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第一届青年影像创作论坛

文摘   2024-11-06 19:31   北京  






2024年10月26日,第一届青年影像创作论坛在我校中等放映厅举行。本次论坛为我系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重要活动之一,以“镜界——媒介迭代中的影像创作”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者、影像创作者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影像艺术在媒介迭代和技术进步背景下的创新趋势、艺术表达以及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论坛议题覆盖了大银幕影像的创作与理论,跨媒介的影像实验与互动,技术迭代中的影像美学,AI影像的技术、观念与创作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影像艺术的多元化和创新性,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

论坛分上下午两个半场举行。上午的两个单元紧扣大银幕影像的创作与理论、跨媒介的影像实验与互动两个主题展开,第一单元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韬老师担任主持嘉宾,他首先上台发言,引导讨论触及大银幕影像的创作与理论领域的创新议题。



第一单元第一位发言人是青年学者吴镇序。他从“漫游者”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后电影时代的影像发展趋势。他将本雅明的概念放在当下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历史,认为多模态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后现代的空间处于去中心化的解体过程中,电影作为媒介正在丧失原有的部分功能。他通过对《柏林苍穹下》和《遁入虚无》等影片的分析,探讨了后电影时代的“漫游者”影像的裂变,并认为影像的“漫游”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第二位发言人青年学者唐铭爽探讨了后电影时代影像焦虑的问题,并引入了利奥塔的异电影概念,关注那些从主流影像生产机制中逃逸的处于影像内部边缘地位的“劣质影像”。他认为,“劣质影像”对自我身份的强调与其技术发展及媒介物质形态的更替有着密切联系,其通过低解析度、不稳定性、晃动模糊等视觉特征来造成对影像“纯正视觉性”的嘲讽,并以此对抗新技术的发展,找回其创作者身份的独一性。



第三位发言人是青年学者张景天,他主要关注叙事类VR影像与传统电影叙事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虽然6DoF技术提供更高的自由度和互动性,但其削弱了叙事者的掌控力,导致叙事失去连贯性和感染力。相比之下,3DoF技术通过限制观众的身体移动,反而能够更好地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保持叙事的连贯性和情感的集中表达。



第一单元的最后一位发言人是青年学者王继锐,以媒介融合浪潮下影像创作中的“空间观感”变化为讨论的话题。他首先介绍了新质影像力的概念,并分析了传统摄影机技术革新、手机小屏美学、新媒介催生新剧形式、AI技术在影像制作中的应用、灯光器材技术进步等方面对空间观感的影响。他认为,新媒介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叙事形式和观看体验,也促使影像创作者探索新的创作方法和表达方式。



随后,林韬老师结合四位青年学者的思考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并就发言中的疑问给予了回应。

第二单元的讨论围绕“跨媒介的影像实验与互动”这一主题。跨媒介影像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领域,它打破了传统艺术媒介的界限,结合多种媒介形式,创造出全新的叙事方式和观众体验。

本单元的第一位发言的青年学者焦垚楠针对影像装置与电影之间的跨媒介互动这一关系,指出在数字技术时代,电影作为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叙事媒介,正经历着身份迭代和场域变迁。影像装置作为活动影像技术与装置艺术的融合产物,为电影的媒介延展带来了新的可能。影像装置不仅通过多屏影像装置、互动影像等方式扩展了电影叙事的空间,还深刻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第二位发言人青年学者王雪以“实验性舞蹈影像的符号隐喻与身体重塑”为主题,指出舞蹈影像是舞蹈表演与电影拍摄手法的结合,具有先锋性、隐喻性、非叙事性等特征。她从物质身体、技术身体、文化身体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实验性舞蹈影像如何通过身体语言的解构与重构,实现身体与影像、时空的互动对话。



第三位发言人青年学者常雨晴从中国传统空间叙事出发,探讨其在实验影像中的文化转译与创新。她指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叙事方法,如“顺时”“共时”等,为影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她以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为例,强调了整体空间作为创作的叙事性构思的重要性,并引入了多重空间叙事视角以及“梦中梦”的时空叙事表达。她认为,这些空间叙事手法在实验影像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影像的叙事层次,还深化了观众对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在第二单元的结尾,呼应单元主题“跨媒介的影像实验与互动”,本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四位嘉宾展开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圆桌对谈,他们分别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摄影指导袁佳平老师;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舞台美术设计吴振老师;青年电影摄影师,电影《只此青绿》摄影指导朴松日老师;以及圆桌对谈的学术主持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电影学博士梁丽华老师。



