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金:凌云山下李之仪|文旅中国
教育
文化
2025-02-06 16:01
安徽
点击上方"同步悦读"免费订阅
马鞍山市当涂县凌云山的东面,有一小山丘,上面矗立着一座飞檐翘角的四方形三层楼阁,端庄典雅,气势不凡,它就是以北宋词人李之仪命名的之仪阁。山下不远处的姑溪河边,是李之仪钓鱼台,旁边伫立着一男一女两尊镀铜塑像,凝望着默默西流的河水。都说李白最爱当涂,七次游历当涂山水,最后终老于当涂。其实还有一个人,比李白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在当涂生活了二十余年的李之仪。李之仪(1048—112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滨州无棣(今山东庆云县)人。二十岁考中进士,曾为苏门弟子,与苏轼儿子及苏轼本人,先后成为好友。初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入苏轼幕府。之后命运多舛,随苏轼共沉浮。崇宁二年(1103年),因得罪权相蔡京,被编管太平州(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所谓编管,相当于流放,即革去原职,编入地方户籍,由地方官员管束。自此结庐凌云山下,开始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活,那年他已55岁。二十岁即中进士的李之仪,也曾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然而被处罚到太平州后,真可谓吃尽了苦头。他后来回忆道:我到太平州,第一年儿媳便死去,第二年大病一场。第三年妻子、儿女相继离世。第四年满身癣疮,常发寒症(打摆子)……李之仪一家是北方人,初来烟雨迷濛、草木繁茂、虫蛇出没的江南,难免水土不服,经验不足,而且薪俸锐减,生活艰难,加之古代缺医少药,救治不力,种种原因,让年过半百的李之仪痛失数位亲人,自己也差点病死。可以说,初来当涂的四年,他经历了炼狱般的生活,一下子跌到了人生的谷底,身心俱遭重创。这种状况,恐怕是他的政敌们最乐意看到的吧。这时候的李之仪,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多少次漫无目的行走在姑孰河畔,眼神空洞,失魂落魄。后来幸亏遇见歌伎杨姝,才走出了人生的困境。杨姝(1088—?)是太平州官府艺伎,艺绝人美。早在1100年,十三岁的杨姝即以一曲《履霜操》琴曲,惊艳了黄庭坚等人。只可惜黄庭坚来太平州任职九天即被罢免。1103年,十六岁的杨姝,以更加娴熟的技艺演奏一曲《履霜操》,同样惊艳了初来太平州的李之仪。《履霜操》是古琴曲名,相传西周末年大臣尹吉甫听信后妻谗言,将无过错的儿子伯奇逐出家门。冬天到了,伯奇穿荷叶为衣,采野花为食,清晨踏着白霜,彻骨寒冷,满腔悲愤,作《履霜操》一曲以明志,之后投河自尽。此曲中表达的因谗言而蒙受冤屈的情感,多能击中蒙冤遭贬者的心灵,让黄庭坚、李之仪等人感同身受,泪流满面。颇有白居易《琵笆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况味。在凌云山东南,姑溪河北岸,有一处河湾,河湾西头有一突出前伸的小山石,形似河矶,相传就是李之仪钓鱼台。这也是凌云山第二个原址原味的遗迹。遥想九百多年前,年老多病,痛失四位亲人的李之仪,在这一块小山石上,面对姑溪河水默默垂钓,是多么的悲怆孤独啊!这哪里是垂钓?分明是寄托绵绵不绝的哀思,倾诉浩浩无尽的悲苦。好在杨姝来了。他俩初识在太平州的招待宴会上,再遇很可能就在钓鱼台,或是姑溪河畔,或在之仪阁旁的小山边。总之,他俩又多次相遇了。此时杨姝十九岁,李之仪五十九岁。仿佛心有灵犀,这一老一少坠入了爱河,跨越相差四十岁的年龄障碍,不顾世俗的冷眼,毅然结为夫妻(古代官员与艺妓不宜结为夫妻)。杨姝年轻貌美、才艺超群、正直善良;李之仪年老孤苦、词章卓绝、官场失意。俩人算是相得益彰,堪称互补型佳配。命运仿佛严苛的父母,狠狠打你几巴掌后,又给你几颗奶糖。之后李之仪在当涂度过了几年美好甜蜜的日子。他把父母坟墓迁到当涂藏云山,与死去的妻子儿女葬在一处。他已经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故乡,并且自号为姑溪老农、姑溪居士。后来遇到平反复职,他也无意回京做官。他早已厌恶官场的勾心斗角,只要守着杨姝,守着太平州,他就心满意足了。从下面这些诗词中,能看出他对杨姝的情感发展:清平乐·听杨姝琴
殷勤仙友,劝我干杯酒。一曲《履霜》谁与奏,邂逅麻姑妙手。坐来休叹尘劳,相逢这是初遇杨姝,听琴的感受。下面则是一番劫难后的深情厚谊:玉室金堂不动尘,林梢绿遍已无春。清和佳思一番新,道骨仙风云外侣。烟鬟雾鬓真正是坚贞不渝,情真意切。据说这首词,还有一段凄楚感人的故事。李之仪近七十岁时,杨姝给他生下一个儿子。老来得子的他喜极而泣,给儿子起名李尧光,其寓意和期冀不言而喻。李之仪因此还获得朝廷的恩典奖励。可是蔡京重新上台后,有人——相传为好友郭功甫,因见不得李之仪文名渐高、官复原职、老来幸福美满——利用蔡、李之间的矛盾,唆使乡人诬告李之仪冒领朝廷恩典,其子李尧光另有生父。蔡京对此案故意偏私作梗,致使李之仪蒙受除名处罚,杨姝遭关押,被打得遍体鳞伤。后来经过众多亲友同僚的联名申诉,才弄清真相,还以清白。某一日,凌云山下,李之仪和杨姝又沿着姑溪河畔散步,一直走到长江边上,望着滔滔不绝的江水,想到大半生遭受的磨难,想到俩人几经风霜的爱情,被羁押隔离数年的朝思暮想,不禁唏嘘感慨、心潮澎湃,一首爱情千古绝唱,奔涌而出: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西天的晚霞落日,将江面映照的通红,江边相依相偎的一老一少,也变得绯红起来。此刻他俩的手挽得更紧,心贴得更近了。后记:1127年,80岁的李之仪病逝,杨姝将他安葬在当涂藏云山李家墓地,独自抚养一儿一女。那一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衣冠南渡,南宋建立。张世金,安徽马鞍山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爱好文史和旅游。曾有少量文章发表。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关注投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