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补遗|西藏那山

文化   2024-10-09 08:14   江苏  

西藏那山


江 雁


在西藏,山是大地的脊梁,是神灵的居所,是灵魂的寄托。它们以雄伟、壮丽、神秘的姿态屹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我余生可能都无法忘却,24号凌晨在火车上第一眼望见窗外那连绵起伏的山脉时,内心的震撼。它们像是巨人的臂膀,拥抱着这片高原净土。湛蓝的天空下,山峰皑皑的白雪闪耀着神圣的光芒,仿佛是天空洒下的银屑,装点着大地的梦。


从“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到巍峨雄伟的唐古拉山。从唐古拉山,再回归昆仑山。无论同车人是多么嫌弃西藏的山多么贫瘠,我都痴情于那山的顶天立地,亲吻苍穹。


近山,清晰而真切。山石的纹理、草木的脉络,都能尽收眼底。它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草丛中绽放的野花,像是给山穿上了五彩斑斓的裙裳。山坡上,牛羊悠然自得地啃食着青草,它们的身影与近山的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近山是亲切的,它仿佛触手可及,让人能真切感受到它的温度和气息。


而远山,则在天边勾勒出雄浑的轮廓。它们笼罩在一层轻纱般的薄雾之中,显得神秘而高远。那朦胧的身影,如梦如幻,勾起了人们无尽的遐想。远山的色彩更为深沉,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厚重的历史。与近山的活泼灵动相比,远山更像是一位沉思的智者,静静地凝视着世间的变迁。


西藏的山脉大多是由地壳运动造就的。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和挤压而逐渐隆起而形成。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这种剧烈的地壳运动不断塑造着山脉的形态和高度。喜马拉雅山脉拥有众多高耸入云的山峰,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些山峰见证了西藏乃至地球内部力量的强大和持久。


那山,有的陡峭险峻,如刀削斧劈一般,直插云霄;有的则圆润温和,线条流畅,宛如沉睡的巨兽。无论是哪种形态,都散发着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山脚下,是一片片广袤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像繁星点缀其间。草原与山峰相接的地方,色彩逐渐过渡,从嫩绿到深绿,再到墨绿,直至与山体的灰褐色融为一体。这自然的调色板,是造物主最伟大的杰作。


我曾在清晨仰望山峰,等待着日出的那一刻。当第一缕阳光刺破黑暗,洒在山巅上时,整个世界仿佛都被点亮了。金色的光芒逐渐蔓延,照亮了近山的每一个角落,使其生机勃勃的景象更加鲜明;同时也给远山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金纱,让其神秘的氛围愈发浓郁。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山的温暖,它似乎在以这种方式迎接新的一天,给予世间万物希望与勇气。


西藏的山,不仅是自然的景观,更是文化的载体。在藏族人民的心中,每一座山都有其神圣的意义。他们相信,山上居住着神灵,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冈仁波齐,这座被誉为“世界中心”的神山,每年都吸引着无数信徒前来朝拜。他们用身体丈量着土地,一步一叩首,向着心中的圣地前行。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虔诚与坚定,在他们心中,这不仅仅是一次旅程,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在西藏的山间行走,时常能看到飘扬的经幡。五彩的经幡在风中舞动,发出猎猎声响,仿佛是在向天地传达着人们的祝福与祈愿。每一片经幡上都印刻着经文,风每吹动一次,就相当于诵经一次。这些经幡,是人们与山、与神灵沟通的桥梁,是他们心中信仰的象征。


山与水在西藏总是相伴相生。雪山融化的冰水,汇聚成溪流,奔腾而下,形成了壮丽的瀑布和湍急的江河。雅鲁藏布江,这条西藏的母亲河,在群山之间蜿蜒流淌,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江水奔腾不息,撞击着岸边的岩石,激起层层浪花。站在江边,听着江水的咆哮,感受着它的力量,我不禁感叹自然的伟大。


那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它们曾目睹过古代王朝的兴衰,也曾聆听过战士们的呐喊。如今,它们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守望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见证着他们的幸福与安宁。


倘若有机会,来西藏的山间走走吧!山的宁静与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会让人的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在城市的喧嚣中,我们总是忙碌于功名利禄,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而在这里,在山的怀抱中,我们终会找到内心的平静,找回真正的自我。


西藏的山,会是我心中永远的向往。它们的壮美让我陶醉,它们的神秘让我痴迷,它们的力量让我敬畏。当我离开这片土地时,我带走了一份对山的眷恋,也留下了一颗被山洗礼过的心。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那山的影子都将永远刻在我的灵魂深处,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



或许,终有一天,我会再次回到这片神奇的土地,再次投入那山的怀抱,再次聆听它们的诉说。因为,那里是我的精神家园,是我心灵的归宿。

琴伴书侣
以琴为伴,以书为侣,以文记之,以心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