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阳离子空位激活锂电池阴极中的阴离子氧化还原的机理解读

学术   2024-07-31 19:05   宁夏  
来自公众号:能源学人
本文以传播知识为目的,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LIB)阴极插层材料的理论容量已接近极限,为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多电子氧化还原阴极材料,这些材料通过晶格阴离子的额外氧化还原活性提高容量。在富锂氧化物中,电荷补偿涉及过渡金属和氧化物阴离子。研究表明,过渡金属层中的阳离子空位对阴离子氧化还原有重要影响,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得到实验验证。

【内容简介】
本文通过开发模型系统来探讨空位对阴离子氧化还原的影响。富锂硫化物中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在较低电压下进行。因此,过硫化物可以作为热力学稳定的结构,促进电化学活性的提高。研究电荷补偿机制可以精确表征富锂硫化物,评估特定阴离子氧化还原机制对电化学和结构特性的影响。以阳离子空位这一特定类型的缺陷为目标,探索其在激活S氧化过程中的作用。Li2TiS3的阳离子亚晶格d0 Ti4+被完全占据,氧化产生的容量最小,因此使用其作为对照(图 1)。通过引入阳离子空位,同时保持Ti4+的Ti氧化态,阴离子氧化还原可以在惰性Li2TiS3中被激活。通过固态合成提高Ti4+/Li+的比例来引入本征空位,从而避免了与初始过渡金属氧化相关的复杂问题。利用光谱技术和第一原理模拟,证明Li1.33-1.33zTi0.67+0.33zzS2中的固有阳离子空位通过过硫化物的形成激活阴离子氧化还原,从而提高容量。证明阳离子空位释放和重新杂化S p轨道、激活硫化阴离子氧化还原的必要结构模式。
图1. (a) 完全占据阳离子亚晶格,不发生氧化反应;(b) 过渡金属层中的阳离子空位使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示意图。

【结果与讨论】
图2. (a) 模型 Li(Li1/9Ti8/9)S2 化合物的结构,沿 c 轴向下观察过渡金属层。(b) 二硫化态的热力学列举,说明 Ti3+/4+氧化、晶格上 S 氧化(0S22-)和通过形成过硫化物进行 S 氧化(1S S22- 和 2S S22-)的相对能量。(c) 与电荷平衡过硫化途径相对应的电压曲线。

以前的研究表明,Li2TiS3不具有电化学活性。Li2TiS富锂相可以笼统地表示为 Li(LixTi1-x)S2。以 Li(LixTi1-x)S2系列材料为模型系统,利用DFT计算探究阴离子氧化与空位含量之间的关系(图 2)。计算结果显示,完全脱锂时形成两个过硫化物是能量最低的途径,而晶格上S-氧化的能量要高得多。该氧化还原机制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只有在钛层中存在阳离子空位的情况下,才可能形成低能过硫化物。过硫化物的形成需要局部环境的扭曲。而在没有空位的情况下,不利于局部环境的扭曲。晶格上 S 氧化是一个高能量过程,需要比实验观察到的电压高得多的电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不太可能观察到。总结而言,Li2TiS3 在电化学上不活跃的原因是材料中的空位数量不足,抑制了过硫化物的形成,进而阻碍了 S 氧化还原活性。

根据混合价化合物中提出的空位介导机制,作者假设通过化学方法在原始材料中引入空位,可以激活 Li2TiS3中的S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在Li2TiS3中用 Ti 对 Li 进行等价置换来引入空位。在合成过程中,每增加一个Ti4+,就会去除四个Li+,以保持 Ti 的氧化态为 Ti4+,从而得到 Li1.33-1.33zTi0.67+0.33zzS2 的一般化学计量,其中□代表空位,z代表空位含量。

