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虚拟技术助高原学子上好实验课

教育   2024-10-29 11:38   上海  

用虚拟技术助高原学子上好实验课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援藏教师 曹超

转自2024年10月28日《文汇报》第3版

曹超,

任教于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援藏任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初中部生物教师,兼任高中部政教主任。

援藏期间,曹超把虚拟实验等现代技术带到了日喀则,弥补了偏远地区学校实验资源的不足,尽可能让当地孩子体验到实验和探索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生物课堂的兴趣。

 让孩子们体验到实验的乐趣 

在日喀则,学校并未设置专职的实验员。开展生物实验不仅需要设备,还需要相应的实验对象,比如解剖观察实验用的鸡蛋、鸡翅。类似材料需要任课教师自行准备,颇为不便。因此,以往生物课本上的实验环节都略过不讲了。这些实验都有各自特定的教学目的,如果不讲,会造成认知逻辑上的缺失,学生也失去了动手体验的机会。

曹超想到用他研究过的虚拟实验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他的电脑里有专门的软件,可借助动画建模完整详细地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软件能模拟各种实验设备,允许自由组合,可以匹配不同实验的需求。通过虚拟实验技术,曹超为学生讲授了鸡蛋内部结构观察、鸡翅的解剖与观察、显微镜的使用等实验。学生们不仅愿意看,而且都很感兴趣。

 对生物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实验课的故事让曹超认识到,援藏工作不仅要克服高原的自然环境,还要学会在艰难的工作环境中有所作为,尽可能多地为当地孩子带去一些改变。

为了上好生物课,曹超没有拘泥于课本上的内容。当地学校是寄宿制的,每逢小长假时,学生可以回家。曹超给学生留了一道题目:家里种植的农作物中,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在家里观察一下。回到学校后,不少同学说自己通过观察得到了答案。

时间久了,曹超感觉到,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变得更浓厚了。一次,学生捡到一条毛毛虫,跑来拿给曹老师看,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曹超也不清楚,他特地联系专门研究昆虫的朋友进行咨询。原来,这条虫子之所以看上去很特别,是因为它被真菌感染了。曹超说:“虽然这件事情很小,但能看出孩子的求知欲,作为老师还是感到欣慰的。”

在日常的教学任务中,曹超将上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雪域高原,精心指导当地生物学教师,进一步规范了平时教案和课件的制作。他还多次前往定日、萨迦、谢通门等县送教送研,进行公开课展示,参与专题讲座,为当地教师讲解题目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受到当地师生的好评。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
办上海最对得起学生的学校,助工薪子弟登国际舞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集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