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烈士纪念馆坐落于南岗区一曼街241号,是一座白色的欧洲古典主义建筑,建于1928年,1935年被伪满哈尔滨警察厅占据。赵一曼曾在这里被日寇监禁,遭受酷刑后走上刑场。
1948年10月10日,这栋白色的欧式建筑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座革命烈士纪念馆。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工作了一辈子的研究员李云桥,当年就读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纪念馆,刚刚开馆就迎来大学组织的党团活动,年轻的大学生李云桥就在其中。参观完烈士馆后,她又一次站在赵一曼烈士陈列展前,肃穆地站着、看着。
她说自己只看一眼就再难放下。烈士慷慨就义前写给儿子的两份遗书,如泣如诉,荡气回肠,让李云桥痛入心脾。
她一边抄写,一边在心里诵读,泪流不止。回到学校后更是心绪难平。从这份特殊的遗书开始,她对赵一曼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她一口气写了几千字的读后感,不是简单的观后感,不是摘录名句的心得体会,而是饱蘸深情由心生发的肺腑之言。
彼时的李云桥不曾料想,自己与敬慕英雄的相遇,刚刚开始。
岁月悠长,山河锦绣。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在认识到世界的本来面目之后,仍然炽烈地热爱着它。
1980年大学毕业的李云桥,巧合地被分配到烈士纪念馆工作。2005 年,赵一曼诞辰一百周年,李云桥倾注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血,以女性研究的独特感受,创作出了《赵一曼传》。李云桥激情书写的赵一曼,是党的忠诚女儿、民族的不屈战士,她有火一样炽热的爱情,海一样博大的慈母胸怀,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永远捍卫人类的和平与正义。
“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美丽,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城市。城市的很多广场、街道、公园、学校,都以烈士名字命名——李兆麟、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我们的民族越强大,越应该牢记为国捐躯的英烈们。这一种耳濡目染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生长在哈尔滨的人时刻不能忘却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美好,肩负着责任和使命前行。”李云桥的声音非常轻柔,娇小的身躯与印象中高大的东北人大相径庭。
研究历史和文学创作,都要耐得住寂寞,需要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每一处细小史实的学习研究和把握,都是我们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烈士奉献的是生命和热血,而我们生命中飞逝的只是时光。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投入自己全部的激情和热爱。
在纪念馆工作的李云桥,每天都要走过曾经监禁赵一曼的地方,她的内心波澜起伏,灵魂接受精神的洗礼。寂静的时空,传来赵一曼轻轻的叹息声,美丽柔弱的她已被日寇酷刑折磨得鲜血遍体——日久年深地研究,李云桥探寻赵一曼短暂而辉煌的人生轨迹,发现她身上无穷的魅力和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赵一曼发人深省地呐喊:“女人不是奴隶,不是男性的衣物,女人要做自己的主人。”为此,她只身远方求学,实现海阔天高的理想。
“反观21世纪的今天,我们培养了多少独立自主的孩子?他们能为实现高远志向千辛万苦地跋山涉水吗?又有多少女性把自己依附于家庭之中,年少时为了家长而考个好成绩,成年时为了丈夫和孩子而生存,老年又为孩子的孩子贡献余热?想一想百年前的赵一曼,想一想现在的我们——”李云桥的声音里充满了忧虑。
追寻赵一曼的心路历程和精神风貌,是李云桥今生放不下的人生探索。退休后她依然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地编纂了几十万字的赵一曼年谱史料。这是她想留给后代的一笔精神财富,民族英雄的成长足迹,岁月可鉴。让史实充满敬意地告诉未来,一代风流辉映千秋。
在赵一曼殉国地尚志市的小北门外,李云桥最难忘的“红烛泪”,和天上那朵哭泣的云,让她读懂了天地动容的全部内涵。
2005年李云桥跟随沈芳导演带领的摄制组,在赵一曼牺牲地尚志市拍摄。沈芳要用镜头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与哀思。31岁芳华之年牺牲的赵一曼,是在女人最美丽最丰盈的年龄,毫无畏惧地把生命献给中华民族,用粉身碎骨来唤醒民众,只有团结起来奋战到底,中华民族才能有希望有未来。
然而,苦思冥想的沈芳,没有找到表达崇敬之意的最佳方式。
走在哈尔滨的大街上,沈芳漫无目标地看着眼前一晃而过的人流和车流。突然,像火炬一样鲜红的东西闯入她的眼帘——红色的蜡烛,没有比这更好的寓意和意境。沈芳果断买了31支红蜡烛。
后来,看过此部纪录片的人,都被这个场景感动了。
拍摄前,李云桥和众人把31支蜡烛摆放在赵一曼的塑像前,点燃。象征烈士31岁的生命之火,璀璨燃烧。
瓦蓝的天空下一片火红。赵一曼白色的雕像,在红色烛光的映衬下,栩栩如生。美丽的面庞依旧年轻,微笑的眼睛凝视着她热爱的祖国,天空和大地。
祭奠活动刚要开始,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忽然飘来几朵云彩,接着就是一阵倾盆大雨,雨下得又急又快,几分钟过后戛然而止,天空晴朗依旧。
所有人的心,无不受到震动,这是上天在悲哭先烈,在深情地诉说,在无尽地怀念,更是永恒铭记。
燃烧到夜晚的红烛,把夜空也燃成了红色。
李云桥从拍摄的镜头里,看到被红光映衬的赵一曼塑像,她在刹那间感受到自己的灵魂在涤荡中升腾。沉静的夜空如此安宁辽阔,赵一曼就是带给人们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女神。
第二天早上,李云桥被雕像前的“红烛泪”感动得热泪盈眶。
都说万物皆有灵,万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倾诉岁月里的深情。燃尽的红烛,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流下长长短短的“眼泪”,追忆那些残酷而坚贞的岁月。
1934年7月的夏日,太阳懒洋洋地照在人身上,有一股阳光的味道。赵一曼穿着深蓝色的对襟布衫,朴素的装扮像一个乡下农妇,与她同行的还有医生张险焘,工人老魏。他们从哈尔滨出发,奔赴珠河抗日游击区。
哈尔滨火车站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伪警察严格地检查着每一个进出的人。因为哈尔滨以东地区,就是赵尚志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游击区。日伪对此高度警惕,火车站成为他们严查的一个地方。
赵一曼手拎小藤箱,里面装着她简单的日用品,还有用旧报纸包裹的臭咸鱼和烧饼。遇到检查,她从容不迫地打开箱子,让伪警检查。闻到腥臭味,再看看箱子里乱七八糟的报纸和烧饼,伪警捂住鼻子让他们赶快拿走。
一路走来,凡是遇到检查,赵一曼都不慌不忙地打开箱让敌人查看。张险焘和老魏看到藤箱里的臭鱼,不知赵曼意在何处,百思不得其解,估计是这个南方人喜欢的
食物吧。
安全到达珠河游击区之后,张险焘好奇地问赵一曼,带这么腥臭的一条鱼,是为了吃吗?
