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地死神伊尔-2,因为皮糙肉厚,所以能扛累累伤痕,还能拦截轰炸机的多面手

百科   2024-12-03 15:50   陕西  

1942年6月下旬的一天,著名伊尔-2飞行员瓦西里·叶梅利亚年科带领一队伊尔-2低空飞行在乌克兰部的天空中,他们的目标是阿尔切夫斯克市附近的一个德军机场。


这些伊尔-2越过山顶,突然出现在德军机场附近,两排轰炸机整齐地排列在停机坪上。地面上的德军大吃一惊,但他们反应很快,各种防空武器一起朝苏机开火。


叶梅利亚年科正准备攻击时,突然被防空炮命中,右翼被打出一个大洞。他迅速调整飞机姿态,努力保持飞机平稳,将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然后用机枪和机炮扫射。僚机紧跟在后面攻击,投下了白磷燃烧弹,停机坪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单座版伊尔-2,翼下挂载了8枚火箭弹,对地攻击的神器。


叶梅利亚年科拼命拉起飞过机场周围高大的松树林,但发动机散热器被击中了,油压下降,水温飙升,最多还能撑几分钟。他赶紧掉转机头朝己方战线后方飞去。


发动机没能撑到返回己方阵地,叶梅利亚年科放下结实的起落架,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迫降,闻讯赶来的德国步兵不停地射击,他只能一点一点地爬回己方阵地。


这不是叶梅利亚年科第一次面对死亡的威胁了,到战争结束时,他总共出击92次,被击落3次,每次都死里逃生,最后获得“苏联英雄”勋章。

叶梅利亚年科的自传《红星战纳粹》,国内有中文版。


在卫国战争中,伊尔-2被誉为像面包一样不可缺少的飞机,它拥有坚固的机体,能够在条件极差的前线机场起降,能够在恶劣的天气里出击,生产相对简单,成本比较低廉,是目前为止产量最大的飞机。


由于斯勃等轰炸机在西班牙内战中表现不佳,导致苏联空军放弃了战略轰炸,转而尝试近距空中支援。与大多数飞机一样,伊尔-2由原先设计的飞机演变而来。

像面包一样不可缺的飞机,是苏联取胜的重要保证。


1938年苏联开始研发TsKB-55攻击机,负责人是谢尔盖·伊留申。该机于1939年10月2日首飞,是一架双座单引擎单翼机,金木混合结构。


为了追求飞行性能,伊留申决定使用1350马力的米库林AM-35液冷发动机。为了保护脆弱的冷却系统,伊留申给发动机和座舱都加了防弹装甲。


在大功率引擎的加持下,飞机最大速度达到了422km/h,可携带4枚100公斤炸弹或两枚250公斤炸弹。但苏联人的制造工艺不过关,飞机最后重达4.7吨,导致发动机根本带不动。

伊尔-2前身TsKB-55攻击机,本来是双座布局。


这时斯大林发话了,要求将其改为“高空”轰炸机,总之不再干低空舔地的活了,并且要取消自卫机枪手,因为出击时会有战斗机护航。


伊留申领会上意,将飞机改为单座轰炸机,更换了功率更大的AM-38引擎,增大了油箱,修改了机身机翼结构。虽然重量有所增加,但飞行性能也有提升,最大速度达到了450km/h,航程为700千米,载弹量400千克。


武器从原来的5挺7.62mm机枪改为两门20mm机炮和两挺7.62mm机枪,后来改为两门23mm机炮,翼下可以挂载8枚RS-82火箭弹,火力在当时非常强悍。

改成单座版的TsKB-57,这注定是一个失败的改动。


新飞机被命名TsKB-57,这就是伊尔-2的原型机,于1941年3月开始量产,但是所有试飞工作到5月份还没有结束。此时德军开始蠢蠢欲动,飞机的产量并不高,只有少量装备了部队。


