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把我设为星标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
(添加方式请参看文末指引哈)
悬,吊挂也,指空中;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混厚响亮。该穴名意指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飞落而下,如瀑布发出巨响一般,故名。
悬钟穴小腿上,位于外踝高点上三寸,当腓骨前缘。在坐位或侧卧位时,从外踝尖直上4横指,在腓骨前缘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中医的穴位命名中,以“悬”命名的穴位,共涉及2条经脉的4个穴位。
其中胆经有三个,而且两个在头部,一个在小腿。督脉上的悬枢穴在后背的正中的位置:
留意一下,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悬”穴,都与骨头缝靠近。
悬钟穴,为胆经之穴,八会穴之髓会。
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一组穴位,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难经·四十五难》曰 :
中医认为,“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腿疲软无力,眼目昏花而头昏闷,身体疲倦乏力嗜睡....就悬钟穴而言,它针对的是“髓”,所以一切与髓有关的问题均可找它。
悬钟为胆经之穴,且胆经循行于颞侧部,艾灸此穴,既能疏利肝胆、解腻消食、行水润燥,又能养髓生精、健脑益智。
此外,足少阳经循颈项,过胸胁,其经别上挟咽,故悬钟穴也可治疗颈项、胸胁、咽喉病。
足少阳经行于下肢,悬钟穴位于外踝之上,取之既可治气血不足、筋脉失养之下肢痿痹、半身不遂,又可疏通少阳经气、散寒祛湿,治疗脚气。
总结一下,悬钟穴具有疏调肝胆气机、通经活络、祛风止痛、补髓壮骨之功效,是传统治疗中风病中经络所致半身不遂的要穴之一。
补髓养精:《针灸捷要》云:“妇人血气劳损,五心烦热,肢体皆痛,头目昏沉……绝骨,”《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第六》记载:“半身不遂、中风:绝骨、昆仑、足三里”。
悬钟穴作为八会之髓会,常用于“髓所生病”,有清宣头目,补益脑髓之功效。针刺或艾灸悬钟有助于大脑长期保持清醒状态,可辅助治疗中风、眩晕、偏头痛等,以充养脑髓, 改善脑部供血的状态。
疏肝解郁:《针灸捷要》云:“两胁肋胀满,气攻疼痛:绝骨(悬钟)……”,根据经络学说理论,“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肢节之穴,能治内腑之疾。因此,悬钟穴可以疏通肝胆之气,故而肝胆病证皆可用悬钟治疗,如疟疾、胁痛等。
缓解下肢疼痛: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与下肢的经络和气血运行密切相关。因此,针刺按摩或艾灸悬钟穴可以缓解下肢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可辅助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静脉曲张等下肢疾病。
祛风湿,强筋骨:《千金方》言悬钟主治:“风,身重心烦,虚劳寒损、筋骨挛痛、腹满、髀枢痛、膝胫骨摇、酸痹不仁……”。历代医家常用悬钟穴治疗痹症、痿证等疾患。
《难经》:髓会绝骨。疏曰:髓病治此。袁氏曰:足能健步,以髓会绝骨也。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胻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针灸甲乙经》:腹满,胃中有热,不嗜食,悬钟主之。胫酸痛,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其血立已。小儿腹满不能食饮,悬钟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风,灸百壮,治风,身重心烦,足胫痛。主湿痹,流肿,髀筋急瘛,胫痛。主膝胫酸摇,酸痹不仁,筋缩,诸节酸折,风劳身重。主五淋。主腹满。
《类经图翼》:主治颈项痛,手足不收,腰膝痛,脚气筋骨挛。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足缓难行先绝骨,次寻条口及冲阳。
《针经标幽赋》:悬钟、环跳,华佗刺躄足而立行。
1、将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按压悬钟穴,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旋转按揉。
2、每次各按揉双腿的悬钟穴1-3分钟。
与各地无为灸爱好者交流分享👏
可加入无为灸友会交流群
入群方式:长按以下二维码
或者搜索微信:wwjyhzl,进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