赵一曼哈哈一笑说,带这条鱼的目的,你看看包鱼的这些报纸就知道了,这个报纸上有密写的党的重要文件啊。
赵一曼的沉着机智,令张险焘钦佩不已。
初到珠河游击区的赵一曼,担任县委委员,并以县委特派员和妇女会负责人的身份,开展妇女工作。
三股流根据地,以三条河流流经此地而得名。三股流的常万屯小村庄,住着20多户人家,是当时的中共珠河中心县委所在地,也是赵尚志率领的珠河抗日游击队重要的根据地中心。在这里开始工作的赵一曼,首先努力适应当地粗放的生活,高粱米大碴子风格的饮食,还有南北方言的差别。但这些在赵一曼眼里,都算不上困难,她需要的是立即开展游击区的工作。
乡亲眼中漂亮的女委员,和蔼可亲,爽朗干脆,很快与群众打成一片。有位老妈妈关心地对她说:“在我们这屯里,都不背小兜子穿大布衫,你这样的穿着招人眼。”赵一曼立即换上本地农村的衣衫,和他们围坐在一起做家务拉家常。善于在温馨的家常话中见缝插针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的赵一曼,把爱国村民紧紧地团结在了自己身边。
由于长期身处恶劣的环境,赵一曼的身体十分消瘦,乡亲们就亲切地称她“瘦李子”。大家喜欢听她讲故事,在她指挥下做事情。不久,赵一曼就组织起了抗日妇女会,领导她们火热地开展着各项活动,给游击队做衣服和鞋,站岗放哨,传送情报和给养,支援游击队打胜仗。
当时,游击队缺少枪支弹药,地下党组织通过内线,在伪军那里买了10余支短枪和子弹。然而,沿途敌人严密封锁检查,枪弹苦于运不出城。
赵一曼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要求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赵一曼带着小沙姑娘做助手,装扮成走亲戚的样子,去了珠河县城。经验丰富的赵一曼一路走,一路细心注意每个岗哨都有多少士兵把守。当她看到一辆拉粪的毛驴车,因士兵嫌臭很快放行时,她在心里暗暗地笑了。
取到枪支弹药的赵一曼,指导小沙迅速地用油纸和油布,里里外外、严严实实地包裹了好几层。小沙不解地问:“包裹得再严实,这也是枪支弹药,还是会被鬼子查出来呀。”
赵一曼自信地笑笑说:“到时候你莫要慌张,看我眼色行事就好。这些东西一定会送到游击队手里。”
赵一曼找来一辆拉粪的马车,把包裹好的枪弹放进大粪箱,再灌进粪水,一股恶臭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她们大摇大摆地赶着马车走到城门口时,日本兵捂住鼻子,伪军厉声大喊道:“快走,快走。”
拿到武器的游击队员们高兴地问:“你们是神仙啊,怎么能躲过鬼子那么严密的盘查?"
小沙姑娘讲了“粪车藏枪”的故事,大家对足智多谋,勇敢无畏的赵一曼肃然起敬。赵一曼打趣道:“你们闻闻这枪一点都不臭,打仗瞄不准敌人,那就是自己手臭哦。”大家被女委员的幽默逗得哈哈大笑。
赵一曼为战士们示范给枪装子弹、卸大栓,动作娴熟,干净利落,赢得一片掌声。这些士兵若不是亲眼所见,无法相信眼前这个瘦弱而美丽的南方女人,军事素质如此过硬。她的宣传鼓动深入人心,而且歌声动人,教他们唱会了许多歌曲。
“瘦李子”的传奇故事,由此传开。
1935的春天,赵一曼被调往铁道北第五区侯林乡,任铁北区委书记。在根据地,她经常走山路、蹚河沟,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户人家,用浅显的道理宣传抗日救国之理:咱们要想过幸福的生活,就要想办法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喜欢唱歌的赵一曼,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融人群众中开展工作。她用婉转悠扬的歌声,教大家唱抗日救国歌曲——《九一八纪念歌》《妇女歌》《劝伪军士兵歌》《抗日骑兵飞下山》《牙根咬恨(战士歌)》等,用易学易唱的曲调,朗朗上口的词句,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恶,鼓励青年人奔赴杀敌战场。
赵一曼教唱的歌曲,在游击区广为传唱。歌声冲出冰天雪地的小木棚,久久飘荡在山谷的上空。
历史 | 人文 | 美学 | 科普 | 励志
关注请长按二维码
联系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