图3. (a) 同步辐射粉末 XRD 图与LiTi0.750.25S2的定量精修,两相拟合为 99.85% LiTi0.750.25S2 和 0.15% S8。(b) LiTi0.750.25S2在室温和 C/500 条件下的放电曲线;(c) 在 60 °C 和 C/100 条件下的放电曲线。(d) 在 13 kHz 频率下采集的原始 Li(Li1/3Ti2/3)S2 和 LiTi0.750.25S27Li MAS ssNMR 光谱。(e) 原始Li(Li1/3Ti2/3)S2和LiTi0.750.25S2的 EPR 光谱。

选择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的LiTi0.750.25S2 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同步辐射 X 射线衍射 (sXRD) 和Rietveld精修析,LiTi0.750.25S2 被细化为 O3 R3̅m 空间群的单相(图 3a)。引入空位后,LiTi0.750.25S2 在 a 方向上略有收缩,而在 c 方向上有所扩展。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法(EPMA)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证实了材料的化学计量为 Li1.02Ti0.750.23S2,阳离子总含量为 1.77 mol per f.u.。电化学测试表明,在锂电解液中,Li1.02Ti0.750.23S2每 f.u. 的放电容量为 0.26 mol e-,与目标空位含量 0.25 mol 十分吻合(图 3b)。在镁电解液的容量为 0.47 mol e- per f.u.,空位浓度为 0.24 mol per f.u.(图 3c)。固态核磁共振(ssNMR)光谱进一步探测了空位的位置(图 3d)。Li1.02Ti0.750.23S27Li MAS ssNMR 光谱显示,空位可能同时在锂层和 Ti/Li 层中形成。电子顺磁共振 (EPR) 光谱表明,空位的引入并没有改变 Ti 的电子结构,Li1.02Ti0.750.23S2 和 Li(Li1/3Ti2/3)S2 都存在 Ti3+ 特征(图 3e)。

图4. (a-d)Li1.33-1.33zTi0.67+0.33z□zS2在 C/20 条件下循环至 z = 0.25 的首次充放电曲线。(e) Li1+αTi0.750.25-αS2 在 C/20 条件下的首次充放电曲线显示,随着 Ti 的形式氧化态的降低,初始斜坡区域的贡献增大。(f) Li0.83Ti0.67Mg0.250.25S2 在 C/50 下循环的首次充放电曲线,显示通过引入 Mg2+ 空位激活了材料。

通过恒流循环研究了 Li1.33-1.33zTi0.67+0.33zzS2中阳离子空位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图4)。实验表明,随着空位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电荷容量显著提高,表现出与 S 氧化相一致的电压特征。母体材料 Li(Li1/3Ti2/3)S2 的电容量较小,而在空位含量增加的情况下,LiTi0.750.25S2 的电荷容量增加至 0.6 e- per f.u.。所有材料的电荷曲线在约 2.77 V 处出现平台,与 S 氧化的计算电压一致。Li1.33Ti0.67S2 的GITT显示其氧化作用较小,平衡电压为 2.65 V。此外,所有含有空位的材料放电容量均高于充电容量,这表明阳离子空位可以插入比移除更多的 Li+。尽管 Ti4+本身无法参与氧化还原,但在放电过程中,Ti4+可以作为额外的还原中心(图 4a-d)。电荷补偿机制通过曲线形状得到体现,S 氧化和 Ti 氧化之间的区别明显。例如,对于形式氧化态为 Ti3.67+ 的 Li1.25Ti0.75S2,电荷曲线在 2.5 V 以下呈现斜坡区,随后在 2.7 V 左右出现平台。然而,Li1.33-1.33zTi0.67+0.33z□zS2 中没有斜坡区,表明 Ti3+不参与电荷补偿。通过系统地改变 Ti 的形式氧化态并增加前驱体中的 Li 含量,观察到容量从斜坡区域开始系统增加,表明 Ti 的氧化态从 Ti4+降低到 Ti3.67+。此外,先对 LiTi0.750.25S2 放电以还原 Ti4+ 后,在随后的充电中再次观察到斜坡区,进一步验证了 Ti3+ 的参与(图 4e)。为了进一步证实空位的引入激活了阴离子氧化,采用了另一种引入空位的方法。通过固态合成将 Mg2+ 与 Li+ 进行等价置换,引入空位,得到 Li0.83Ti0.67Mg0.250.25S2。与 LiTi0.750.25S2 类似,该材料在充电曲线中只观察到一个平台,且放电容量高于充电容量,表明镁取代激活了阴离子氧化,而不影响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图 4f)。

