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芳华之年牺牲的赵一曼,“瘦李子”的传奇故事一直被人们讲述……

文化   2024-09-30 21:32   北京  


东北烈士纪念馆坐落于南岗区一曼街241号,是一座白色的欧洲古典主义建筑,建于1928年,1935年被伪满哈尔滨警察厅占据。赵一曼曾在这里被日寇监禁,遭受酷刑后走上刑场。


1948年10月10日,这栋白色的欧式建筑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座革命烈士纪念馆。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工作了一辈子的研究员李云桥,当年就读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纪念馆,刚刚开馆就迎来大学组织的党团活动,年轻的大学生李云桥就在其中。参观完烈士馆后,她又一次站在赵一曼烈士陈列展前,肃穆地站着、看着。


她说自己只看一眼就再难放下。烈士慷慨就义前写给儿子的两份遗书,如泣如诉,荡气回肠,让李云桥痛入心脾。


她一边抄写,一边在心里诵读,泪流不止。回到学校后更是心绪难平。从这份特殊的遗书开始,她对赵一曼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她一口气写了几千字的读后感,不是简单的观后感,不是摘录名句的心得体会,而是饱蘸深情由心生发的肺腑之言。


彼时的李云桥不曾料想,自己与敬慕英雄的相遇,刚刚开始。


岁月悠长,山河锦绣。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在认识到世界的本来面目之后,仍然炽烈地热爱着它。


1980年大学毕业的李云桥,巧合地被分配到烈士纪念馆工作。2005 年,赵一曼诞辰一百周年,李云桥倾注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血,以女性研究的独特感受,创作出了《赵一曼传》。李云桥激情书写的赵一曼,是党的忠诚女儿、民族的不屈战士,她有火一样炽热的爱情,海一样博大的慈母胸怀,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永远捍卫人类的和平与正义。


“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美丽,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城市。城市的很多广场、街道、公园、学校,都以烈士名字命名——李兆麟、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我们的民族越强大,越应该牢记为国捐躯的英烈们。一种耳濡目染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生长在哈尔滨的人时刻不能忘却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美好,肩负着责任和使命前行。”李云桥的声音非常轻柔,娇小的身躯与印象中高大的东北人大相径庭。

研究历史和文学创作,都要耐得住寂寞,需要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每一处细小史实的学习研究和把握,都是我们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烈士奉献的是生命和热血,而我们生命中飞逝的只是时光。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投入自己全部的激情和热爱。


在纪念馆工作的李云桥,每天都要走过曾经监禁赵一曼的地方,她的内心波澜起伏,灵魂接受精神的洗礼。寂静的时空,传来赵一曼轻轻的叹息声,美丽柔弱的她已被日寇酷刑折磨得鲜血遍体——日久年深地研究,李云桥探寻赵一曼短暂而辉煌的人生轨迹,发现她身上无穷的魅力和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赵一曼发人深省地呐喊:“女人不是奴隶,不是男性的衣物,女人要做自己的主人。”为此,她只身远方求学,实现海阔天高的理想。


“反观21世纪的今天,我们培养了多少独立自主的孩子?他们能为实现高远志向千辛万苦地跋山涉水吗?又有多少女性把自己依附于家庭之中,年少时为了家长而考个好成绩,成年时为了丈夫和孩子而生存,老年又为孩子的孩子贡献余热?想一想百年前的赵一曼,想一想现在的我们——”李云桥的声音里充满了忧虑。


追寻赵一曼的心路历程和精神风貌,是李云桥今生放不下的人生探索。退休后她依然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地编纂了几十万字的赵一曼年谱史料。这是她想留给后代的一笔精神财富,民族英雄的成长足迹,岁月可鉴。让史实充满敬意地告诉未来,一代风流辉映千秋。


在赵一曼殉国地尚志市的小北门外,李云桥最难忘的“红烛泪”,和天上那朵哭泣的云,让她读懂了天地动容的全部内涵。


2005年李云桥跟随沈芳导演带领的摄制组,在赵一曼牺牲地尚志市拍摄。沈芳要用镜头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与哀思。31岁芳华之年牺牲的赵一曼,是在女人最美丽最丰盈的年龄,毫无畏惧地把生命献给中华民族,用粉身碎骨来唤醒民众,只有团结起来奋战到底,中华民族才能有希望有未来。


然而,苦思冥想的沈芳,没有找到表达崇敬之意的最佳方式。


走在哈尔滨的大街上,沈芳漫无目标地看着眼前一晃而过的人流和车流。突然,像火炬一样鲜红的东西闯入她的眼帘——红色的蜡烛,没有比这更好的寓意和意境。沈芳果断买了31支红蜡烛。


