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紧跟今年国内乘用车领域的动态,那么“智能化”这一词汇定然不会让您感到陌生。随着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续航里程差距的日益缩小,如何使驾驶体验变得更加轻松愉悦,以及如何让车辆如同具备人类智慧般自主行驶,已成为国内各大乘用车品牌竞相角逐的关键所在。
在乘用车领域智能化竞争愈演愈烈之际,人们不禁要问:商用车是否同样应当踏上智能化的征程?答案无疑是肯定的!然而,关于商用车智能化应推进至何种深度与广度,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值得细致探讨的问题。商用车与乘用车相异,无论是货车抑或是客车,它们均属于终年驰骋于公路上的交通工具。鉴于其行驶里程的累积往往更为可观,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也随之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配备必要的主动安全系统,以及那些能够有效减轻驾驶员疲劳、辅助其安全驾驶的功能,便显得尤为重要且不可或缺。当前,在我国的重型卡车与大型客车领域,前碰撞预警系统及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几乎已成为标准配置。而对于更高配置的车型而言,更是装备了诸如AEB(紧急自动刹车系统)、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以及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等一系列先进设备。这些举措旨在全面提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为道路安全保驾护航。这些配置,亦可被归入智能辅助驾驶的范畴,但其主要功能仍聚焦于主动安全系统层面。然而,一个更为广泛定义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还应涵盖环境感知、自动驾驶、自主变道超车、自动进出匝道等一系列高级功能,从而达成高阶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在此种系统辅助下,车辆能够自主完成大部分的道路行驶任务,而驾驶者则需负责应对小部分更为复杂多变的路况挑战。鉴于当前商用车领域内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普及程度尚有限,笔者的亲身体验主要局限于乘坐装有此类系统的卡车,尽管在乘用车方面,我已多次驾驭过配备智能驾驶技术的车辆。总体而言,配备了智能驾驶系统的商用车与乘用车之间,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距。这一差距不仅体现在智能驾驶技术的成熟度上,还深受行驶工况的多样性、车辆配置的差异、以及尺寸与重量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乘用车大规模配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趋势,主要集中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这归因于新能源汽车在整体正向研发过程中,其底盘设计与传统内燃机底盘存在显著差异。新能源汽车因需匹配电池与电控系统,其架构天然更适合于集成大量基于电控技术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正因如此,新能源汽车领域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竞争上尤为激烈,这也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为何要积极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直接将乘用车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移植到商用车上,似乎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当前,全球商用车市场仍以传统能源车型为主导。即便有部分车型采用了新能源技术,它们也大多是在传统能源车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来,即人们常说的“油改电”车型。这些车辆的本质架构和底盘设计仍然沿用了传统能源车的模式,因此,在匹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时自然会面临诸多不便与挑战。即便商用车能够成功搭载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就当前的技术水平与实际应用环境而言,商用车在运营过程中所遭遇的复杂工况,或许仍超出了这些系统如乘用车般全面覆盖的能力范围。市面上主流的乘用车已能实现在城市道路上的智能领航驾驶,高速公路驾驶更是游刃有余。然而,当这套逻辑应用于商用车时,却未必能同样奏效。这主要是由于商用车的庞大尺寸所带来的影响,使得许多盲区不仅超出了摄像头的视野范围,即便是雷达也未必能完全探测到,从而为智能驾驶带来了额外的挑战。此外,当前商用车面临着运营成本高昂而报酬相对微薄的困境,导致许多用户倾向于选择高速公路与国道相结合的复合型行驶路线以节约成本。在高速公路上,由于路况相对单一,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能够较为充分地发挥其优势。然而,当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道、蜿蜒曲折的山路、人流密集的乡镇集市以及狭窄的乡村小道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否还能保持完全准确无误的感知与判断能力,便成为了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同时,大型车辆特有的内轮差、转弯角度等因素,也会对系统的精准判断构成影响,进一步增加了智能辅助驾驶在商用车领域全面应用的难度。而驾驶员心中最为忧虑的是什么呢?我曾就此问题咨询过二十位货车驾驶员,其中十五位明确表示,他们对智能辅助驾驶并非全然信赖。他们认为,卡车重量动辄四五十吨,若长时间依赖车辆自主行驶,一旦遭遇紧急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悔之晚矣。毕竟,卡车不同于小车,紧急制动下小车或许仅需三四十米便能停稳,而卡车即便猛踩刹车,七八十米的距离内也未必能完全刹住,更有甚者,急刹可能导致货物前冲,压垮驾驶室,从而造成更为严重的伤亡事故。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信赖自己的判断与操作,坚持采用预判性驾驶策略以确保行车安全。有三位驾驶员表达了他们对于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接受态度,但前提是驾驶员必须保持警觉,绝不能有丝毫放松。他们强调,一旦遇到任何突发状况,驾驶员需要立即接管车辆控制。同时,他们也提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若能见度高且车辆较少,适度开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以缓解驾驶疲劳,也是可以考虑的。另有两名驾驶员表示,他们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持有一定的信任,但同时也流露出对爆胎、路况颠簸以及小车穿插等特定情况的担忧。他们指出,卡车由于自身特性,无法像小车那样频繁使用紧急制动,且在倒车、转弯、掉头等操作上的逻辑与方法与小车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应用场景受到了较大限制。尽管这只是对二十名卡车驾驶员进行的简单咨询,但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反映了部分驾驶员的心声。实际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商用车用户中确实存在需求,驾驶员普遍认为,将智能辅助驾驶与驾驶员的主动操作相结合,才是最为理想的状态。毕竟,无论技术如何发展,都无法确保车辆绝对不出错。当车辆数据或系统出现问题时,驾驶员能够及时接管,才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所在。除了工况复杂性和功能尚待完善之外,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商用车上的匹配还面临着成本这一重大考量因素。当前,国内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普遍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智能辅助驾驶芯片相结合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相对而言成本较为高昂。以我们熟知的乘用车为例,除特斯拉外,其他品牌大多采用了这一方案。然而,乘用车作为消费品,用户往往愿意为更优质的体验支付额外费用。相比之下,商用车则被视为生产资料,其成本的显著增加很可能会让一部分传统消费者望而却步。商用车是否需要融入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这无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乘用车与交通设施正逐步向智能化产品转型,商用车作为智能化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必须积极跟进并推动自身的智能化进程。然而,对于商用车智能化的具体发展阶段,我个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们无需盲目追求如乘用车般的“全面自动化”。商用车的核心价值在于高效、可靠与安全,因此,我们应将重点放在完善安全配置上,并确保在高速公路上能够提供稳定的辅助驾驶功能。至于自动变道、进出匝道、超车等高级功能,虽然它们可以为驾驶增添便利,但并非商用车智能化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