夭折了;1514年11月,史料中提到“亨利八世又一个儿子”的洗礼,但不久也夭折了。同年,亨利八世因为斐迪南二世的背叛勃然大怒,并将部分愤怒发泄在阿拉贡的凯瑟琳身上,国王的“家庭悲剧被政治上的怨恨激化”。

1516年2月18日,玛丽公主出生,塞巴斯蒂安·朱斯蒂尼安说:“如果这是个儿子,您肯定会更高兴。”亨利回答说:“我和王后都很年轻,如果这次是女儿,蒙上帝的恩典,以后会有儿子的。”然而,1518年11月10日,又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个死胎。




当初,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结婚时,父亲亨利七世为掩盖自己的政治意图,曾用“良心不安”作为推迟亨利八世婚事的借口,如今,在孩子纷纷夭折后,“良心不安”变成了亨利八世的现实,再加上情人安妮·博林(1501年-1536年)的耳边风,亨利八世启动了离婚案。然而,受各种利益的掣肘,教皇对亨利八世的离婚诉求采取了无限“拖延”的对策,直到有人向亨利八世提议——与罗马教廷决裂。

从1530年开始,一群学者辛勤工作,在一堆包含《圣经》原文在内的旧文献中寻找可以支撑“国王对教会的管辖权”这一新观点的正当理由——他们收集的文献,又被称为《丰文汇编》,被用作论证自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以来英格兰国王一直享有绝对宗教和世俗主权的依据。那些对文献的解读经不起推敲,但足以助长国王的改革热情,不惜一切代价直到实现他的终极目的:跟阿拉贡的凯瑟琳离婚,与安妮·博林结婚。



1531年,阿拉贡的凯瑟琳被迫离开宫廷,1533年6月1日,安妮·博林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为王后。9月7日,安妮·博林在格林尼治宫生下一个女孩,然而,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此事不过就是亨利八世的情妇生了一个私生女,对任何人来说,这种事都不值一提”,甚至连亨利八世本人,也备受打击,没有人知道,这个被人鄙视的“私生女”和“没什么用的女儿”就是未来的伊丽莎白一世,她高举着父亲亨利八世竖起的大旗,取得了最终胜利。

1534年,《至尊法案》第一项通过,亨利八世获得英格兰教会最高领袖的地位。那些不承认国王至高无上权力的人,很多被判处死刑。同年,议会通过《继承法案》和《豁免法案》,其中,《继承法案》宣布玛丽为私生女,承认伊丽莎白为王位继承人,《豁免法案》取消了拥有一定规模地产的家庭向罗马缴纳金钱的传统义务,与第二部《限制首岁教捐法案》互为补充,将教会先前向教宗缴纳的款项转入王室金库。议会结束时,英格兰实现了与罗马教廷彻底且无可争议的决裂。

1536年1月上旬,阿拉贡的凯瑟琳去世,1月29日,安妮·博林早产,生下一个死婴。5月2日,因为乱伦和通奸的罪名,安妮·博林被突然逮捕,关进伦敦塔,19日,被斩首。


离婚案之后:平淡与回归



安妮·博林被斩首后,担任过凯瑟琳和安妮侍女的简·西摩(1508年-1537年)成为亨利八世的第三任妻子,悲剧的是,简·西摩在为亨利八世生下一个“他在世界上最想要的儿子12天之后”便去世,被葬在温莎城堡的圣乔治礼拜堂。

第四任妻子克里维斯的安妮(1515年-1557年)则完全是出于政治交易的考量,很快将其打发掉,并与第五任妻子凯瑟琳·霍华德(1524年-1542年)结婚,亨利八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安宁的家庭港湾,不会再心神不定、到处游荡了——然而,凯瑟琳·霍华德行为不检点的证据把亨利八世从美梦中唤醒,1542年2月13日,就是在安妮·博林被斩首的同一个地方,凯瑟琳·霍华德被斩首。



第六任妻子凯瑟琳·帕尔(1512年-1548年)是一位寡妇,很会照顾人,不但悉心照料亨利八世晚年的健康,丧母的玛丽公主和伊丽莎白公主也都很喜欢她。

1547年1月28日,亨利八世去世。在遗嘱中明确了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的王位继承顺序。至此,从寻找一位男性继承人开始,经历了政治伪善、家庭悲剧、离婚案、权力巅峰、婚姻伤害的亨利八世,在弥留之际将女性后裔列为王位继承人,不但证明了他自己对阿拉贡的凯瑟琳和安妮·博林的某种重新认识,而且也开创了英国历史上的女王传统,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伊丽莎白二世。






本文节选自《文明》2023.02月刊

了解更多精彩选题,欢迎点击本封面订阅文明杂志


公众号|大美V视

dameimv2017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下图订阅2025全年杂志




 点击购买最新《文明》杂志 




 点击购买 

《北京中轴线 · 人文大时空》特刊 




 点击购买 

《中华文明的瑰宝 · 中国世界遗产》特刊 



 点击下图购买 

“国际传播力”培训学习高端读本




 点击下图购买 

“奥林匹克文化”系列珍藏特刊



《文明》杂志淘宝店订阅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大美V视
领略包罗万象之文明,勾勒大千世界之百态,聆听天地自然之回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