后来,看过此部纪录片的人,都被这个场景感动了。


拍摄前,李云桥和众人把31支蜡烛摆放在赵一曼的塑像前,点燃。象征烈士31岁的生命之火,璀璨燃烧。


瓦蓝的天空下一片火红。赵一曼白色的雕像,在红色烛光的映衬下,栩栩如生。美丽的面庞依旧年轻,微笑的眼睛凝视着她热爱的祖国,天空和大地。


祭奠活动刚要开始,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忽然飘来几朵云彩,接着就是一阵倾盆大雨,雨下得又急又快,几分钟过后戛然而止,天空晴朗依旧。


所有人的心,无不受到震动,这是上天在悲哭先烈,在深情地诉说,在无尽地怀念,更是永恒铭记。


燃烧到夜晚的红烛,把夜空也燃成了红色。


李云桥从拍摄的镜头里,看到被红光映衬的赵一曼塑像,她在刹那间感受到自己的灵魂在涤荡中升腾。沉静的夜空如此安宁辽阔,赵一曼就是带给人们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女神。


第二天早上,李云桥被雕像前的“红烛泪”感动得热泪盈眶。


都说万物皆有灵,万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倾诉岁月里的深情。燃尽的红烛,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流下长长短短的“眼泪”,追忆那些残酷而坚贞的岁月。


1934年7月的夏日,太阳懒洋洋地照在人身上,有一股阳光的味道。赵一曼穿着深蓝色的对襟布衫,朴素的装扮像一个乡下农妇,与她同行的还有医生张险焘,工人老魏。他们从哈尔滨出发,奔赴珠河抗日游击区。


哈尔滨火车站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伪警察严格地检查着每一个进出的人。因为哈尔滨以东地区,就是赵尚志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游击区。日伪对此高度警惕,火车站成为他们严查的一个地方。


赵一曼手拎小藤箱,里面装着她简单的日用品,还有用旧报纸包裹的臭咸鱼和烧饼。遇到检查,她从容不迫地打开箱子,让伪警检查。闻到腥臭味,再看看箱子里乱七八糟的报纸和烧饼,伪警捂住鼻子让他们赶快拿走。


一路走来,凡是遇到检查,赵一曼都不慌不忙地打开箱让敌人查看。张险焘和老魏看到藤箱里的臭鱼,不知赵曼意在何处,百思不得其解,估计是这个南方人喜欢的

食物吧。


安全到达珠河游击区之后,张险焘好奇地问赵一曼,带这么腥臭的一条鱼,是为了吃吗?


赵一曼哈哈一笑说,带这条鱼的目的,你看看包鱼的这些报纸就知道了,这个报纸上有密写的党的重要文件啊。


赵一曼的沉着机智,令张险焘钦佩不已。


初到珠河游击区的赵一曼,担任县委委员,并以县委特派员和妇女会负责人的身份,开展妇女工作。


三股流根据地,以三条河流流经此地而得名。三股流的常万屯小村庄,住着20多户人家,是当时的中共珠河中心县委所在地,也是赵尚志率领的珠河抗日游击队重要的根据地中心。在这里开始工作的赵一曼,首先努力适应当地粗放的生活,高粱米大碴子风格的饮食,还有南北方言的差别。但这些在赵一曼眼里,都算不上困难,她需要的是立即开展游击区的工作。


乡亲眼中漂亮的女委员,和蔼可亲,爽朗干脆,很快与群众打成一片。有位老妈妈关心地对她说:“在我们这屯里,都不背小兜子穿大布衫,你这样的穿着招人眼。”赵一曼立即换上本地农村的衣衫,和他们围坐在一起做家务拉家常。善于在温馨的家常话中见缝插针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的赵一曼,把爱国村民紧紧地团结在了自己身边。


由于长期身处恶劣的环境,赵一曼的身体十分消瘦,乡亲们就亲切地称她“瘦李子”。大家喜欢听她讲故事,在她指挥下做事情。不久,赵一曼就组织起了抗日妇女会,领导她们火热地开展着各项活动,给游击队做衣服和鞋,站岗放哨,传送情报和给养,支援游击队打胜仗。 


