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历史文化爱好者 肖晓)
2025年1月11日—12日,在文保志愿者总队玲儿和元一苇老师带领下,我们对泸县的文物保护遗产进行了深度探寻。考察路线:泸县玄滩镇延福寺——圆通禅寺——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苦桥子桥 ——龙脑桥——屈氏庄园——惠济桥——玉蟾山摩崖造像
延福寺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遗产,寺院宗教功能已经暂停。作为明代宗教遗产,有其独特存在的价值。这里有中国最早的玄奘取经造像图,还有孙悟空取经的最早造像。这些造像是文君礼家族修建传承下来的。寺院还有五百罗汉造像石窟,规模宏大,显现出民间自发的宗教虔诚。文君礼和当时寺院主持共同联手,修建了这座宝寺,造像群里也有主持的形象,栩栩如生。每个角落都显现出浓浓的信仰,土地菩萨是民间虔诚供奉的神灵。延福寺在大殿一侧,恭敬地为土地菩萨修了一座神龛。这些信仰在今天,依然浓浓地传递着中国人民对山川大地的热爱与尊重!
紧接着,我们又到了圆通禅寺。这座寺庙有僧人主持,我们的到来,主持非常热情地接待,寺院弥漫着浓浓的宗教气息,唱诵梵呗,经声不断,主持分发供品与大众结缘,带我们看明代遗留下来的碑盖,这个碑盖有龙尾的遗存。大家感受到寺院的宁静与祥和。
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位于优美的玉蟾山麓。我们参观了“石韵悠远”展厅和“地下天国”展厅,这是一座关于南宋墓葬的展厅。在泸县,发现了南宋墓葬500多座,这些墓葬形式较复杂,有些是埋葬了人的,有些没有,称为生基墓。也许是活人为了转运之类而修的,原因多种多样。泸县这个地方,北宋前属少数民族,北宋时大量移民迁来此地,因此繁荣起来。泸县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其中2处与宋墓相关。这里的墓葬有石室墓,还有砖式墓。
龙是泸县龙雕中的瑰宝,高浮雕居多。泸县龙的石雕多得让人惊讶。很难想象,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在对待龙,这里可以称为龙乡——龙雕、龙桥、龙舞,美伦美焕,精彩纷呈。
妇人启门,代表打开此门就是幽冥世界。在泸县,幽冥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温馨场景。
每个墓葬有四灵的石刻。“四灵”是青龙、白虎、玄武、朱雀。据说,四灵标志阴间买地券的位置。所以,这里的幽冥世界,人们生活得其乐无穷。甚至,连镇守四方的这四大神灵,每个墓室都形态各异。从中也可以看出宋代民间,人民创造力强大,富有活力,自由度高。
这些朱雀,形似大鹏金翅鸟,让人觉得很奇怪,不禁对南宋人的日常生活生出些好奇。
当然,还有诸如甲胄武士,歌舞盛世之类的石雕,姿态优美,美不胜收,让人赞叹!
我们下一个探寻点是苦桥子桥,它让坐落在一片农田边,清清的溪水就在它下面,好一派恬然风景。
泸县现有190多座龙桥,其中47座属于国家保护龙桥。龙桥、龙雕、龙舞是泸县的龙文化标志,他们的“雨坛彩龙”龙舞号称“东方活龙”。
龙脑桥距今有600多年历史了,它有12个桥墩,8个龙头。其中中央四个龙头是龙王、龙后 、龙子。旁边各两个分别为麒麟和青狮白象。
我们在桥上流连忘返,可以想象当当地人对它是何等情深。文革期间,红卫兵以“封建迷信的遗存”想要炸毁龙桥,村支书和村民们躺在桥上不让炸,说要炸就先炸掉他们。是龙脑桥的当地人民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龙桥,从而使其不被炸掉!600年的历史遗存,我们在今天,依然可以在瞬间看见过去活生生的一切。
玉蟾山很奇,也很美!奇在它满山都与蟾蜍相关。这里有许多塔林,证明过去曾经有无数僧人住持在此。而且这里有明代石刻瑰宝“玉蟾山摩崖石刻”。
玉蟾山千手观音石刻造像
玉蟾山岩石材质细腻如玉,石形状似蟾蜍,有“遍山皆玉,无石不蟾”之说。
玉蟾山摩崖石刻山壁上,还有宋代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玉蟾”二字。蒋兆和的《流民图》也以浮雕的方式刻在一壁山壁上。加入了关于历代文人历史文化的考证,玉蟾山更加丰润起来。
屈氏庄园目前是个民居博物馆,庄园有花厅天井近20个,房间80间,有川南第一庄园之称,有几座高大的碉楼,碉楼上还有多处子弹弹孔的遗迹,是泸阳屈氏家国情怀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斗剿匪的遗迹。
距今400年的惠济桥
这次探寻之旅,铃儿和元一苇老师做了非常细致的攻略,我们不仅走进了泸县的龙文化,遍寻古迹。还品尝到舌尖上的美食,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月母鸡汤”“鲟龙宴”“破店烂蹄花”等当地出名的美食。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成为中国人美好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生生不息,悠远深长的源头。
同行的朋友看见早上凝在叶片上的霜,轻声吟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片叶片上的白露,连接着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