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期,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与招商银行联合发起的议善厅第四十五讲“ 韩红基金会健康公益实践分享”由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毅在线主讲,以下为主讲实录整理下篇,相关内容已经主讲人确认。
王毅,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
自2015年起,韩红基金会开展了韩红爱心乡镇急救室项目。截至2023年,我们共计援建了387所韩红爱心乡镇急救室。在物质条件的补充下,我们也加强了对农村基层医护人员的培训,惠及中西部12省/自治区111市州盟县区级,覆盖服务人口至少950万人。这一项目助力基层医疗实现“快速识别、及时处置、安全转运”的目标,并得到了来自全国急诊急救专家的支持。
韩红基金会向乡镇卫生院援助急救设备,例如体外除颤监护仪、喉镜、输液泵和洗胃机等乡村急救急需的设备,同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和三甲医院建立急诊急救培训基地,为在地基层医护人员提供为期三个月的脱产急诊急救培训。虽然乡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很难有独立的急诊急救人员,但是我们希望通过以急救为核心,带动医生全科能力发展。
我们发现,在乡村中当一位老人或妇女来到乡镇急救室,她描述肚子疼、头疼时,可能是卒中、急腹症以及各种疾病。这些疾病需要基层医生掌握类似大城市急诊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快速处置能力。
我们在全国建立的急救培训基地,为来自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和护士提供基本培训。我们拟定了急诊培训大纲,包括理论授课、技能实操和临床实践。经过培训的医生和护士表示,培训使他们不再胆怯,敢于急救,敢于为病人提供帮助。
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院长冯占春教授表示,韩红基金会的乡镇急救室项目是农村健康发展中的必要兜底型项目。除考虑经济效益外,我们更应关注医疗行业常说的以投入产出效率为核心的微观效率对比,并关注其在文化伦理、社会公平和民族团结上发挥的社会效益。
第二,我们在这次调研中发现,基层专科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普通民众在眼科卫生和急救方向的某些专科,仍需从基层到县级医院,再到上级医院来获取服务。因此,韩红基金会近年来特别注重推动基层专科建设,包括建立了复明中心、乡镇急救室以及基层医医护人员专科培训项目。专科培训主要针对基层产科、新生儿科、康复科和超声科。
以复明中心为例,该项目始于2011年,在韩红爱心团队百人援藏大型义诊中启动。当时,为解决当地白内障高发的问题,通过设备援助、义诊支持、治疗费用支持和医护培训等方式,为当地建立了一个“带不走”的眼科诊室。
截至2023年,韩红基金会累计在西部11省22地市州、23个县市区捐建了23所复明中心。在云南地区,我们已建立第一所乡镇级复明中心。通常复明手术在县级医院开展,云南这家是中国第一所乡镇卫生院的复明中心,可以实施复明手术,为老百姓防盲减盲作出了贡献。
韩红基金会的项目发展具有连续性,从最初的应急救援、物资援助到百人医疗义诊,回到韩老师的家乡发现白内障问题,并成立复明中心项目。
2015年开始急救室建设,在此过程中,我们在援助设备之后发现了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超声检查方面。因此,2018年我们又启动了以能力建设为基础的专科培训项目,第一期有来自陕西省50家乡镇卫生院的50名超声医师在西京医院参加了培训。目前该医院的超声科建设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即将启动全国基层乡村的超声建设指控中心和质量建设体系,为全国基层医生的B超建设提供依据。这是它的一个特点。
我们为基层缺乏的专科提供人才建设,包括超声、产科、新生儿科和康复科。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医疗专家的支持。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个超声培训学员的小故事,她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基金会的培训。“从小探头到大世界:超声小白的成长记”,我的讲述可能不够生动,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希望与在座的爱心人士共同倾听基层乡镇医生的成长经历。
这位学员来自乡镇卫生院,辖区共有66,800人,他们单位超声科室只有一个人,且合同制员工稳定性不强。目前,农村地区推行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体检中必须做B超,这可以帮助老人发现胆囊疾病和早期癌症等,非常重要。妇科患者和孕产妇也会到乡镇卫生院做B超,工作量非常大。我们这位学员是临床医学专业,在医院综合科工作,从未从事过超声诊断工作。她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将临床知识和超声诊断技术结合,提升医院临床服务质效。
零基础学员自称为超声小白。一个从未接触过超声诊断的人,如何在韩红基金会的培训中,在昆医大一附院医生们的教学下,在三个月内变身成一个小“超”人呢?
