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中如何语言连贯、衔接自然
文摘
职场
2024-11-18 13:11
湖南
我们先看来一段话:她转身离去,消失在十八年前的广州街头。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秋天很美……、这是一个朋友写文章表达的画风。我称这种为“断崖式硬转”,听起来像踩空了几级楼梯那么难受。我忍不住打电话问他:“两个地方隔了一万多公里,你一个句号就打发了,不合适吧?”对方很不好意思,自嘲耿直,连哄媳妇儿都像打报告,更不用说什么铺垫伏笔过渡了。这里有表达的人没想清楚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觉得对方应该知道,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过渡语,前后衔接自然,才不会有开头案例这样的割裂感。这也是一个表达者的必修课。语言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无论是讲课还是写文章,都由许多章节、内容和细节组成,如果不连贯,就可能给接受者的理解带来困难。衔接自然,是段落之间依据时间的推移或者其他顺序来衔接,自然贴切,水到渠成。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前后话题统一。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那如何才能在一篇长文或者一门完整课程这样的长时间表达中做到语言连贯、衔接自然呢?
表达高手各有特点,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在于‘舒服’。拿文章举例,段落之间的衔接也同样是这样。比如如何让文章段落读起来感觉很‘舒服’,首先要保证阅读时足够的‘流畅’‘自然’‘连贯’。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完美’的过渡,文学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完美答案’。我们需要的是‘很润’‘很滑’‘很顺’。写的时候文章作者只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做才能让读者愿意继续看下一段,再下一段。不要想着事无巨细,不要想着做到尽善尽美。该止则止,应删尽删!对于文章来说,段落散乱,不协调,过度生硬,这是读者在‘读’这个过程中所描绘出的一种‘感觉’‘印象’。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文章中哪些描写会在‘阅读’时给读者带来‘负面影响’。对于文章和课程一样主要是两个问题:二是过渡冗长啰唆,不仅让接受者不耐烦,影响了主体内容的表达。啰嗦这是大多数行文过程中最常遇见的问题,习惯性啰嗦会让书面表达的可看性直线‘暴跌’。包括段落之间如何‘过渡’。如果一段话讲完,立即沿着这句话的思路往下推导,自然不会让人觉得有衔接方面的问题。但是,请试想一下,原本这段话的内容已经传达完毕,下一句却依旧在重复强调。等第三段才沿着思路继续展开下一个话题,中间这一段,是否就成了一种接受的阻碍。啰嗦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这个道理,他会将接受者的注意力不断消磨殆尽。我们原本在吸收时的思维是一条平滑的直线,而啰嗦就像是在这条直线上多出了几个系死的绳结。
内容与内容之间存在的问题:一是内容的位置有待调整,我们往往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在语言表达上缺乏推敲精神;二是句子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词,不仅让句子显得关系松散,失掉了应有的逻辑性,而且让由这些句子组成的语段在论证时缺乏力度,不能很好地为为中心服务。内容之间的衔接是需要逻辑的,这一点不论是书面表达写文章还是口头表达讲课都只有一个共同的标准。逻辑包含很多方面,行为逻辑,思维逻辑,对话逻辑,心理逻辑。这些逻辑本身看似与表达无关,但却真实的影响着表达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假如你要描写一个人,这个人前一刻在吃着泡面,下一刻便想去洗澡,往浴室方向走到一半突然又折返取回拿起手机拍照,没问题,你可以这么写。但你一定要让听众明白,人物的这一系列行动背后的逻辑在哪里,你要给与合理解释。许多时候,这种解释不需要直接的传递给听众,而是要让听众能自行理清逻辑,认同其逻辑合理。世界是一刻不停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我们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也在冥冥之中遵循着这种运动,一个事件被观察到,然后紧接着下一个变化就产生了,最通俗的表示这种运动而非静止的语言就是“然后”。语言连贯还应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词,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内容。那除了“然后”过渡语可不可以更优美一些?当然可以。“到了xx时间”,用一个确定的时间来衔接上下文逻辑。“随着这种变化带来的”,更能关联前后关系的一种阐述。“突如其来的”,不但能衔接字段,还打破了前言内容上的束缚。“然而”,是“然后”的表兄弟,不光关联事件还表达了转折。“正是这样”,是对前后段落的肯定和延续。“正因如此”,和“正是这样”是双胞胎兄弟,同时后文接递进深层次关系“恰恰相反”,可以用在否定的揭露和分析上。根据个人语言习惯,即使不用“然后”也能使句子更通顺的词汇可以说是要多少有多少,因为你的逻辑关系决定了你如何使用哪种关联词。
章节衔接好,能确保整体不出问题。内容衔接好,可以达到80分水准。最后的20分就需要做好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衔接了。我们都很清楚一件事,想到哪说到哪的表达,一般是不被接受的,这小时候在语文课上就明白的道理。一般情况下表达高手,都是脑子里已经有了完整的思路,再一气呵成说出来。课程的内在逻辑也是在脑子里面已经成型的,表达时只是将切实的内容展开,扩充,填实。这样的课程是浑然一体的,展现给学员的便是一种整体逻辑上的连贯。有时候细节之间确实逻辑很生硬,又不得不转过去,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可以学习电影的相似性转场的技术。什么是转场?怎么转场?所谓场,其实就是场景。就像一部电影,一般是由很多场景连接而成的,场景中有人物,有事件,有环境。转场,就是场景的不断转换。正是通过场景的不断转换,才使故事不断发展下去。转场的方式有很多,有时间的转换,比如从白天转到夜晚;也有空间的顺序,比如从室内转到室外。要实现无缝转场,就需要找一种介质。这种介质可以是一种东西,也可以是一些相似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相似物。在电影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比如,一个人正在为一个事情难过,一边哭泣一边抹着流泪,一滴眼泪掉落在地上,瞬时间就变成了一片大海。这里的眼泪和大海,都是由水构成的,具有相似的特点,利用这个特点就可以实现场景的转换。再比如,一个人遇到了难事,在房间里苦思冥想,这时他抬起头来,看到头顶的电风扇在不停地转着,慢慢地,电风扇的转动逐渐变成了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在转动,而他已经坐在了直升飞机上,准备起飞。同样是转动中的物体,通过物体的转换,就实现了场景的无缝连接。还有的场景转换使用形状相似的物体,比如都是长条状的物体,一个场景是将这个物体抛起,然后往下落,接下来的场景就出现了与抛起的物体相类似的东西。两个场景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因为相似形状的物体,使他们之间建立了链接,从而把两个场景联系在了一起。使用相似物转场,可以跳过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删去一些不重要的枝节,有效、迅速、大步地推进情节,让表达变得更加简洁明了。
章节与章节之间,内容与内容之间,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过渡衔接,属于表达中语言表达的细微要求,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却影响很大,直接影响着一次表达的成败。对于一门课来说,如果做不到这些要求,就给人感觉是一盘散沙,而不是一个完整的课。哪怕结构本身没问题,但是学员的感受不会太好。在《岗位经验内化》项目中,我会专门留时间让学员在每个章节页,写前后衔接的过渡语。
有了意识,有了方法,其实没那么难,只要经过认真的准备、刻意的练习,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语言连贯、衔接自然的表达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