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地理组于2024年 11月以“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为核心,以“提升地理教材分析能力和课堂教学实施能力 ”为主旨,开展了系列的展示和研讨活动。
11月21日上午,来自上大嘉高的见习教师薛思雅老师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主题,借用生活经验“高处不胜寒”引入,运用生活中的现象如晴天蔚蓝天空、阴天灰白天空等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导学生对嘉定和西藏进行对比分析,在案例中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最后通过对保温作用在生活实际中运用的探究,培养学生将原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薛思雅的反思
感谢嘉分地理组的老师,这节展示课让我受益匪浅,本节内容较有难度,初稿时我对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关注不够,聚集点在教和学,忽略了评价的重要性,课堂无法接收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即时反馈。在地理组老师的指导下,二稿我增加了学习任务单,搭建了一些材料支架,形成一定的教学梯度,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并且增加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小组讨论的组织,以获得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更符合“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如教师通过示意图形式直观体现大气受热过程,先将复杂的过程表述清楚,再让学生从知识联系生活中天气现象加深理解,而且在现象的选择方面应该选择更具有代表性且互有联系的天气现象,更注重整堂课的逻辑性和趣味性。
“教学评一致性”重点应该是将评价与教学相互渗透,形成相互支持、促进教学改进的循环,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改进,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1月22日地理组开展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核心的教学研讨活动,邀请上海市地理教研员殷育楠老师来校作专题讲座,讲座围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展开。
殷老师从如何培养地理学高阶思维,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分析,为提升中学地理教学质量做出重要指引。他强调,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教师不可只知教材内容,教研组内各成员需跳出学科框架,思考衍生教学价值,从自然科学史、哲学等领域的经典读物中汲取跨学科的知识,从科普读物中学习系统表达方法,以书入课进行教学设计,最终落实到地理实践教学中,达成培养学生高阶地理科研思维的目标。
他指出从组室的角度来说,应该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而我校的市级课题“教学评一致性”正是一个很好的抓手。教师今后无论是教学、论文还是课题,都可以以学校的课题为引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殷老师的讲座为地理组的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年轻老师带来了激励,只有不断地走小步、不停步,才能取得成长与进步。
地理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11月28日,青年教师熊春老师以“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的分布、变迁与均衡——基于ArcGIS软件的实践探究课”为主题开设区公开课,将地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熊春老师以对“胡焕庸线”的介绍和“总理之问”作为导入,提出相关问题,“近百年过去中国人口分布是否发生变化”、“胡焕庸线可以破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胡焕庸线”的情境线贯穿整堂课,从人口分布到人口变迁再到人口均衡,进行层层深入。
整堂课借助了ArcGIS软件的制图分析,锻炼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层层深入的探究过程中,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最后,熊春老师总结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为学生思考和分析人口之外的人文地理学问题提供了分析思路和框架,对本节课进行了升华。
熊春教学反思
在整个区公开课修改的过程中,十分感谢教研员、组内各位老师的指点,让我对课程的组织不断清晰化。
首先,虽然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本课创新点,但不能因此颠倒主次,地理信息技术只是方法,课堂的根本还是知识的传递,所以我需要思考如何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将课程的组织变得更好,而不是陷入炫技的误区。
其次,一堂好课应该是逻辑清晰、原理深入,基于此,我建立了从人口分布到人口变迁再到人口均衡的三个层层深入的环节。我的第一稿设计围绕着总结地理现象的特点,浮于表面,未深入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第二稿设计增加了对地理现象原因的探讨。第三稿设计进一步提升,归纳总结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让学生可以把这节课的收获应用到其他人文地理问题的分析。
最后,在这节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任务单,以及多个讨论展示评价环节,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不断进行反馈,在反馈中不断调整我的节奏与进度,是一次“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尝试。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区公开课的开设和不断地磨课,我对地理课堂组织的逻辑性和原理性,以及如何践行教学评一致性,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通过公开课和教研活动的方式,旨在使地理组老师能够真正深入地研读教材,解析知识,使教和学能够建立起有效地联系。11月的系列活动不仅让教师们得到成长,也展现了地理组的凝聚力和专业素养。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不断促进组室“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最终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撰写:薛思雅、熊春、贾莉波
修改:马旭丹
编辑:孙寅
审核:张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