图5. (a) 全带电 LiTi0.750.25S2 的 sXRD。(b) 原始、部分带电和完全带电 LiTi0.750.25S2的原位 7Li MAS ssNMR。(c) 不同电荷状态下 Li(Li1/3Ti2/3)S2 和 LiTi0.750.25S2 的 Ti K 边 XANES 和 (d) 上升沿的一阶导数。(e) LiTiS2 和 TiS3 标准以及 (f) LiTi0.750.25S2 在不同电荷状态下的 S K 边 XANES。

接下来,表征了带电 LiTi0.750.25S2的物理和电子结构。利用原位XRD研究了其结构演变。XRD结果显示,在充电过程中,LiTi0.750.25S2出现了新的特征峰,这表明该材料在氧化过程中存在两相机制。原位sXRD数据显示,LiTi0.750.25S2充电后难以用单一相描述,但数据拟合为R3̅m空间群中的两个相时能较好地匹配,表明材料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重排(图5a)。观察到的峰形变化表明S原子偏离了原始晶格位置,导致局部结构扭曲,从而形成过硫化物。通过7Li MAS ssNMR探测了不同电荷状态下的锂环境变化(图 5b)。原位7Li MAS ssNMR光谱显示,在部分充电后,锂主要集中在锂层中的4h位点。完全充电后,共振强度下降,但形状无明显变化,表明锂从4h位点移除。结果表明,充电过程中Li从Ti/Li层迁移至Li层,导致Ti/Li层中出现空位。为探究Ti在充电过程中的电荷补偿机制,我们测量了不同电荷状态下的原位Ti K边XAS(图 5c,d)。结果显示,Ti K边XANES(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中未观察到边沿移动,表明Ti在整个电荷过程中未参与氧化。这与DFT计算结果一致,计算表明形成过硫化物比氧化S孔更有利。为了进一步探究S在氧化过程中的作用,在标准物质和 LiTi0.750.25S2测量了不同电荷状态下的S K边XANES(图 5e)。结果显示,LiTi0.750.25S2在氧化过程中,S K边光谱中出现了新的特征峰,表明S被氧化生成过硫化物。XES显示Kα线发生变化,表明S被氧化,而Kβ线的新特征表明形成了类似TiS3的新成键环境。

【总结】
在硫化物中,空位对于S-S键的形成至关重要。根据计算,过渡金属层中的空位最为重要,而实验证明,空位的形成是过硫化物生成的先决条件。通过化学置换引入空位可以激活电化学惰性的Li(Li1/3Ti2/3)S2中的阴离子氧化还原。通过引入本征空位,在原子尺度上设计材料,以适应与过硫化物形成相关的结构畸变,并激活阴离子氧化还原。通过保持钛的电子构型在d0状态,能够分离出空位在激活阴离子氧化还原中的作用,并证明阴离子氧化还原无需过渡金属氧化即可实现。这一发现为阴离子氧化还原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一发现不仅对硫化物材料有重要意义,也为氧化物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揭示了阴离子氧化还原与结构变形之间的复杂关系。

Cation Vacancies Enable Anion Redox in Li Cathodes,Seong Shik Kim, Daniil A. Kitchaev, Eshaan S. Patheria, Colin T. Morrell, Michelle D. Qian, Jessica L. Andrews, Qizhang Yan, Shu-Ting Ko, Jian Luo, Brent C. Melot, Anton Van der Ven, and Kimberly A. Se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rticle ASAP,DOI: 10.1021/jacs.4c05769.

计算材料学
计算材料学科研论坛,欢迎新手、专家、大师以及业余爱好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