虽然发动机和飞行员被装甲重重保护,可机身大部分使用的是航空硬木,由于强度有限,还需要增加4个金属加强肋,战争爆发后由于资源短缺甚至还出现过木质机翼版本。


首个换装伊尔-2的是第4对地攻击机团,但飞行员们从双翼机改成飞单翼机,一下子还不习惯,很多飞行特性要重新摸索和熟悉,还要和机械故障作斗争。

早期单座版伊尔-2,注意放下了襟翼。以机翼处士兵为参照可以估计出伊尔-2的尺寸。


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开战第一天苏联就有大量飞机被击毁在地面上,伊尔-2也损失惨重,但还是有不少飞行员坚持出击,试图迟滞德军进攻。


伊尔-2的23mm机炮和翼下携带的RS-82火箭弹是很好的打击利器,虽然精度不高,但一个编队同时攻击同一个目标,蒙中的概率也大大提高。

翼下携带的火箭弹,注意上方的23mm机炮,对付一般的装甲目标足够了。


德国空军对伊尔-2印象很深。作为强击机的伊尔-2不需要太好的机动性,但说好的战斗机护航并没有出现,德机可以从容不迫地攻击。


当德军飞行员瞄准目标自信地开火后,什么?子弹被弹开了?我再打,怎么还没事?尼玛大白天见鬼了?水平次一点的可能耗尽弹药都没能击落一架伊尔-2 。


所有的伊尔-2都特别坚固,浑身弹孔返航更是家常便饭,苏联地勤大爷往往能够很快修好飞机,修复率达90%,无法修复的就把仍可使用的零件拆下来备用。

受伤迫降的伊尔-2,升降舵受损严重,地勤大爷可以想办法修复,修不了就拆走能用的零件。


但是再坚固也架不住德机的持续的机炮攻击,由于没有战斗机护航和自卫机枪手,伊尔-2给德国飞行员留下的也只有特别坚固,特别费弹药而已。


等拥有4门20mm机炮的FW-190投入使用后,这个缺点更加突出了,FW-190拆B-17都不在话下,更不用说伊尔-2了。


前线要求恢复后座机枪手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单位直接自己改装了。他们冲压出后座机枪手的位置,并安装了一挺机枪,早期机枪手只能坐在一根带子上。

注意后座机枪手的位置是临时改装的。该图因华为而广为流传,用来反映伊尔-2的坚固,映射华为精神,但这不是照片,而是出自著名模拟飞行游戏《IL2 sturmovik》。


1942年春,伊留申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着手改回双座版,增加了一个半封闭的顶棚、防弹装甲和一挺12.7mm机枪。


