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玲玲:年

教育   2025-01-28 08:16   安徽  

点击上方"同步悦读"免费订阅

             匕

春节纪事


■ 方玲玲


年,越来越近了;年,越来越远。

——题记


时光,宛如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悄无声息地,从我们的指尖滑过,从发梢掠过,从喜怒哀乐中偷偷溜走,留下斑斑驳驳的回忆。年,是这条溪流中湍急腾起的浪花,时时在我心中涌起,激荡,又到过年时,思绪万千。

“小孩盼过年,大人怕过年。”初读不知句中意,理解已是中年人。

我还是小孩的时候,也是无比盼望着过年的。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于是,我们最先盼着的就是腊八节了。过了这天,热热闹闹、忙忙碌碌的忙年就开始了。切米糖,切芝麻糖;杀猪,杀鸡;炒瓜子,炒花生;打豆腐,做酱干,一切好像都围绕着吃而展开,我们能不盼吗?清淡了一年的嘴巴,这时候,甜的,辣的,素的,荤的,一齐涌来,有滋有味。

我们不仅馋,还可以心安理得地偷个“懒”。平时,早晨起来放牛,放学回来剁猪草,喂猪食,周末打猪草,扒柴火,大人一年四季忙,小孩也不得闲。到了这几天,作业照例是糊弄的,没有家长摊派的杂活,我们就如放飞了的鸡,这里溜达溜达,那里扑腾扑腾,太阳落了山,也不回笼。

盼望着,除夕终于来了。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开始忙活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贴春联,挂灯笼,摆桌盒(放瓜子花生等)••••••吃过午饭,便开始准备年夜饭,一年中最隆重最丰盛的一餐,即将登场,爸爸妈妈还会给我们包压岁钱,我们真是既紧张又期待。年夜饭开始了,鞭炮响起后,一家人围坐在桌旁,举杯欢庆,大人们喝白酒,小孩喝红酒,灯火可亲,其乐融融。

守岁,是很快乐的,也是艰难的。冬夜寒冷而漫长,吃完年夜饭,看完春晚,我们就串门,这家聊聊,那家坐坐,大脑亢奋,斗志昂扬。一到12点,家家户户“出天方”,除旧迎新,万炮齐鸣,普天同庆,将除夕的氛围推向高潮。待出完天方,就进入了守夜的攻坚阶段,不一会,小孩子就困了。等我们实在撑不住,坐在火桶(南方一种取暖的器具)里睡着了,妈妈便把我们抱进早已用热水袋捂暖的被窝。大人们是一定要守的,灯火通明,以期驱走一切邪瘟病疫,守来来年的财富充足。

年,就这样快快乐乐地过着。

当我成家后,过年显著地不同了,竟有了“怕过年”的心境。

成家后,不再是小孩子,开始有了人世的挫折,现实的无奈,情感的变异,如此种种。当经济不好的时候,盘算着过年的花销,就终于理解了“大人望插田”的古语;当来到另一个“家”里过着不一样的年,感受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很不习惯,很怕这种陌生的团聚。我是多么地怀念小时候在自己父母身边过的每一个快快乐乐的年啊!

突然又想起林清玄说的“如果能在年节时候,少一点怀念,少一点忆旧,少一点追悔,少一点婆婆妈妈,那么穿过峭壁、踩过水势,开阔的天空就在眼前了。”是啊,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年,越来越远了;我也长大了。也终于明白,有许多喜爱的事,一到时间,是必须要割舍的;有许多不喜欢的事,也会随着时间慢慢地接纳而后自然消失。

从儿时的懵懂无知到成年的稳重成熟,过年见证了我们的每一步成长。儿时的过年,是新衣、鞭炮、糖果,是无忧无虑的欢笑。成年的过年,是责任、担当、包容,是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是坦然接受世事的变迁。

方玲玲,安徽省太湖县第二中学一级教师,热爱文学,喜欢散文、小说。


延伸阅读——
征稿: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年终盘点: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一览(关于微刊)
关于写作和投稿的几点建议
《作家天地》文学期刊把“同步悦读”作为选稿基地

特别关注——投稿指南(点击下方阅读)

《军绿》面向全国征稿
菱湖杯“文旅中国”面向全国征稿
投稿邮箱:tbyd2016@163.com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并阅读更多文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关注投稿指南

同步悦读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国发布的新媒体,旨在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目前拥有一个庞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团队和读者群体。《同步悦读》秉承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理念,引导阅读兴趣,激发创作热情,培养文学新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拥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