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俱乐部,分享传播价值
合作及投稿邮箱:post@MBAClub.cn
平台助理:小麦老师(微信号:MBAClub3)
MBA| 艺术
陈丹青曾说,社会只教给我们弱肉强食的竞争法则,却没有提供给我们更多接受美的空间。
缺少审美的人幸福少,缺少审美的人成功难,缺少审美的人破坏大。审美不仅是对某一件作品的欣赏,或是对某一个艺术风格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去竭力突破我们身上那些“看不见的限制”。
柏拉图可以从凋零的花朵中看见“美的永恒价值”,我们也可以找到“审美背后那些看不见的限制”,然后对它进行不间断的革新和变化,或者说,回归美的本真——即艺术的厚度、历史的广度、人性的深度。
为此,我们精选了三套最能概括人类艺术精华的经典之书,分别从故事、艺术史、人性三个方面构建审美的三级台阶。
编辑:麦叔@MBA俱乐部
合作、投稿邮箱:post@mbaclub.cn
审美的三级台阶
作者: 先知书店
来源: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从故事的角度看审美
读懂艺术舞台上的“人物关系”
历来研究艺术,最不缺的是专业学者。这类学人就像柴油机,只要史料充足,便能吭哧吭哧地出活,只是读来往往令人乏味。
艺术的历史太长,有关艺术的故事,却是今人不能穷尽的。因此,最出色的研究者,总是在讲故事的方式上下功夫。
◎凡是一句话能解决的,绝不用第二句
能把艺术写得像小说一样好读的人极少,贡布里希便是个中高手。在《艺术的故事》里,他一出招,便是扼要的、精彩的文字,让普通读者不必翻白眼,也能好好读下去。
这里仅试举书中一例。他在对比雷诺兹和委拉斯凯兹的肖像画时,只消说了这么一句话,读者便对两人的差别一目了然:
雷诺兹的肖像画,和委拉斯凯兹的直接布局相比,就不那么自然,精心设计的味道要浓的多。
瞧,语言多么简单、凝练。凡是一句话能解决战斗,贡布里希决不用第二句。长篇大论,掉书袋式的学究做派,他是瞧不上的。
▲年轻时的贡布里希
◎掀开艺术史的幕布,凝练出最精简的因果
凡是有资格炫耀学识的大师,往往不以学识压人。比如贡布里希,他在艺术史、艺术心理、艺术哲学都有极深的造诣,还拿过极难得的“歌德奖”。他若炫耀学识那该是稀松平常,可他花心思的地方,全然不在此。
对于贡布里希来说,艺术史究竟发生了多少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能增加自己和读者洞见艺术本质的能力。
各个艺术时代之间,往往盖着一块幕布,而他要做的是那个掀幕布的人——将艺术史背后那复杂交织的脉络,提炼成普通人也能理解的因果关系。
简单试举一例。当贡布里希在描述由古典的写实艺术,向现代艺术转变时,如此总结道:
达芬奇的科学解剖,还原了更真实的人体线条,布鲁内莱斯基的透视法使整个欧洲都大为吃惊,但在思维模式上它们是符合现实的。
印象派不再要求艺术家画出他眼睛看到的每个细节,他们追求画出印象中感受到的整个画面,这是不同以往的思维革命。
如此洞见,全书俯拾皆是。
▲老年时的贡布里希
◎一本让读者看了就“后悔”的书
书写得好自然是不愁卖的。《艺术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再版,被贡布里希影响的人也就很多,比如英国国立美术馆馆长尼格·格雷戈曾说:
我在15岁时读了《艺术的故事》,从此以后就像千百万人一样,仿佛被授予了一幅伟大国度的地图,可以信心百倍地深入探索,无需担心走入歧途。
当然,他是艺术馆的馆长,和贡布里希算是半个同行,话说得这么漂亮,恐怕也有言过其实之嫌。
让笔者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几个普通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
◎看完贡布里希的故事,突然很想去卢浮宫、奥赛美术馆,很想站在那些天国般的教堂里,看提香、伦勃朗、拉斐尔、塞尚、梵高。然后深深感受于自己的渺小。
◎千万不要回到欧洲之后再看这本书,不然你会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珍惜那么多去美术馆看原作的机会。
贡布里希的语言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艺术的故事》内页展示
◎绝不故作高深,刁难读者
这也引发了一个追问:既然人人都有可能被激发出追求艺术的本能,为何艺术却逐年成为小众的需求?
