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省锡中实验学校,一键关注学校资讯
聚焦数字赋能
深化美育课堂
前言:
冬风迎诗意,教研绽芬芳。为深入贯彻落实艺术新课标,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深化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进一步加强高水平艺术团体建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12月中旬,美术学科组于学知楼三楼录播教室开展了一场半日研讨活动。黄婧老师就《用心灵接触自然》这一课程携手初二40班的学生,向全组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
一
AI赋能课堂
共绘校园风彩
《用心灵接触自然》选自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黄老师围绕“树”这一核心元素构建了一场大单元教学。本课教学内容为第三课时,黄老师通过聆听自然之音、观赏校园之色、品鉴大师之作三大环节,引导学生从听觉、视觉及思维等多个层面感知校园色彩变化之美的同时,深入体会梵高艺术作品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方式。再经由学习过程中的对比与联想,将学生从自然中汲取的灵感与大师的艺术表达相结合,从思维层面深化他们对自然与艺术之间联系的理解,进而激发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课堂伊始,一段回顾视频引领学生重温了前两课时的精彩瞬间与收获,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旧知识的联系桥梁,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教学实施过程中,黄老师巧妙地融入了AI技术。通过展示一幅由AI生成的梵高校园风景画和梵高自述视频,为学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进一步点燃了他们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作业设计环节,黄老师秉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将梵高的绘画技法与现代热转印技术相融合,指导学生们动手制作了独特的烫画衍生品。此举不仅丰富了美术课堂的实践教学内容,还增添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与生活的实用性。
学生作品
二
美育思想交汇
共话未来课堂
教研启智慧,合力促成长。公开课结束后,组内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点评与讨论,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与意见,为课程的持续优化与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美术教师们对课堂给予了宝贵的评价。黄老师的课堂展现了单元布局,注重强调学生的体验、感知与实践。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在校园内取景拍摄,直观地观察树木的形状、色彩及特征,建构了自然与学生自我间的深刻联系。黄老师从文化、科技、审美、情感多角度引导学生们对树木进行了探索和遐想,营造了“沉浸式”的艺术感知氛围,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黄老师的单元作业设计围绕实践性与生活联系及学科融合三点展开,助力学生在多学科交汇中提炼美术价值,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综合素养。黄老师的整个堂课下来,学生们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之旅,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回归生活,从单纯模仿自然之美到深入挖掘个人情感表达,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又富有挑战性。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黄老师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用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更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学生们将这些感悟转化为自己笔下独一无二的作品,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艺术的追求。
在评课的尾声,美术组组长张小珺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表达了肯定。张老师表示,AI赋能的美术课堂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新奇的体验,同时让孩子们认识到了科技发展的广阔舞台,让整个教学成为静态和动态、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和谐交融,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减轻了学习负担。张老师进一步点明,在课程规划与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课程目标、学生需求与教学实际,深入挖掘本土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她期望组内教师们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能够保持创新精神,勇于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共同为提升美术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总结:
冬日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学之美,在于专研与提升。本次教研活动是一次美术教育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教学探索。展望未来,省锡中实验美术学科组教师们将继续以课堂为核心阵地,思附践行,不断深化新课标的学习与理解,持续致力于推动数字化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创新运用,为新时代美育事业贡献力量。
END
撰稿:黄 婧
摄影:戴欣媛、牛晓笛、王志玮
初审:张小珺
复审:宋佳文
终审:骆 波
编发:马怡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