本场圆桌对谈的主题是“作为跨媒介艺术的舞蹈影像”。吴振老师向观众们介绍梳理了舞蹈影像的发展历程和分类。他强调,舞蹈影像不仅仅是舞蹈动作的记录,更是通过镜头语言与肢体动作的深层对话,实现了艺术的跨界共舞。

随后,袁佳平老师以其担任摄影指导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对舞蹈影像如何在电影领域进行创新应用,电影技术与舞蹈艺术的融合,以及实际创作中存在的创作难题和解决思路表达了独到见解。影片采取了实景拍摄、舞台拍摄以及纪录片穿插等多重空间结构形式,在影片和观众之中营造“间离效果”的艺术表达。在舞剧本体和视听呈现的结合方面,袁佳平老师也分享了他在创作中的诸多思考,譬如有别于原剧但更适合大银幕呈现的舞蹈动作设计,摄影师在领会舞蹈内在情感后进行实时捕捉。

同样作为舞剧电影的摄影指导,朴松日老师则表示在《只此青绿》拍摄时的核心思考就是如何更通俗化、更美地将舞剧翻译为电影影像,拉近观众与舞蹈艺术的关系,使其贴近大众,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为此,他在拍摄中不断跟编导沟通舞蹈演员每一个手势、脚步、旋转等动作的背后含义以及与生活的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求最恰当的视听表达。


左右滑动查看


在提问环节,现场同学提出问题:“《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版本完全沿用舞剧的音乐,是否是一种最合适的选择?” 袁老师认为,舞剧演员已经和音乐完全磨合了,无论是演员的位置、步伐还是和舞台灯光的搭配都已经非常成熟,更改音乐不利于最终的视听呈现,但是针对一些升格、实景拍摄的部分,电影版本还是做了佷多创新的音乐和音效探索。

第二个问题是:“面对原本的舞蹈戏剧文本,如何去平衡镜头语言和舞蹈语言的融合表达?” 朴松日老师以《只此青绿》中翰林画院段落为例谈道,为了强调视听中的节奏性,这部分的布局和演员调度都与原剧对应段落相差甚远,所以每次调度都要寻找依据,将舞蹈本体和镜头语言有效融合。袁老师也表示,摄影师要去理解舞蹈本体美感的来源,去观察舞者每场戏的情绪变化,才能进一步利用焦距、透视、光线等手段找到准确的视觉表现方式。

最后一个问题提出:“两部剧的舞蹈演员都是穿的现代舞蹈鞋,穿着符合剧中年代的鞋子是否更合适?” 两位老师都表示舞鞋就是舞剧演员身体的一部分,脚步的变换也是创作的重要单元,现代的舞鞋和整部戏是一个自洽的整体。

在对谈交流的最后,梁丽华老师总结了舞蹈影像作为跨媒介艺术的发展趋势,强调了舞蹈与影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她还提出了对于舞蹈影像未来发展的展望,以及对于舞蹈与电影界合作的期待。


左右滑动查看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技术迭代中的影像美学”,围绕AI和生成式技术对影像美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三位发言人各自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一主题,强调了技术的进步如何在叙事方式、感官体验和创作理念上引发美学嬗变。

第三单元的主持嘉宾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竞老师,在他的开场发言中,王老师从“生活中的降维和人对升维的追求”相关思考开始娓娓道来,引导现场进入到技术与美学的前沿讨论中来。



第三单元的第一位发言人青年学者李星辰,探讨了影像创作中AI带来的文化和美学差异,尤其关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中西方)的审美观念差异,并分析了AI在影像审美中的局限性。她指出,AI生成的内容在哲学、社会学等方面还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创作的深度。



第二位发言人青年学者张龙贺提出“触感”美学与技术增强时代的影像生成,提出了“触感”美学概念,并探讨AI生成影像在“触感”缺失上的影响。他认为传统影像通过质感和触觉维系了观众与影像的联系,而AI生成影像则因“AI感”而减弱了这种触感。



