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中,罗马尼亚电影最能让我们感受到欧洲人对于情感表达方式的开放,所以才会有“罗马尼亚搂搂抱抱”的说法。或许是什么小道消息才会让《橡树,十万火急》格外惹人关注,从而引发如此火爆的场面。不过,在当时影院公映的版本中,这个火辣劲爆的艳舞段落被剪得一干二净,直到2019年央视电影频道播映的重译版中才得以恢复。
即便如此,当年挤破头去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也丝毫不会感到失望,毕竟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谍战片,就算你被二战时期罗马尼亚的历史搞得一头雾水,但善恶双方为了一份机密情报斗智斗勇的情节还是会让你看得心惊肉跳,大呼过瘾。
《橡树,十万火急》是1974年布加勒斯特电影制片厂第五创作室为纪念罗马尼亚八·二三起义30周年而拍摄的。影片讲述的是:1944年夏,安东内斯库元帅领导的傀儡政府摇摇欲坠,德军最高统帅部制定了一份名为“玛格里塔二号”的秘密行动计划,企图全面占领罗马尼亚。罗马尼亚共产党派遣爱国军官乌德雷亚上尉深入敌巢,在地下党员托马等人的配合下,排除了种种艰难险阻,终于战胜了他在德国留学时的老同学、纳粹少校维尔纳,获得了该计划。根据这一情报,罗马尼亚武装部队和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爱国卫队在共产党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内斯库傀儡政府,开始了解放祖国的斗争。
该片由著名导演第努·科恰执导。第努·科恰是罗马尼亚影坛的一位奇才,他擅长戏剧性地演绎真实历史事件,之前他执导的《绿林好汉》是一部动作+传奇的历史系列片,创下了罗马尼亚的最高票房纪录。他的另两部作品《珠宝迷踪》和《延期宣判》也曾在我国公映。
第努·科恰(右)执导《绿林好汉》
当年,最先被第努·科恰找来饰演男一号乌德雷亚上尉的是扬·卡拉米特鲁。卡拉米特鲁当时虽然只有29岁,却已是布加勒斯特国家剧院的台柱演员,也被认为是罗马尼亚影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出演的《吊死鬼的森林》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在《橡树,十万火急》之前,他已经担任过几部影片的主演。
1991年,卡拉米特鲁应邀在史蒂文·索德伯格导演的《卡夫卡》一片中饰演无政府主义者,从此开启了他国际影星的生涯,相继参与了《公民X》《丹尼博士的情人》《碟中谍》《见证人》等片的拍摄。
作为罗马尼亚的文化大使,他还曾被授予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和大英帝国官佐勋章。
在《橡树,十万火急》中,乌德雷亚上尉是传统意义上的男一号,在卡拉米特鲁改演维尔纳少校后,第努·科恰决定用一张新面孔来饰演这位沉着机智的孤胆英雄,最终他把机会给了康斯坦丁·迪普兰。
迪普兰当时在广播剧和电视剧领域已经小有名气,但对电影观众来说还是一名新人。在片中,乌德雷亚上尉与维尔纳少校是德国法兰克福坦克学校的同学,但生活中,迪普兰比卡拉米特鲁大5岁,他们同为布加勒斯特国家剧院的演员。
迪普兰并没有脸谱化地去塑造一位英雄人物,一方面,他把乌德雷亚上尉演得从容不迫,潇洒自如,更多的是在心理上与对手展开较量,另一方面,由于反对自己的妹妹嫁给托马,他和托马一见面就有吵不完的架,但吵架归吵架,这不妨碍他们一起出生入死去共同执行战斗任务,这种极其生活化的情节设置使得这一人物在形象上十分饱满,以至于该片上映后,当地媒体会送给他一个“邻家男孩”的称谓。
迪普兰也曾出演了《延期宣判》,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步转向自己更擅长的喜剧表演,他主演的喜剧片《布加勒斯特居民证》曾在中国上映。
迪普兰被公认有一张口无遮拦的大嘴巴,因为看不惯齐奥塞斯库大搞个人崇拜和家族统治,他给齐奥塞斯库起了一个“新沙皇”的外号,这个外号越传越广,结果给他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在齐奥塞斯库下台之前,他就办好了美国签证。1989年罗马尼亚剧变后不久,他移民美国,如今84岁的他居住在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蒙哥马利村,偶尔也会回国参与一些电影的拍摄。