当时,游击队缺少枪支弹药,地下党组织通过内线,在伪军那里买了10余支短枪和子弹。然而,沿途敌人严密封锁检查,枪弹苦于运不出城。


赵一曼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要求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赵一曼带着小沙姑娘做助手,装扮成走亲戚的样子,去了珠河县城。经验丰富的赵一曼一路走,一路细心注意每个岗哨都有多少士兵把守。当她看到一辆拉粪的毛驴车,因士兵嫌臭很快放行时,她在心里暗暗地笑了。


取到枪支弹药的赵一曼,指导小沙迅速地用油纸和油布,里里外外、严严实实地包裹了好几层。小沙不解地问:“包裹得再严实,这也是枪支弹药,还是会被鬼子查出来呀。”


赵一曼自信地笑笑说:“到时候你莫要慌张,看我眼色行事就好。这些东西一定会送到游击队手里。”


赵一曼找来一辆拉粪的马车,把包裹好的枪弹放进大粪箱,再灌进粪水,一股恶臭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她们大摇大摆地赶着马车走到城门口时,日本兵捂住鼻子,伪军厉声大喊道:“快走,快走。”


拿到武器的游击队员们高兴地问:“你们是神仙啊,怎么能躲过鬼子那么严密的盘查?"


小沙姑娘讲了“粪车藏枪”的故事,大家对足智多谋,勇敢无畏的赵一曼肃然起敬。赵一曼打趣道:“你们闻闻这枪一点都不臭,打仗瞄不准敌人,那就是自己手臭哦。”大家被女委员的幽默逗得哈哈大笑。


赵一曼为战士们示范给枪装子弹、卸大栓,动作娴熟,干净利落,赢得一片掌声。这些士兵若不是亲眼所见,无法相信眼前这个瘦弱而美丽的南方女人,军事素质如此过硬。她的宣传鼓动深入人心,而且歌声动人,教他们唱会了许多歌曲。


“瘦李子”的传奇故事,由此传开。


1935的春天,赵一曼被调往铁道北第五区侯林乡,任铁北区委书记。在根据地,她经常走山路、蹚河沟,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户人家,用浅显的道理宣传抗日救国之理:咱们要想过幸福的生活,就要想办法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喜欢唱歌的赵一曼,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融人群众中开展工作。她用婉转悠扬的歌声,教大家唱抗日救国歌曲——《九一八纪念歌》《妇女歌》《劝伪军士兵歌》《抗日骑兵飞下山》《牙根咬恨(战士歌)》等,用易学易唱的曲调,朗朗上口的词句,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恶,鼓励青年人奔赴杀敌战场。


赵一曼教唱的歌曲,在游击区广为传唱。歌声冲出冰天雪地的小木棚,久久飘荡在山谷的上空。


赵一曼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使铁道北的反日会、农委会、妇女会、儿童团的活动活跃起来。她还组织了一支农民自卫队,这些队伍成为铁北不可小觑的抗日力量。

然而,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活动,乡音未改的赵一曼一口浓重的川音,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一次,儿童团员吕凤兰和母亲陪赵一曼传递情报。母亲挎着一筐鸡蛋,三个人匆匆赶路。谁知,没走多远就遭遇了日伪军。一个伪军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俺家亲戚生孩子了,我们娘仨去给她下奶。”尽管出发前赵一曼装扮了一番,但伪军还是看她不像本地人,便凶神恶煞地问:“这个人是干啥的?”

“她是我干闺女。”母亲赶紧说。伪军围着赵一曼走了一圈又问:“她咋不说话呢?”

“她是哑巴,不会说话。”母亲陪着笑脸说。日伪军走后,她们也长长地出了口气。

《牙根咬恨(战士歌)》

一天黄昏,赵一曼得到情报,日本鬼子要到铁北关门嘴子一带“讨伐”游击队。她果断决定,带领自卫队打一场伏击战。此战不仅能提高队员的信心,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消灭敌人夺取武器,装备自己的队伍。

乘着月色,赵一曼将队伍带到预定地点,隐蔽起来。她指挥短枪队员埋伏在前边,手持大刀和长矛的队员埋伏在后面。一直等到中午,才看到敌人一支分队,耀武扬威地走来了。

赵一曼低声对大家说:“听我的号令,集中火力打那个骑马的指挥官。”

当敌人离他们越来越近,只有十米远的距离时,赵一曼大喊一声:“打!”