第三位发言人青年学者杨露通过Sora文生视频模型探讨了生成式AI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展示了AI如何通过文本生成视频,并生成具备“日常化”与“奇观化”的双重特征。她指出,Sora模型在简化创作流程、降低创作门槛的同时,也引发了叙事碎片化、图像霸权化等问题。她认为这不仅拓展了影像的表现力,也推动了电影的视觉民主化。



第四位发言人青年学者毛浩宇通过自己的AI短片《飞向火星》探讨了AIGC时代的“生成式叙事”。他认为生成式叙事通过非线性、碎片化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时空限制,带来了叙事和观众体验的双重革新。同时,他强调技术美学的非物质性和超真实感对影像观念的重塑,例如数字生成的画面突破了现实的物理限制,创造了新的视觉体验。



当今时代,AI和AIGC的发展已经在强势影响电影创作,本论坛也关注到AIGC的迅猛发展,特别遴选了四部优秀AIGC的短片来构成本次论坛的第四单元——“AI影像的技术、观念与创作”。这是本次论坛的一个特殊单元,对四部AIGC影片进行了放映,并在放映之后和短片导演及嘉宾展开一场直接的对话。

四部AIGC短片的作者均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按放映顺序,分别是短片《乘着电影的风》的导演、摄影系王艺元,《光芒》的导演、摄影系巫林泓,《宇宙牧场》的导演、数字媒体学院孟星彤,《送人游吴》的导演、影视技术系夏鸣骐。映后交流嘉宾特别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青年教师陈焱松,摄影系青年教师徐沁雪作为本场交流的学术主持也加入到了讨论环节当中。



首先,四位导演分别对自己作品的创作流程与经验进行了分享。王艺元导演的《乘着电影的风》、巫林泓导演的《光芒》主要使用风格转绘的方式进行创作。孟星彤导演的《宇宙牧场》以“图生视频”的模式进行制作,由于AIGC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所以短片中许多长镜头部分的制作则通过AI模型结合使用Blender制作的三维动画完成。夏鸣骐导演的《送人游吴》则综合运用多种创作方式,通过视频生视频的方式,使整体构图的稳定性获得更好的控制,并且能够实现如焦点变换等“电影化”的视听手段,制作出了水墨山水的中式美学风格。

随后,映后交流又就AIGC的制作方式、实拍与AIGC制作的区别、AIGC尚不能解决的问题等延伸话题进行了交流,最后,陈焱松老师以人机协同”为关键词,谈到人类从运用鼠标、键盘等工具完成简单的指令,到当下运用AI工具来协助完成复杂工作,甚至完成许多创作和决策工作,人与工具的关系是不断发展的。他鼓励AIGC的创作者除了要掌握对于艺术与创作的知识外,也要尝试掌握一定的编程知识和AI模型的底层算法知识,这样才能在AIGC的制作中更具有主动性与创造力。


左右滑动查看


最后,第五单元“技术赋能影像创作”中,特别邀请到了来自爱图仕和索尼的技术专家聚焦于影像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和创新实践,共同探讨和分享科技如何为影像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成为创作者手中的强大工具。其中,来自爱图仕的任泽江先生以《Blair光源引擎带来的LED科学白光》为题,分享了在补齐光谱,提高SSI的探索道路上,爱图仕颠覆传统白光灯具,采用全新五色光源系统,结合前沿的窄带光谱合成技术,重新定义白光概念的探索成果。索尼公司的冯子洋女士则为我们带来了在全新AI技术加持下,更智能更优越的摄影机功能分享。

在论坛的最后,林韬教授进行了闭幕致词。



作为我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重要活动之一,论坛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青年影像创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也为影像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参与者们纷纷表示,通过相互学习与交流,不仅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更让他们被更多人看到与认可,这对他们是极大的鼓舞,进一步激发了创作热情,增强了创作信心。而这也与论坛举办的初衷不谋而合——要让大家看到青年影像创作者们的潜力与实力,同时,助力青年影像创作者们的艺术探索和技术创新,为影像艺术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最后,第一届青年影像创作论坛在热烈的掌声和对未来的期待中圆满落幕。



感谢莅临!


撰稿:张高境 屈炳晖 邓婧炜 王行健 徐沁雪

图片:王营轩 周泽同 陈徐豪 周睿彦

编辑:巫林泓

审核: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青年影像创作论坛组委会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发布摄影系信息和资源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