除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逐渐变得抽象、超前以外,最大的原因,恐怕是各种学术著作故作高深,刻意刁难读者的结果。
最有水准的学者,如贡布里希,却是弯着腰对读者讲话的。他的叙事谦恭而富有幽默感,但又也不失严谨,对于初读艺术的人来说,他就像一个高明的长者在前缓缓引路,任是目不识丁者,也能“一日看尽长安花”了。
▲《艺术的故事》内页展示
当然,为了对得起贡布里希的文字,这本书的插图印刷工艺和中文翻译水准,都是最顶配,足以为读者创造一份不输观看原作的体验。
-2-
从历史的角度看艺术
洞悉艺术发展的本质规律
像贡布里希那样博学的艺术大师,固然有天分的加成,但若不曾有过逐级“爬楼梯”的过程,恐怕也无法拥有比普通人更广阔、更深沉的艺术眼光。
如果读者还想进一步登高望远,追求更高的艺术修养,就需要找到牢靠稳固的台阶,一级一级向上攀越,进入更精妙的艺术世界。
对于这类有追求的艺术爱好者来说,找到一本权威的艺术通史类书籍,便是进阶的最好手段。
但是,已出版的艺术通史那么多,如何知道它写得好还是不好呢?其实,评判任何书的好坏,都只需要看两个维度:
◎ 专业性
评判一本书是否专业,目光最敏锐的永远是该行业的专业人员。而评判一本艺术通史是否专业,无疑要看它受到多少大学艺术院系的重视。
◎ 通俗性
当然,专家的评价也是有缺陷的,因为他们往往更重视一本书的学术贡献,轻视它的表达。因此,一本书的好坏,必然还要接受读者的挑选和检验。
不妨再对这两个标准作出最严格的限定:一本好书,必须同时受到最多大学教授的认可,同时又受到最多读者的欢迎。
那么,这样的艺术通史类书籍存在吗?是的,它不仅存在,而且已经连续多年同时霸占了大学的艺术课堂,以及艺术通史类的畅销榜。
这本书就是《詹森艺术史》——它是美国大学课堂上最权威的艺术史教材,也是全球最畅销的艺术史巨著。
这本书,何以这么豪横?
◎ 更具解释力的史观
在过去的西方艺术史研究中,存在一个最大的缺陷:研究者定义的艺术史,仅仅局限于在当年西罗马帝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西方基督教国家。
比如,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尼德兰(今天的荷兰和比利时)和以今天的德国及奥地利为核心的中欧。
他们将这些国家,视作世界艺术的中心,自认其他国家的艺术都深受这些国家的影响,因此可以适当忽略不写。
所以,在西方过去的艺术史中,读者从来找不到葡萄牙艺术史、瑞典艺术史或保加利亚艺术史。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偏狭的艺术史观。
比如,日本艺术也曾深受中国影响,但依旧发展出了独属于自己的艺术形式。如果要写一部东亚艺术史,怎么能不提日本呢?
艺术批评家奥利格·格雷巴曾一针见血道:
“从旧世界兴起的各国,需要的不是与西方相关的艺术史,而是能够表明其间差异的艺术史。”
但历史毕竟已成为过去,只剩下被时间打碎的史料。该如何用一条主线,将史料有效地黏合起来,并具备统摄西方大部分国家的解释力?