队员们集中火力射击,日本指挥官从马上一头栽了下来,群龙无首的敌人顿时乱成一团。


刊登“红装白马赵一曼”的伪满报纸


“冲!”赵一曼一声令下,带领持枪队员冲在前,拿大刀长矛的队员从后夹击,打得毫无思想准备的日军措手不及,仓皇逃窜。

战后清点,他们消灭了10多个鬼子,缴获20多支长短枪和一批子弹。

之后一段时间,赵一曼率领自卫队乘胜追击,昼伏夜行,打击了与日寇狼狈为奸的伪军和反动武装,深受人们群众的拥戴。自卫队也被改编为地方游击连,配合赵尚志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部队作战。

不久,省委巡视员在给省委的报告中,对赵一曼的工作给予了肯定:道北一般比道南好,特别是五区一带,几个月来的工作比较深入。农民自卫队有3000人,那里群众也比较团结……


东北烈士纪念馆展出赵一曼使用过的物品

哈东游击区的壮大和发展,使日伪当局坐卧不宁,因此敌人不断地对游击区进行讨伐。

赵一曼带领队伍穿林海,过雪原,出没于珠河铁路两侧,一次又一次奇袭敌寇小分队,打掉敌人的据点,同敌人展开拉锯战。

此时的赵一曼,战斗任务非常繁重,处境也更加危险。

敌人经过长期准备的“大讨伐”开始后,对游击区进行重点军事打击。日寇还用悬赏、暗杀、诱降等卑鄙手段破坏统一战线,迫害抗日民众。收买抗日意志不坚定的义勇军及各自为战的民间组织领头人,达到他们制造分裂和内讧的罪恶目的。

中共满洲省委就粉碎敌人的“大讨伐”阴谋发出了给全党同志的指示信。珠河中心县委和哈东游击队根据地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救过赵一曼,被誉为“中国革命八大妈妈”的吕风兰

赵一曼带领农民自卫武装在铁北老五区,首先与“黄炮”队进行了英勇战斗。

民间组织“黄炮”队,曾与哈东支队签订不投降、不卖国、反日到底的共同作战协定。孰料,“大讨伐”开始不久,他们公开叛变,杀害抗日干部,勾结日伪军攻打游击战区。

猖獗的“黄炮”队组织所谓的精兵强将第二次进攻侯林乡时,被赵一曼率领的自卫队彻底消灭。

经过赵尚志率领的哈东游击支队艰苦卓绝的战斗,和赵一曼领导的自卫队,以及根据地人民的有力支持配合,敌人的“大讨伐”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

然而,由于日伪军的疯狂围剿,珠河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县委决定,第三军主力远征,开辟新的游击区。主力部队远征后,赵一曼继续留在珠河铁道南北,领导游击战争,同时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治委员。

“我们的女政委”,战士们喜欢这样称谓智勇双全、可亲可敬的赵一曼。

赵一曼领导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对日伪军的烧杀抢掠进行了英勇的还击,一时威震珠河。赵一曼的名字也令日寇胆寒。敌人对她指挥的游击战斗惶惶不安,恨之入骨,认为“哈东二赵”赵尚志和赵一曼是他们最大的威胁。

当时的伪满哈尔滨报纸以“共匪女头领赵一曼,红装白马猖獗于哈东地区”为题刊登报道,将赵一曼描述得出神入化,并发出悬赏捉拿的告示。

“红装白马”,侵略者对“女共匪”的宣传像神话一样。炫目的红白色彩,飒爽飘逸的女战将形象,双手持枪,文武双全,驰骋于珠河铁道两边的赵一曼,让日寇闻风丧胆,切齿痛恨。

然而,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眼中“红装白马”的战将赵一曼,其实是一个身患肺病、瘦小柔弱的南方女子。

由于长期奔波劳累,赵一曼肺病复发,免疫力低下导致脖子上长了大疮,不得已住进游击队的流动医院治疗。而此时,日寇的搜捕一天比一天穷凶极恶。

只有医生张险焘和一名护士的医院,住着十多位伤员,根据随时出现的敌情,时刻准备转移地方。赵一曼病情稍有好转,就主动担负起护理工作,给伤病员理发、洗补衣服、组织大家学习政治,学唱歌曲。

赵尚志在一次战斗中左胳膊负伤血流不止,来到医院包扎止血。条件简陋的医院没有麻药和消毒液,只能用纱布蘸硼酸水擦拭伤口消毒,有人忍不住钻心的疼痛,会呲牙咧嘴地喊叫几声。

赵尚志包扎伤口时,恰巧赵一曼也在给脖子换药。赵尚志开玩笑说:“咱们看看谁的脸上有疼的表情。”

赵一曼笑笑说:“你不怕疼我更不怕哟。”