改进后的飞机被命名为伊尔-2M,于9月投入使用,到年底生产了约1450架。有了保护,德机不敢再肆无忌惮地咬尾攻击了,提高了飞机的生存率。


由于重量增加,伊尔-2M的最大速度下降到了400km/h左右,但载弹量增加到了750千克,综合性能有所提高。

增加了后座机枪手的改型,提高了飞机生存率。


这些后座机枪手成为了德机首先射击的目标,阵亡率居高不下,这也是很多轰炸机的自卫机枪手所要面临的挑战,上了战场能不能活命看天意。


有的德国飞行员会从伊尔-2的后下方发起攻击,射击脆弱的散热器。后下方是后座机枪手的射击盲区,因此伊尔-2遭遇敌机后会降到超低空,避免德机钻空子。


1943年2月伊留申公司又给伊尔-2M换装了功率更大的AM-38F引擎,最大功率达1750马力,同时机翼前缘后掠角由5度增加到15度,以增加飞行稳定性。

机翼前缘后掠角更大的伊尔-2M-3,该型机是整个系列中性能最好的,也是产量最大的。


后掠版的被称为伊尔-2M-3,火箭弹的携带数下降到了4枚,载弹量也下降到了600千克,但综合性能达到了所有伊尔-2系列的巅峰,也是生产最多的改型。


有的改型翼下还挂载了两门37mm机炮,对付一般的德军装甲目标完全够用,但存在两门炮开火有细微时间差的问题,导致飞机振动特别大,影响射击精度。


37mm炮命中黑豹的尾部效果较好,但是瞄准特别困难,后坐力大,而且备弹少,在1943年底 PTAB反坦克炸弹广泛使用后,37mm炮基本淘汰殆尽。

使用37mm机炮攻击坦克的伊尔-2,该机炮较难瞄准,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


该炸弹是仅重2.5千克的小型反坦克炸弹,能够击穿所有德军坦克的顶部装甲,伊尔-2能携带数百枚,从约100米的高度投弹,可以覆盖15米×70米的范围。


PTAB反坦克炸弹最初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投入使用,缺乏经验的飞行员可能觉得不如之前的反坦克炮,但掌握投弹技巧后发现真香,瞄准时间也比机炮少。


1943年的伊尔-2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当年产量超过11200架,金属匮乏也得到缓解,设计师可以增加飞机上金属的比重,甚至还有全金属版伊尔-2。

后座机枪手视角,使用一挺12.7mm机枪,无遮无拦,伤亡率很高。


经过两年的摸索,伊尔-2的使用战术也更加炉火纯青。最初伊尔-2一般从600米的高度对准目标潜俯冲,这样虽然打击效果较好,但也容易被防空火力击落。


后来苏联飞行员以8到12架为一组,组成防御圈,既能协同攻击也能相互保护。德军在阵地上看到这样的景象无疑是崩溃的,称之“死亡之轮”。


此时德国缺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能够升空的飞机较少,苏联飞行员可以从容地组成“死亡之轮”,在空中盘旋选定好目标后,一轮又一轮地攻击,直到消灭目标或者弹药耗尽。

一个伊尔-2编队协同攻击德军目标,照片由另一架的后座拍摄,不同的小组交替攻击,打击效果会很好。


随着战争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伊尔-2被安排到“死亡之轮”,飞行编队也越来越大,有时候攻击会长达90分钟,无线电的普及也提高了协同攻击效率。


飞行员们还发明了“之”字形攻击路线,能够降低被击中的概率,而且经过测试发现,第一次攻击用火箭弹,第二次用炸弹,第三次用机枪机炮扫射效果更好。

伊尔-2投下的炸弹命中了德军的油库,这轮完了还有下一轮打击。


更牛的是,飞行员发现虽然伊尔-2速度比德国战斗机慢,但是转弯半径更小,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切入德机内圈,实现攻守易位。


伊尔-2在被咬尾时,有的飞行员会突然减速,让德机冲到前面,然后用机炮和机枪射击敌机。有的飞行员会进行20度的侧滑,影响对手的瞄准,消耗他的弹药。


伊尔-2还会客串截击机,笨拙的斯图卡和JU-52运输机根本不在话下。为了对付水面目标,伊留申公司还为黑海舰队改装了雷击版伊尔-2T,但数量很少。

伊尔-2可以拦截德国轰炸机,拦截JU-52运输机就更简单了。


就这样,苏联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伊尔-2也随着苏军一路从莫斯科杀到了柏林,击毁了大量的装甲目标、炮兵阵地。


1944年底,伊尔-2一共装备了大约160个对地攻击航空团,生产总数超过了36000架,是名副其实的强击先锋。更为先进的伊尔-10投入使用后,伊尔-2才退出一线。

很有意思的一张照片,有的地勤大爷正在装填弹药,有的在小憩,每一次凯旋的背后都有他们的功劳。


尽管伊尔-2做工粗糙,但它能很好地完成支援前线任务,也正是由于做工简单,缺少设备的工厂和不够熟练的工人才能生产数以万计的伊尔-2,才能保证前线有足够的强击机,才能成为战胜德军的重要武器。


(为了您能够及时地收到战史堂的推文,可顺手点击“赞”和“在看”,谢谢!)

战史堂
推送高质量军事战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