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学员在入学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她在入学考试时仅得到了40分。从这个表现来看,她在简答题和问答题上回答得很笼统、模糊;在选择题上,老师表示有些题目可能需要猜测。但通过半个学期,也就是一个半月的学习,老师表示这位学员在简答题和问答题等理论题上已经表现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期末考试更进一步,大家可以看到第二题,急诊右下腹疼痛患者的判断。培训培训告诉我们,这道题无法通过网络搜索查询答案,这不是医学惯常的出题方式,而是结合基层医生常见的急腹症等问题进行的设置。如果缺乏操作经验和基层临床医学实践,那么无法完整回答这道题。当一个农村患者捂着肚子进入卫生院说肚子疼时,作为一个基层全科医生,你如何通过B超判断他患有输尿管结石、或者急腹症等疾病?学员在这里进行了判断,并给出了诊治,得到了满分。
这位学员通过三个月的学习,在超声理论方面已经有很大提升。老师们针对学员量身定制,选择导师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并带领他们一对一进行临床学习和实操。他们的理论包括基础知识、诊断技术,这是基金会培训的课表。所有授课教师均为主任级医师,为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生提供涉及各专科的理论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各位老师在培训过程中为学员们详细讲解超声的基本理论常识。医学始终是实操性技术,实操在培训中占据重要地位。老师不仅向大家讲解理论,还手把手地带领学员进行仪器操作和图像扫描,实时指导和实践。
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这位学员的成绩从最初摸底的40分提高到最后期末的85分,她的总成绩显著提高,被评选为本期超声培训的“进步学员”。“进步学员”和“优秀学员”是基金会为这些学员设置的激励机制。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生动感受到韩红基金会对人才的培养是脚踏实地,基于他们的实际情况,并与医疗专家和三甲医院合作共同完成了具体工作。
接下来,我将介绍基金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即社会关怀。这项工作主要针对弱势群体,聚焦关键问题,提升核心能力。在此,我将以具体项目为大家解读。众所周知,中国在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如何同步进行老龄化与现代化,是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由信息化驱动;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转变,则由人口老龄化驱动。相较之下,后者的挑战更大。老龄化问题不仅仅是养老问题,还是全社会的问题。它包括从年轻社会向老龄化社会转化,从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数字鸿沟、生育政策、乡村区域、社会服务和生命关怀等维度的积极探索。在这个领域,韩红基金会启动了关注认知障碍群体的项目,名为记忆包裹。
刚才我提到韩红基金会做项目,主要针对弱势群体。这里展示一张2022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我国2019年整体健康预期寿命为77.4岁,男性为74.4岁,女性为80.5岁。上面的图展示了整体健康预期寿命,深色部分则表示健康预期寿命。除了健康预期寿命外,老年人还将长期处于非健康状态,这个指标值得大家关注。女性将有10.5年处于不健康状态,男性将有7.5年处于不健康状态。在这个阶段,老年人将进入失能状态。统计显示,女性将有10.28年处于完全自理阶段。从65岁以后,5.28年处于轻度失能,1.12年处于中度失能,2.82年属于重度失能。那么,在这些失能老人中,谁是最弱势的群体呢?有位专家向韩红基金会解读,如果老年人仅在机体失能,头脑清醒时,通过社区和家庭照料仍能享受完整的晚年,并维护生命尊严。然而,一旦出现认知障碍损伤,他们很容易被社会忽视,甚至被家庭抛弃,生命尊严将受到极大损害。
我们认为认知障碍群体是老龄化社会的最弱势群体。我们关注的关键问题是认知障碍的患病率高、就诊率低,缺乏创新且有效的根治手段,社会和家庭负担日益增加。在真问题和真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希望提高关键能力,因此开启了记忆包裹项目,目前也有众多社会组织参与其中。
我们通过线上赋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认知障碍老人的观测治疗筛查方法、社会工作法、社会组织管理政策、阿尔茨海默病医疗管理以及五社联动中的社会工作督导应用,全方位支持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我们在线下与社会组织合作,为他们提供为认知障碍群体服务的专业指导。
2024年,该项目已覆盖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通过与80家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合作,开展95个专业服务项目,联动两家机构开展14次赋能培训。项目得到了来自社会组织、受益人、家属以及第三方机构的积极反馈,荣获中国好公益平台优质公益产品荣誉称号,并获颁《公益时报》和阿里公益发起的公益创新先锋项目。
最后一部分,我将为大家介绍韩红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我们称之为社会联动。这是韩红基金会从筹划阶段到今天的发展筹款情况。在2020年,由于驰援武汉项目带来的社会影响,基金会的筹款规模大幅增长;由于注重发展月捐,基金会的筹款进入了稳定增长的阶段。
韩红基金会在全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撑下发展到今天。我会建立了完整的传播矩阵,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小红书和喜马拉雅FM账号。通过持续创新的传播手段,韩红基金会不断向社会传播公益的力量与爱心。我们希望未来更多的人能关注基层的医疗与健康,关注百姓的需求与社会发展,使公益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今天的介绍到此为止,非常感谢主办方为韩红基金会提供这样宝贵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与各位朋友分享和介绍基金会的发展与核心业务。
嘉宾介绍
王毅,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2008年进入公益行业,曾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项目合作部主任助理,品牌管理部副主任,后作为独立公益项目顾问,曾参与北京市银杏基金会,浙江综合慈善基金会等多个公益机构的项目设计、评估及培训工作。
作为主笔人撰写《银杏伙伴成长计划10周年评估报告》《韩红基金会乡镇急救室项目评估报告》等多份专业报告,著有《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指南》等著作。
联系我们:
与中国公益研究院合作交流请扫描二维码或留言
微信号:lijing1467
微博号:中国公益研究院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编辑:李小楠
文章来源:中国公益研究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视频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