《詹森艺术史》的工作是很成功的。它不以地域、时间为主线,而是将艺术风格的转变作为主线,从而一下跳出了中心主义的史观,具备了更强的解释力 ,成为了西方各大名校都愿意采纳的教材范本。
▲《詹森艺术史》目录
◎ 宏大视角下的艺术史
艺术的历史实在太长,如果纠缠于细节,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但若概括性地写艺术史,又容易蜻蜓点水,浮于表面。
《詹森艺术史》做到了让两者并行不悖。它采用宏大叙事,力图在最长跨度的艺术历史中,把握住其中最关键的节点,以点带面写出广度。
同时,它又将艺术史与放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视角进行考察,这么多的新鲜涌来的资料,让艺术史瞬间变得鲜活了,想不深刻也难。
▲《詹森艺术史》内页展示
◎ 对基本常识的正本清源
在往常的艺术史书籍中,曾出现过很多以讹传讹的常识错误,其中大部分直到今天还没被纠正,读这样的书,倒真不如不读。
《詹森艺术史》里列举的资料,是能放心看的。有六位专业教授对它进行过全盘的审查和修订,对流传在其他书籍中的常识错误,也逐一进行了纠正。
这里仅简单试举一例。
比如,在西方众多艺术流派中,中国观众素来对印象派最感兴趣。但印象派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哪些画家可以被归为印象派,哪些不能?”这一问题在各种教材中都存在语义不明,乃至错误的看法:
在过去的西方艺术史教材上,对德加的归类,常常含混不清,有时他被归类为印象派大师,有时又把德加的作品放在印象派之前。
但《詹森艺术史》明确指出,德加并不属于印象派。他不仅在创作理念和方法上不同于印象派,甚至他在世时就不同意被划入印象派。
还有马奈,很多教材将他归类为印象派的大师。但实际上,马奈是现实主义向印象派转变的过渡性人物,并不直接属于印象派。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类似的错误在某些教材中流传,国内某网的百科,也据此作出了不少错误的科普。
因此,想读还没读过艺术史的,应该优先读《詹森》,以免被错误流毒。已经读过艺术史,更应该读《詹森》,以纠正过去可能的常识性错误。
▲《詹森艺术史》内页展示
◎最严谨的翻译工作
在刚刚将它引进国内时,学界对它的翻译极为重视,为了做好这本书,北大朱青生教授特别组织了一个针对性的翻译团队,数人齐心协力地雕琢、译稿将近三十年之久,其间数易其稿,只为确保翻译水准不负国内读者。
译者们初翻译时,仍当壮年,待到出版时,已是满头白发。基于这一扎实、细致的工作,他们对自身的评价是低调而骄傲的:“靠得住”。
根据以上种种理由,要了解艺术的历史,除了《詹森艺术史》以外,确实没什么选择。
-3-
从人的角度看艺术
读懂艺术对人性的救赎和升华
艺术是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但现代人不再追寻艺术,他们更愿意花钱享受科技:更酷的手机、更快的电脑、更新奇的电子设备。
人类的一切都在不可阻挡地电子化、网络化,科技似乎让人掌握了一切,但离开了科技,人又显得如此渺小,甚至找不到一块可以独立思考的空间。
几十万年之前,人与自然界的生物共享野蛮的规则,直到想象力将人类结为社群、部落乃至国家,人便彻底与动物分野,成了今天文明的模样。
但如今事情起了一些变化,人类刚刚用科技解放了自己的双手、双脚,接下来便急着要解放自己的头脑。
我们的记忆被解放了,网络可以保存好一切;我们的方向感解放了,导航软件带我们上山下海;现在,我们正在把想象力也交出去。
关掉千篇一律的美女、美景视频,我们还能想象出一张独特的面孔,一个独特的夏夜吗?