“瘦李子真是了不起,人瘦骨头硬,厉害!”赵尚志诙谐地说。

与赵一曼同在流动医院治病的,还有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韩光。他来珠河帮助赵尚志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因受伤入院治疗。一个多月时间的相处,他们成为抗战岁月中交谈甚欢的好战友。


韩 光

一天傍晚,医院刚刚转移到一个屯子,敌人闻风而动向屯子逼近。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村庄,掩护不了伤员,被收割后的田地光秃秃一片也藏不了人。时间紧迫,大家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突然,赵一曼发现不远处的地里是一大片“大豆铺子”——收割大豆后,留下的豆秆一捆一捆倒在地间。

赵一曼立即指挥伤病员全部藏在大豆铺子底下,她和张险焘提枪趴在最前边,担任警戒保护伤员。紧急中的张险焘背了几趟伤员,加之刚才的紧张情绪,趴在地上的他浑身哆嗦,豆铺子也跟着“沙沙”作响。赵一曼镇定地指指前方,低声说,稳住,莫慌。

日寇火烧村庄后,草草搜查了一番,从伤病员藏身的“豆铺子”前面走过。敌人走远后,大家松了口气,纷纷称赞“我们的女政委”,足智多谋骗得鬼子团团转。

赵一曼看着远处大火中的村庄,催促大家说:“我们抓紧时间撤离,天亮前赶到安全的地方。总有一天回来,为乡亲们报仇雪恨。”

赵一曼回到游击队,大家都知道她的伤病还未痊愈,就借用房东温喜良家的大粗碗,专为她做了一碗高粱米病号饭。

赵一曼看着高粱米饭,没舍得吃,送给了另一位伤病员,她和大家一起喝大碴子粥。

赵一曼用过的“福”碗

这个粗瓷碗上有个“福”字,一直被房东温喜良一家珍藏着。解放后,这个碗被送到军事博物馆陈列展出。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纪委常务书记的韩光看了电影《赵一曼》后,激动不已,与赵一曼相处的时光仿佛就是昨日。

韩光把深切的怀念,写进了回忆的文字:

——由于工作关系,我和赵一曼同志经常见面。记得在1934年冬,我受伤,一曼同志生病,因为日伪军正在进行大“扫荡”,我们几个伤病员被安排掩藏在乌吉密南山四方顶子西侧一个烧过木炭的窑洞里养伤治病,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和一曼同志常常摆摆“龙门阵”,谈古论今,至今记忆犹新。

一曼同志和大家在一起,从不谈论儿女情长的生活琐事。关于她的儿子宁儿,我还是从她牺牲时留下的遗书中才知道的。

一曼同志最喜欢谈的是历史上的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她自豪地说:“可见男人能做到的事,女人也能做得到!”

她推崇南宋抗金女将梁红玉和丈夫韩世忠并肩拼杀在疆场,成为著名的抗敌英雄,她赞扬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曼同志最为称道和尊敬的,是我们党早期妇女运动的领导人向警予同志,讲向警予同志在狱中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到英勇就义的事迹。从她的言谈中,我感到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女性,是一个胸怀壮志、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者,是一位意志坚强、满怀革命豪情的“奇女子”。

本文节选自《赵一曼:看天下宁儿幸福生活》一书,略有删节。


《赵一曼:看天下宁儿幸福生活》
中国青年出版社
张春燕/著

赵一曼烈士的事迹感天动地,光照后人。本书稿作者追寻烈士的人生足迹,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和文献资料的收集工作,从现实的寻访与历史的脉络走向两个角度,展现赵一曼烈士的人生轨迹和其对后人的深刻影响,较忠实地还原了历史,突出体现了赵一曼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精神,以及作为母亲的生命情怀。

【作者简介】
张春燕,军旅作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鲁迅文学院第二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随部队赴滇参战。出版长篇小说、诗集、散文集、纪实文学等十余部著作。长篇纪实文学《向东找太阳》入选“全军军事文学重点作品”“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曾获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第二届冰心散文奖,中国当代散文奖,2003-2004年度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
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登高望远,一脉相承。“人民英雄——国家记忆文库”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联合发起、共同实施。系列作品以重要革命纪念设施、革命文物为主要线索,以人民英雄的杰出事迹和精神品质为主要内容,书写英雄,讴歌英雄,旨在重温民族复兴英雄史,打造新时代的《红旗飘飘》,为党史学习、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生动读本。



点击图片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  美学 | 科普 励志


关注请长按二维码




联系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我们与青春同行,创造青春中国的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