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精准云网夯实大冶铁矿智能化
🥇获得奖项:第七届“绽放杯”湖北区域赛二等奖
📰牵头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黄石分公司
📩联合单位:武钢资源集团大冶铁矿有限公司、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内容根据项目路演速记整理
近年来,国家层面颁布了大量政策来推进科技矿山的智能化建设,倡导通过5G、AI、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去落地远程控制、自动驾驶、无人值守、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场景。大冶铁矿坐落于湖北黄石,属于井下大型金属矿山,企业一直致力于科技矿山的建设,同时也面临着以下四类问题:第一是安全,非煤矿山同样安全事故多发,如水害、冒顶、炮烟中毒等;第二是降本增效,因金属矿山工艺相对复杂,装备水平、信息化集成度也较低低,大多无法高效协同、精益管理;第三是招工难,由于条件艰苦,年轻人、信息化人才不愿意去;第四是信息化技术待融合,如缺少统一数据标准、存在系统孤岛、多网运维困难、无线网络性能差等痛点突出。由于存在上述痛点,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目标是:实现矿山全流程的透明化、集约化、少人无人化,达到安全、高效、绿色生产。
本项目的建设方案提出了1+1+N的组网架构,一是建设了一张可靠、柔性、本地、生产化的矿用5G专网和SPN环网融合的现场网络,实现人机料法环各类生产要素数据的互联互通,夯实矿山网络基础;二是基于工业互联网架构打造了集数据处理、技术工具、业务组件于一体的数智中台,建成了私有云、AI、数据中台等能力,为上层场景及业务系统搭建底座;同时,结合矿山业务诉求,贯穿矿企生产、管理、经营全流程的应用场景,为企业减人、提效、增安、降耗及构建自动执行、智能感知及决策的智慧矿山提供了现实路径。
SPN技术通过切片实现了人网和物联网的分离,通过一根缆实现了环网搭建,实现了办公、视频、工控网三网的分离,做到了既融合又独立。此外,通过硬切片技术,实现了5G和SPN的融合,在业务层面上构筑了端到端的业务通道,实现了不同的业务场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无差别接入。
UWB基站能够通过5G基站实现传输供电,既能满足网络覆盖,又能够为能源和车辆提供高精度的定位。
项目积极探索5G技术应用于井下的各种场景,比较典型是有轨电车的无人驾驶,前期时延达到500毫秒,无法达到工况需求,所以重新统筹建网,实现了从装、运、卸及调度全作业流程的无人化,一旦发生紧急事故,也可以通过地面操作台及时接管,是全省首个5G井下无人驾驶项目。目前改造了9台车,减少下井人20余人,直接降低成本100万/年。
随着越来越多的摄像头通过5G的接入,项目升级了AI智能平台,让矿企看得更清,看得更准,井下通风、供电、排水已经实现了无人值守,帮助企业实现更加安全的管控。
项目建设了井下高请视频监控、有轨电机车无人驾驶、设备在线监测、视频AI巡检、人员车辆精准定位、智能单兵系统等六大应用场景,其中无人驾驶已安全运行5个多月、1800+班次、效率提升20%,安全事故零发生。5G网络接入其他各类设备终端接入200+,月均流量20T。
通过5G+SPN的组网方式,项目节省了光缆重复建设,估算每年减少76万成本。运维层面上,运维成本节省了50万。电机车的无人驾驶节省人力成本达到200万。
■ Q:在生产环节本项目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
■ A:本项目比较典型的场景是有轨电动车无人驾驶,一方面井下基站信号覆盖施工难度非常高,另一方面,有轨电车无人驾驶要改造的不仅是有轨电动车,还有发动机、倒叉装置、卸矿装置等多个不同终端的接入,包括车上的AI红外摄像头数据能够保证实时无延时传输,这些都需要做很详细的网络覆盖,包括整体方案的验证。
基于此,网络的稳定性是最大的挑战。矿井工作涉及到频繁转场,每天定点爆破、不断的往前掘进,这样就需要移动式的基站,WIFI的组网时延比较大,没有办法满足控制信号,我们把应急通信车的方案拿过来做集成,通过5G来回传5G,做到高度集成可便携式的移动微站,以覆盖场景的需求,无论是生产场景还是作业场景,井下一揽子的覆盖信号足以满足业务的稳定传出。
■ Q:井下的数据量少,为什么选择5G而不是4G?
■ A:本项目采用5G+SPN的多元化融合组网,无论是用有线方式还是无线方式都能够接入。传统4G数据是先回传到运营商的大网,这一点不利于贯通,我们通过有线和无线深入到井下某一个局域网,可能性不大。双5G网络可以消除这种不确定性。
湖北5G优秀应用案例专题
近日,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湖北区域赛决赛举办,最终决选出一等奖8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最具影响力奖10个。为进一步挖掘展示湖北5G优秀应用案例,特开辟湖北5G标杆应用专题巡展,进一步推广湖北5G应用典型场景,加速湖北5G应用扬帆起航。
案例咨询请识别二维码填写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