都说人不可貌相,但在艺术领域,一个人是什么性格,便会画出什么类型的作品。因为但凡真诚的艺术,都必然忠实于灵魂。
比如《家庭艺术馆:欧洲文艺复兴大师系列》之一的卡拉瓦乔。如果单看这人的自画像,你可能会误解他是个“安静的美男子”,但你若听完他的故事再看他的画,便会觉得毛骨悚然,好一个坦诚的撒旦!把邪恶都赤裸地展现给你看。
▲左三为卡拉瓦乔自画像
◎生前是最无耻的坏蛋,死后成最天才的画家
卡拉瓦乔一生干了很多荒唐事。他的脾气很差,一身的坏毛病,不管走到哪里,坏名声很快就能传遍大街小巷。
自然,他的人际关系很不好,几乎没朋友,一辈子也没人愿意嫁给他。和他最熟的,是不得不同他打交道的警官,他们经常接到举报卡拉瓦乔的案子。
如果卡拉瓦乔不画画,他只是一个地痞流氓,一条烂命或许早就丢在了街头、监狱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总之没人会在乎。
但艺术拯救了他。如果艺术史本身是块画布,他的颜色已经永久地留在了上面,而且如此扎眼。
卡拉瓦乔展示了人性中自我救赎、自我超越的可能。
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卡拉瓦乔迎来了难得的平静,他在这段时间画下了大量色调灰暗的作品。
在《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一画中,他让一位年轻女子割下了自己的脑袋。年轻女子厌恶的体态,和老妇脸上“他罪有应得”的表情,无不流露出了卡拉瓦乔真诚的忏悔意识。在最后的岁月里,艺术救赎了他。
▲《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
◎现代人有多渺小,达·芬奇就有多伟大
艺术史上有很多伟大的天才,比如《文艺复兴大师系列》之一的达·芬奇,后人对他的天才已经词穷,只能称之为“天才中的天才”。
艺术史学家常常感叹,达·芬奇为什么这么全才,即便将他身上的任何一项天才分给当代人,都足以开宗立派。
▲达·芬奇设计的攻城巨弩
但如今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达·芬奇的天才,是现代人的平庸衬托出来的。达·芬奇的确伟大,尤其和侏儒的现代人一比就更伟大了。
现代人的精神是枯萎的,从上大学、选专业、到工作、结婚、生子,即便其中没有一样是他们自己真正想要的,但他们不会反抗,这就是现代人。
反抗并开始另一种生活,对现代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他们要秩序、要安全、要物质,唯独不敢要一点人的独特。
现代人可能会追问,独特有什么用?——但是,追问有用或者没用,本身就已经是精神萎缩的象征。
现代人更该追问的是,为什么达·芬奇在几百年前,就把自己所有的可能性都活了出来,而我们现在却越活越倒退?
▲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
◎科技只解决效率,艺术才追求善与美
科技只懂高效地解决问题,即便作恶,它也无比高效。因此,人类追求善与美的愿望,只能在道德和艺术里实现。
如果我们承认,人注定是不完美的,那么追求善与美,便是没有止境的。
只要人类还有作恶的因子,我们便仍旧需要卡拉瓦乔式的自我救赎、拉斐尔式的圣洁;只要人类还常常固步自封、骄傲自足,我们便需要达芬奇式的好奇心、米开朗基罗式的勇气,以及博斯式的想象力。
如果我们不想在科技这面镜子的照耀下,越发显得渺小,希望活出人应有的样子,那么我们便仍旧需要艺术,需要了解伟大的艺术家。
......
戕害美的行径,在人类社会中从未消失过,只是从未像今天这样严峻:
这些不仅是我们正在遭遇的另一场“战争”,更是人类审美将长期面临的限制,也是我们超脱当下、追求永恒的意义所在。
—End —
【声明】文章图片来自合作伙伴、摄图网授权、作者原文、Pexels平台、公众号公共图库平台合规使用。
招生 | 法国里昂商学院全球工商管理博士Global DBA 2024级招生开启,报名可享6000欧元早鸟奖学金
顶级名校管理学系列课程:
4. 申请倒计时丨数字时代HR必备,为期9个月的沃顿商学院《首席人力资源官》课程引领人才战略升级!
8. MIT xPRO 线上课程 || “当你准备入场时,我已经赚了第一桶金!”
10. 即将开课丨VUCA时代下,如何推动财务战略,升级企业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