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预期之辩,从另外一些角度去思考市场的未来

文摘   2024-12-15 09:26   黑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2月13日的市场,可能让很多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投资者不知所措。经济工作会议的通报看起来很积极,为啥市场还大跌呢?网上关于会议是否符合预期也是争辩不休。
先说自己的观点:本次会议基本符合预期,而12月13日的下跌,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共同促成,一是投资者给出的预期过高,二是市场近期涨幅较大。
这不过是市场出现的一次正常调整,这种价格潮汐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没必要恐慌。所以我们不如跳出预期的辩论,从另外一些角度去思考市场的未来。
01 无数次价格潮汐中的一次
利好落地是利空,老股民都听说过一句股谚。而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都是投资者情绪所引发的价格潮汐:
如果某种利好消息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上涨,而这种消息又是人尽皆知的,那所有相信这个利好的人都会去买入该资产,使资产价格短期内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上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的人都已经买入,潜在的买方越来越少,一旦这个消息最终实现,又没有新的消息来转化出更多的买方,那就会出现资产价格的下跌。这一套情绪与价格的循环,就是利好落地是利空。
而经济工作会议作为每年十二月初都会召开的明牌利好,自然会吸引投资者的情绪,形成一种每年固定日期都会出现的价格潮汐。
02 十二月价格潮汐复盘
我复盘了从2002年到2023年这23年间,历次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后市场的表现,如果我们把发布会议通报的日子作为T日,回看每一年开会前以及开会后的20天内、10天内、5天内、1天共计8个时间维度的沪深300区间涨跌幅,其收益情况如下图:
通过上图我们能够看到,开会前的四个时间维度中,收益率为正的概率明显高于开会后
了验证这个结果的准确性,我还统计了沪深300所有交易日前后这8个时间维度的收益率为正的概率。可以看出,相对于正常的交易日,在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的日期买入,获得正收益的概率的确更高,而会议后5-10天,市场的表现的确较平日更差。
但会议召开后20个交易日(T+20)的统计数据也告诉我们,如果坚持住不盲目割肉,持有20个交易日,那收益为正的概率又会高于平时。这个逻辑也很简单,虽然投资者的预期忽高忽低,价格出现波动,但会议的政策是实实在在出台的,当恐慌情绪过后,市场大概率要重回向上的轨道。
通过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接下来的操作建议:未来几天的市场,可能像历史上发生过的一样,大涨之后情绪退潮,出现一定调整,但恐慌过后市场将重回正轨,所以投资者应该坚定持有,甚至还可以利用好这种恐慌,逢低加仓。
但在这里还是要说一句,如果我们看第一幅图中最后一列的涨跌幅柱状图,可以发现开会前大涨、开会后大跌这种标准化的潮汐,只出现在08、09、15、21、22年,其出现的程度仅仅是21%,但由于最近的两次距离我们非常近,在近因效应的驱使下,会让投资者感觉历年开完大会都要跌。
那究竟什么才是决定大会后涨跌的胜负手呢?我觉得是市场的大趋势。
03 趋势比人强
上图是沪深300自2002年以来的走势图,图中红色箭头处,是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的时点。看完这张图我们就能发现,市场短期内的价格潮汐,在大趋势面前实在是过于渺小。
比如2020年经济工作会议开完后的20个交易日中,沪深300涨了10%,但随着牛市泡沫的破灭市场一路下行。
再比如2013年会议开完后的20个交易日中,沪深300跌了8.85%,但随后就迎来了14-15年的杠杆牛市。
趋势比人强,搞清楚大趋势的方向才是我们投资的关键所在。
那当下A股的大趋势如何呢?以前的文章说过好多,现在做下汇总:
当下比较便宜的A股,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双重加持下,作为提高投资收益对抗通缩的主要载体,背后还有天量的居民存款作为增量资金,其长期投资价值不言而喻,大势向上。

04 总结
综上,不论是从短期概率的角度,还是从长期大趋势的角度,我们都应当坚定对A股信心,正视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波动,利用好恐慌带来的布局机会。



养基场王场长
牢记基金投资中的第一性原理——通过基金赚钱。 关注我们,陪伴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赚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