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放映及主创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摄影系|学术交流
2024年10月17日晚,《永不消逝的电波》放映及主创交流活动在海淀校区标准放映厅举办。本次活动由摄影系、摄影系党总支主办,摄影系关工委、影视实验中心协办。
本次活动邀请到本片总导演、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郑大圣,总制片、导演崔轶(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校友),摄影指导袁佳平(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声音指导刘嘉(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教授)出席对谈交流环节,本场学术主持是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名誉主席、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穆德远。
据了解,该舞剧电影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通过舞蹈和戏剧的形式展现了李侠与兰芬长达12年的潜伏生涯。电影中没有一句对白,情感的爆发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身体上,从两人的舞蹈、眼神、肢体中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其不仅打破了以往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固化认知,还通过创新的艺术手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将红色主题与当代审美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它的创新不仅在于艺术构思与表现手法之精妙,更在于其传递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
观影结束后,穆德远教授结合自身观影体验及现场提问,与主创进行深入交流。
郑大圣老师表示:《永不消逝的电波》最初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十七年时期经典故事片,舞剧本身即为二创,它用半抽象的肢体语言表演谍战,创造了一个舞剧奇迹,广受市场肯定。而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舞剧电影创作,对于我们是一次实验,要在保留舞台艺术特征的同时,用光影、镜头将舞台艺术的美传递给观众。电影是站在当下时空对历史进行的回溯,在隔空交流中实现文化记忆的构建。我们在电影中运用剧场置景、回到历史现场、文献影像、故事片风格嵌入等七重空间建立平行宇宙,即使没有台词,通过多频道的挖掘,我们也实现了通过电影的多重元素进行有效表达。
崔轶老师表示:《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影片。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是命题创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因为没有台词,相当于拍摄了一部新中国的默片。舞台表演和电影表演方式完全不一样,要将舞台艺术转为电影艺术,做好虚实结合,需要主创既了解舞台又懂电影,此外,即使是命题,盈利也在我们的考量之中,所以这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我认为我能够很好的完成分配到的任务,离不开电影学院教给我的全部,不仅是基本的知识体系,还有对电影的敬畏之心。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也是用心在做真诚的电影,是在舞剧的基础上致敬中国民族电影,我们主题曲用的是《渔光曲》就是致敬中国电影,同时也是在致敬司徒老师,感觉他就在我们身边。
袁佳平老师表示:全片以舞蹈为主,动态清晰非常重要,所以在创作之初我们就决定要用高帧率(4k50帧)。虽然剧本只有一页,但我们拍了100TB。而在不同空间我们也是采用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光比设置,试图在影像表达上既突出舞剧的质感,又表现电影的特征。譬如舞台片段采用非常清楚锐利的镜头拍摄,而实景拍摄段落采用相对柔和的镜头拍摄,来形成不同的影像风貌。此外,演员的妆造设计上都是两套,一套适宜于舞台表演拍摄,一套适宜于实拍特写抓取。
刘嘉老师表示:声音设计上我们特别注意的是舞台的“虚”和电影的“实”要平衡,不产生撕裂。舞台空间提供情绪不提供内容,但是在电影中音乐是提供内容的。我们这部电影在设计上有七个空间,因此声音也需要做很多工作,如何从舞蹈到实景,声音上需做好连接,让观众感觉不到转换,平滑过度,不能让观众有割裂感,在虚实变幻中,既要表现,又不能让人发现我们在表现,尺度的拿捏是我们在声音设计上非常注重的。
最后,整场交流在观众意犹未尽的现场提问中结束,主创团队对于舞剧电影独到的见解以及开创性的设计让现场观众赞叹,细致专业的解答让同学们受益颇深。
图片:周睿彦 陈徐豪
编辑:巫林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