在1978年的罗马尼亚电影周里,爱琳娜·帕翠斯库无疑是最大的明星,不仅因为《橡树,十万火急》和《汽车行动》两部影片里都有她,还因为她是中国观众的老熟人。
早在1960年,年仅19岁的帕翠斯库就在《多瑙河之波》中扮演了船长米哈依的新婚妻子安娜,当时她还是布加勒斯特戏剧电影学院的一名学生,但美丽动人的她却在中国有了万千影迷。
帕翠斯库的美貌甚至引起了好莱坞经纪人的关注,然而就在她登陆好莱坞后不久,就传来她的父母双亲在一起交通事故中遇难的噩耗。
回到国内后,帕翠斯库重新振作起来,1969年,她因主演《流氓少年》获得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该片还入围了第4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在这部影片中,帕翠斯库因为有大胆的演出而被视为罗马尼亚影史上的第一位性感明星。
出演《橡树,十万火急》中小提琴手科利娜一角时,帕翠斯库已经33岁,但风韵犹存。她饰演的科利娜是一个犹太人,无端地被卷入到这场谍战之中,因为厌恶疯狂追求她的德军最高长官冯凯尔男爵而投身到正义阵营。
但她最终没能逃过德国人的子弹,她在机枪扫射下倒在蔷薇花丛中,构成了电影里的一个悲剧性的凄美段落,令人经久难忘。
帕翠斯库在年轻时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此后虽然追求者无数,但她一再没有再婚。1980年,她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并接受了手术。她一生出演过29部电影,至今仍被认为是罗马尼亚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2013年3月19日,她在布加勒斯特的埃利亚斯医院去世,终年72岁。
在《橡树,十万火急》的配角演员中,扮演托马的安泽·培林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一个,他出演的《巴布什卡历险记》《达基亚人》《勇敢的米哈伊》《政权·真理》《最后一颗子弹》《复仇》等都在中国上映,尤其是在《一夜富翁》中饰演的马林大叔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安泽·培林也是罗马尼亚战后最知名的演员之一,在舞台和银幕上都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遗憾的是,他1983年12月12日就已经去世,年仅52岁。
卢米妮察·盖奥尔吉乌扮演托马的妻子,也就是乌德雷亚上尉的妹妹克内莉亚。
盖奥尔吉乌出生于1949年,《橡树,十万火急》是她的银幕处女作。1985年,她遭遇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打击,大女儿在6岁时不幸病故,丧子之痛险些让她放弃了演艺事业。
如今,盖奥尔吉乌依然活跃于银幕之上,2007年,她因出演《四月三周两天》一片而获得洛杉矶影评奖最佳女配角奖。
扮演冯凯尔男爵的是50岁的克拉约瓦国家剧院戏剧演员瓦西里·科斯马。
科斯马非等闲之辈,他是罗马尼亚最伟大的莎剧演员,曾在舞台上塑造过派楚丘、奥赛罗、李尔王、福斯塔夫、麦克白等12个莎翁笔下的人物,凭借如此耀眼的履历,也就难怪他能将一个好色之徒表现得如此惟妙惟肖。
饰演斯托波罗威亚努上校的乔·巴尔通是全片资格最老的演员,他在战前就已经是一名喜剧和轻歌剧演员。
巴尔通还出演过《达基亚人》《斯特凡大公》,他于1982年6月10日去世,终年70岁。
《橡树,十万火急》也是上译厂从内参片过渡到公映片过程中的一部代表性作品,是老中青三代配音演员的一次集体亮相,其中,乔榛和上影演员剧团的吴文伦分别为乌德雷亚上尉和维尔纳少校配音,这种男一和男二的搭配也延续到了后来的日本影片《生死恋》中。女一号科利娜毫无疑问属于当时上译厂的当家花旦李梓。作为新生代的刘广宁在这部影片里只得到了乌德雷亚上尉的妹妹克内莉亚这个次要角色,而童自荣也尚未得到重用,配的只是广播里的播音员。
托马一角很适合毕克,但因他是《汽车行动》的主配,所以这个角色邀请的是上影厂同样音色浑厚的康泰,冯凯尔男爵和斯托波罗威亚努上校则分别由于鼎和富润生两位老将担纲。有趣的是,邱岳峰只是在片中客串了一个讽刺希特勒的剧院小丑,寥寥数语却尽显大师风范——
“要是说到生活,它就像座梯子,能让你上,也能让你下。我只说这样一个人,他留着一撮小胡子,老是在爬梯子,你往哪儿爬呀,上帝在等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