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中如何巧用数据提升说服力

文摘   职场   2024-09-30 11:46   江苏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早上起来打开手机看到新闻说上个月的消费指数上升了X个点;手机上跳出实时的股票涨跌,顺便可以看一下上市公司的年报以判断股票前景;工作例会上,你使用的数据PPT模板让展示更加美观有趣,获得老板好评;你心情不错想听听音乐,音乐APP跳出你的上周听歌时长统计,再听X首便可升级;一把游戏结束,系统自动送上战力统计,你的队友明显拖了后腿,下次不要和ta组队了;此时手机又提醒你视屏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一下,因为科学研究表明,连续视屏超过x小时便会使视力下降y%
如今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被各种数据包围、淹没。这些信息有的只是作为日常生活的点缀,大可一笑了之;而有的则会成为决策的依据,变得举足轻重。
「数据研究表明」这 6 个字你一定不陌生。
无论是上网、刷视频,或者看公众号,你会发现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加上了这 6 个字。这 6 个字似乎有神奇的魔力,加上之后,结论的可信度一下子就提高了一个等级。我们信任数据,认为数据总是客观情况的客观反映。可真的如此吗?我们应该如何用好数据成为我们表达的利器。

一、真话不全说:数据从不说谎,但也不会说出全部真相
有句话叫做有图有真相,有数据有真相。但其实图和数据都是可以在表达中用做引导的工具。真正的高手其实不需要撒谎,可以全部说真话,只不过他告诉你的,只是部分真相,他想让你知道的数据和真相。
看看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数字的不同表述,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1、如果让你买一份年交 3600 元的保险,你肯定觉得贵,如果告诉你,你只用每天花十元钱,相当于一个买一个饼子的钱,就可以拥有 20 万的身价保障,咋一听,还不错啊,很便宜。
2、商场在促销时,有几款商品,如果想要降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单价低的商品用百分比促销,单价高的商品用优惠金额去促销,这样会让客户感觉不一样。比如,单价 50 元的商品,如果写降价 10 元,你感觉不多,如果写降价 20%,会感觉比 10 元优惠幅度大一些。如果是单价 500 元的商品呢,就不要写优惠 20% 了,可以直接写降价 100 元,就让人感觉优惠幅度好大了,捡到了 100 元的便宜。
比如说经过了你一年的努力,销售额涨了一倍或者公司运营成本降低了30%,这就是实打实的成绩,在绝对值不够吓人的时候,我们考虑一下比例,比如说学生会工作每年省下200块的印刷费,这个的话如果你直接写成!经过了你一年的努力省了200块钱,这就显得你好像搞了半天就省了一顿火锅钱好像对组织没什么影响,这个时候就不要用绝对值可以考虑一下比例,比如说你的简历可以写成经过了你的调整,学生会运营成本减少50%,这就厉害了,虽然200块钱不多,但是基数也小,如果是减少了50%,任何东西东西能够减半,你一定是动了脑子的。
真话不全说,应该选择绝对值还是相对值呢?
什么时候会用绝对值?如果绝对值非常吓人的时候,当然我们就要用绝对值。
举个例子,比如说年纪轻轻的,别人可能想不到你有能力有际遇处理过千万级别的大生意,这个时候要写出绝对值才彰显了你的实力,又或者比如说绝对值很大,但换成比例就很小的时候,当然我们也要用比较大的数字。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你令销售额涨了1000万不那1000万这个绝对值就听起来很厉害,但如果其实基数是十亿的话,你如果把1000万写成比例,你的成绩是经过了你一年的努力,销售额增加了1%,这连通货膨胀都没跑过,那些比例就不厉害了,所以要仔细选择绝对值或者比例。

