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涵庄检验视界,作者临床实验室
阳性或阴性检测结果的解读取决于病毒感染的验前概率,这部分受流行病学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访问当前的全国流行病学数据(例如 CDC 网站)和州流行病学数据(例如,州特定的公共卫生网站)以及通过收集临床信息(包括感染的典型体征和症状)来确定。阳性预测值(阳性结果患病的概率)和阴性预测值(阴性结果未患病的概率)考虑到病毒的流行率和各种检测的特异性,以便准确解释检测结果。对于感染验前概率低的患者,例如低发病率环境中的无症状者,假阳性的可能性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单次快速诊断检测阴性足以排除感染,而阳性检测结果则可能需要重复检测以确认。对于感染验前概率高的患者,例如在高发病率环境中出现症状的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几率较低。因此,单次阳性快速诊断检测结果足以判定感染提示隔离、通知接受检测者和接触者并考虑治疗,而阴性检测结果将促使在 2至3天内重复检测以排除病毒感染。
1.核酸检测结果解读: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结果通常可以被认为感染了病毒,但并不意味着存在传染性。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道病毒的核酸检测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方法,能够在症状出现之前和症状消失后的较长时间内检测到病原体核酸。无症状人群中SARS-CoV-2、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核酸阳性很常见,并且与病毒感染的恢复和可能的病毒传播有关。据报道,在感染 SARS-CoV-2、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后康复的无症状患者中,病毒核酸的释放时间延长。此外,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观察到呼吸道病毒核酸检出时间延长数周至数月。长时间的病毒检出可能会对阳性结果的解释产生挑战,特别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检测到的核酸并不表明病毒是活的。值得注意的是,阳性结果并不能排除细菌或病毒混合感染。据报道,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假阳性结果与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有关。
核酸检测假阳性结果可能是由于检测错误或污染事件。通常,最常见的污染源是扩增子残留或样本间交叉污染。对于具有单独核酸提取和扩增步骤的常规分子检测,将清洁(扩增前)区域与污染(扩增后)区域分开的单向工作流程是显著减少污染机会的理想布局。对于样本到结果平台和 POCT,扩增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在所有情况下,在任何程序之前和之后进行彻底清洁和去污都可以减少污染。建议使用新鲜制备的10%至15%次氯酸钠溶液,然后加入70%乙醇进行清洁,以消除或减少实验室表面扩增核酸的污染。根据机构指南可以使用紫外线照射,需要注意紫外线灯泡的维护。按照预定义的时间表进行擦拭取样,以筛查易受污染的表面,这是识别污染事件的最佳方法。
2.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结果的解读:当使用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组合进行检测时,在同一样本中同时检测多个病毒靶标(例如,大于 4 种病毒)的情况并不常见。混合感染的发生率差异很大,SARS-CoV-2 的混合感染不太常见,而鼻病毒/肠道病毒的混合感染发生率更高。呼吸道病毒的混合感染比较普遍,尤其是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并且与不良结果相关。然而,检测多种病毒的临床价值尚不清楚。需要可以区分混合感染与合并检测的特征和临床意义的对照研究。根据临床表现仔细解释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组合的结果至关重要,与临床实验室密切合作以了解检测的分析性能和结果解释也至关重要。
3.抗原检测解释:抗原检测的阳性结果可能表明感染了该种病毒,不过鉴于抗原检测的灵敏度较低,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感染。当无法进行核酸检测时,抗原检测是有益的,可作为即时检测或居家自检。对 SARS-CoV-2 抗原检测的研究表明,与核酸检测相比,其分析特异性高,但分析灵敏度较低。抗原检测在发病前7天内对有症状的患者最敏感,越容易检测到抗原,临床样本中病毒载量越高。考虑到抗原检测的分析性能,阳性结果可能表明 SARS-CoV-2 感染,阴性结果则需要对有症状的患者使用分子方法复检。随着COVID-19大流行的进展,有报道表明,抗原检测可用于做出患者隔离决策,但需注意抗原检测较低的灵敏度。2017 年,FDA 要求与 RT-PCR 相比,流感抗原检测达到最低灵敏度80%和特异性95%才能获批应用于临床。由于流感抗原检测的灵敏度较低,对于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阴性结果不应排除流感,尤其是当社区传播水平较高时。一般来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都支持对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进行流感核酸检测。RSV 抗原检测在儿童中的敏感性高于成人,这限制了其在老年人群中诊断的效用。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抗原检测应用更少,灵敏度也有差异,但通常低于核酸检测。
4.病毒载量的相关性解读:病毒载量、传染性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Ct值是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时的扩增循环数,在该循环中,靶标扩增产生的荧光超过检测的阈值。较高的病毒载量与较低的Ct值相关联。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市售的分子检测产品都提供 Ct 值信息。定性SARS-CoV-2 检测提供的Ct值通常用于提示相应病毒的RNA丰度并指导感染控制和患者管理,根据实验室的不同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或者供科学研究的参考。将Ct值与COVID-19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联的数据是变化的,这可能是由于所用检测方法、样本类型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方法缺乏标准化。Ct值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的作用主要包括指导患者隔离决策,尤其是无症状、全程接种疫苗或既往感染的患者。未经验证的Ct值使用应以临床表现、暴露史、疫苗接种状况为指导,并且应清楚地告知仅研究使用Ct值的局限性。如果打算将Ct值与历史结果进行比较,则应使用相同样本类型并采用相同的测量程序。鉴于该数值存在局限性和可变性,建议临床医生咨询临床微生物专业人员,以阐明Ct值的分析解释。此外,对SARS-CoV-2以外的呼吸道病毒,提出了定量检测的效用问题。研究将病毒载量与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联起来。呼吸道病毒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尚不确定,需要利用标准化定量方法研究来了解病毒载量的临床价值及其在指导患者管理中的作用。
检测由SARS-CoV-2基因组的间断转录产生的亚基因组RNA(sgRNA)是一种用于区分基因组RNA与病毒复制的方法。与靶基因一起转录的先导序列有助于区分基因组RNA和亚基因组RNA。在一项着眼于基因组和sgRNA动态检测的研究中,只有40%的样本具有可检测到的sgRNA。而在5.1 log10拷贝/mL的病毒载量下,96%的样品具有可检测的sgRNA,其持续时间比基因组RNA短。目前,没有用于检测SARS-CoV-2 sgRNA的市售检测方法。
(1)应根据临床症状解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2)无症状患者的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呈阳性可能反映无症状携带、症状前感染或感染消退后病毒核酸片段继续释放。虽然核酸检测可以更长时间地检测到病原体核酸片段的释放,但急性感染消退后抗原检测也可能呈阳性。可以在检验报告中添加免责声明以突出这一点。
(3)对有症状患者的阴性检测结果可能是假阴性结果,建议重复检测。可以在检测报告中添加免责声明以突出这一点。
(4)应调查与当地发病率不一致的病原体的异常阳性率。
(5)可能会发生多种病毒的混合感染,但超过4种病毒的结果不常见,应进行调查。
(6)由于缺乏标准化,某些NAATs提供的病毒载量相关指标(如阈值周期)应谨慎解释。
文章来源于涵庄检验视界,作者临床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