二、结论间接说:数据可以解读,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前些年,连比尔・盖茨也推荐的一本书,《事实》。
事实证明,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即便是那些经过检验的数据,也不代表事实的全部。更何况,现实生活中,还充斥着那些被精心挑选过的、表述被转换过的、别人有意要让你看到的数据和信息。
数据是死的,但人是活的。选择什么数据,用什么方式解读,最终的结论会完全不一样。最高明的做法是,结论不明说,让听众自己get到,没有风险又达到了预期
我们先来看一个新闻:《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了一起网络借贷投诉。一名消费者投诉说,一年多前,自己看到某个借贷平台上宣传“千元借款最低日息12”,觉得利息不多,就向平台申请了一笔9万元的借款。但实际上,她并没有享受到最低日息,最终拿到的贷款利率是每年7.4%,贷款期限两年。
大家发现没有,这类借贷平台的宣传页面上,一般不直接写年利率,而是换算成日利率,给人一种利息很便宜的错觉。但你如果稍微换算一下,就会发现根本不便宜。比如借贷平台最常见的宣传“千元借款日息两毛”,也就是日利率0.02%,换算成年利率是7.2%。相比来说,大型商业银行的消费贷年利率普遍在5%6%
生活中,类似的“数字陷阱”还真不少。我们经常强调,描述客观事实,“要用数据说话”,说“盐少许”就不如说“盐两克”来得科学。但请注意,数字也是特别容易被操纵的。只要换一个说法,就能让数字只传递自己想传递的信息。有本书叫《拆穿数据胡扯》,里面就提到,我们天天在打交道的百分比,里面就不知藏了多少门门道道。
99.9%不含咖啡因”,觉得这个正好,喝完之后应该不会影响睡觉。但是他又转念一想,99.9%不含咖啡因,这究竟是个什么水平?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根据公开数据,一杯超大杯,也就是20盎司的星巴克,含有415毫克咖啡因。换算一下,里面的咖啡因含量是0.075%。也就是说,连星巴克咖啡,也是99.9%不含咖啡因的。那盒热可可上的咖啡因含量标注,错是没错,但实际上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可以“瞒天过海”。
再比如,百分比还可以“大事化小”,把一个特别大的数字变得微不足道,让你低估一件事情的严重性。
百分比也可以“小题大做”,放大一个原本特别小的数字,引起不必要的焦虑。
比如,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说如果一个人每天喝一杯酒,跟不喝酒的人相比,他患上肝硬化、某种心脏病等与喝酒相关疾病的风险会提高0.5%。如果你喜欢在晚饭时小酌一杯,听了这个消息可能会有点紧张。但其实肝硬化等疾病在不喝酒的人当中很少见,一年之内发生的概率不到1%,而高出的0.5%的风险,只是在这个非常小的基础上增加0.5%。实际上,发表这项研究的作者计算发现,如果让10万人从不喝酒变成每天喝一杯酒,持续一年,这样才会增加4例与喝酒相关的疾病,没有那么可怕。
同一个数据,完全看你想强调什么,可以引导听众得出你希望的结论
或许只有 “兼听则明”,遇到问题时多做调研,才能避开这些坑吧。

三、“假话”要真说:数据可能“说谎”,因为人无法克服认知偏见
网购时你会关注页面上的销售量、好评率、差评率、排名等数据吗?原来的我是不关注的,慢慢地开始关注这些数据发现反而被误导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错误率,但依然不能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记得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件:网店刚开始没多久,朋友在网上开了一家婴幼儿用品店,让我下笔单,给好评。
第二件:上个月在园区快递柜边上掉了一个快递,给上面的收件人打电话,小女孩说不要了?我还很疑惑地问里面的东西不要了吗?女孩支支吾吾还是坚持说不要了。后来我才明白估计也是刷单的,一个虚假的快递而已。
如今我网购更加关注差评,如果一个东西不好,特别是同一个问题被多人差评过,那么说明这一个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是普遍现象。
其实,数据是非常依赖于统计的范围、背景及同等条件的,如果存在差异,那么这个数据的可靠性也就打了折扣。
数据本身不会弄虚作假,可人的认知偏见却能够导致它 “说谎”。
真实数据不真心,眼见为实实不全。数据是客观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但事物的特征不是由单一数据组成的。而选择展示出哪些数据,就是作者可以上下其手的地方了,也就是数据展现者用不真实的心来展示真实数据的结果。就像我们认为眼见为实,但看到的却不是全部真实。
有时候数据只不过是人为设计出来特定的冰冷的数字,如果你完全相信,就看不出事情的端倪。有时候数据是人行为背后的佐证,但却会令人们情不自禁,长此以往,有时候会陷入数据取代自身经验判断,从而作出错误的决定。
数据误导一般有下边几种情况:
1、定义模糊的误导,让听众自己脑补概念。例如经济增速下降,企业经营困难。我们看到的重点是下降。而不容易看到增速中的增字。而这个增速是什么指标的增加速度,也很模糊。如果一个企业必须靠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增长才能存活,而不能在稳定环境下也有足够的利润,那就不是一个能够长久的企业。而不能埋怨经济增加的不够快。
2、挑选惹眼的数据说。例如"受伤人数比例较上月增加了 2 倍"感觉很大、很让人警觉。但真是情况也许是这个比值是百万分之一。
3、描述角度的误导,表达个人倾向。例如 “居然达到了 10%” 感觉很震惊,也许之前已经达到了 9.99%。但不了解情况的听众印象最深的是 “居然” 二字。
4、孤立而缺乏比较的数据。今年的各种飞机失事令 1000 人丧生。但如果和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野浴溺水人数相比,数量并不多。

作为一个高段位的表达者,既要能够在表达中善于利用数据,还要能够看到数据背后没说的内容。只有思考那些未展示的内容、没说的话、没看见的东西,才能更加准确地表达。

罗宏伟
职业讲师,聚焦行动学习和经验内化,记录个人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