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河南,寻根华夏文明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2024年暑期研学旅行报道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研学旅行作为行走在路上的课堂,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以研促学、知行合一的良好方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普陀教育“为每一位学生学以成人、人生出彩提供适合的教育”的核心理念,秉承我校“阳光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曹杨二中附属学校深挖文化内涵,做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解读,引导学生同历史对话,在行走中体悟锦绣中华,增强文化自信,找到研学旅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研学第一天
2024年6月28日清晨,二中附校36名学子在教师带领下前往虹桥火车站,踏上了河南研学之旅。下午3点大家抵达洛阳龙门站,开始了期待已久的研学之旅。
河南研学首站,便是享有“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美誉的龙门石窟。这座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不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中国各大石窟之翘楚。
龙门石窟
游览过程中,学生们纷纷驻足于石窟内的佛像、浮雕和壁画前,仔细捕捉着每一处艺术细节,用心倾听着对石窟历史背景的深入讲解。
千百年时光流转中,这些雕像虽历经风雨洗礼依旧熠熠生辉,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代表了各个朝代的文化与审美变迁,映射出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欣赏这些珍贵文物的同时,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
研学第二天
洛阳博物馆
6月29日学生前往洛阳博物馆,跟随解说员的脚步逐步探索洛阳的悠久历史。
函谷关
下午学生们前往古代要塞——函谷关,在此领悟了道教文化。函谷关与道家“山灵水秀”的理念重合,符合追求长生不老,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所以在此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隐居,让函谷关成为了传播发扬道家文化的重要节点。
研学第三天
虢国博物馆
研学第三天,大家来到三门峡,前往建立在西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虢国博物馆,一起认识虢国四百多年的历史。
镇馆之宝玉柄铁剑,外表虽然平平无奇,却由铁、铜、玉三种材料复合制成,充分体现了虢国人的智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聆听馆长讲座
随后大家聆听了刘馆长“勋在王室,藏于盟府”的讲座,多方面了解了虢国的历史与文化,感悟颇丰。
庙底沟博物馆
下午,大家走进庙底沟博物馆。馆内玲琅满目地摆放着各种考古出来陶罐、陶碗,也有石铲、石斧、石球子弹、甚至还有几个房屋模型,令人目不暇接。
令大家最为惊叹的还是那些陶罐上的花瓣纹。早在几千年以前,人们就已经学会在两朵花之间共用一两片花瓣,如今这种花瓣纹仍在使用。如何烧制陶罐?如何捕猎?如何汲水?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几千年前人们的生活具态。
研学第四天
7月1日
早晨,大家前往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进行“缅怀英烈,振兴中华”主题仪式教育。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师生们神情肃穆,向人民英雄纪念墓行三鞠躬礼并献上菊花,向革命烈士致以最深切的缅怀和最崇高的敬意。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仪式教育结束后,学生们参观了左权将军纪念馆。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了他的生平经历,在得知他年仅37岁就为国捐躯时,心中对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回望历史,学生们为那些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到震撼。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他们立志向革命烈士们学习,铭记先烈的英勇事迹与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响堂山石窟
下午,同学们来到响堂山石窟。该石窟虽然没有龙门石窟规模宏大,却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北齐样式”,在中国石窟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历史价值。
进入石窟后,大大小小的佛像映入眼帘,忍冬纹、莲花、山花蕉叶和火焰宝珠的组合,雕刻精美,种类丰富,令人震撼,体现出古代人民雕刻技术的高超与中国古代的佛教艺术。
研学第五天
殷墟博物馆
7月2日上午,同学们来到殷墟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岳占伟馆长用详尽专业的讲解,带领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向往已久的“殷商”。四个多小时的聆听、参观中,大家与商文明的触摸、对话,深感“观此胜于读古书”。
大家重温了百年来商文明被发现、研究、争论的峥嵘岁月。
从王懿荣到董作宾,从郭宝钧到夏鼐,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经几代考古人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地努力,殷墟考古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而他们忘我发现、严谨治学态度、坚持不懈精神打动了每位同学。
羑里城
下午,同学们来到了周易文化发源地——羑里城。“划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历史典故均源自于此。
进入园中,正中央矗立着一尊周文王雕像,雕像后方,是一扇看似已经年代久远的石门。
继续深入园中,是“河图”“洛书”两图。河图中有一匹马,马背上的点奇偶相配,洛书中有一神龟,龟甲上弯弧依数字排列,是如今所说的“数独”。同学们被古人所发现的数字之奥妙震惊。
走进庙中,正中央端坐这周文王,四周墙壁上绘制着周文王的生平故事。
最后大家来到八卦阵,站在阵中的凉亭内,看到八卦阵构造复杂,被古人八卦的智慧折服,不禁感叹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午深入商文明,下午亲历羑里城,同学们从不同视角体悟了商周文明的博大精深,获取了古为今用的民族智慧,增强了砥砺奋进的前行力量。
研学第六天
河南博物院
郑州的河南博物院是本次河南研学的最后一站。7月3日上午,大家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参观了十余个展厅,了解了河南省自原始时代到明清时期的重要文物以及其背后历史故事,认识到河南作为华夏文明之源的深厚历史,提升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自原始时代开始,河南地区就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中心。九千年前的贾湖骨笛已经能够吹奏出七个音,且其上有小孔用于调音,先民的音乐审美艺术与手工技艺远领先于周边文明。
夏商时期的城市已经有了井字形城市布局和下水道工程,对后世大城市的布局与构造有着深远影响。
01
第一课题组
指导老师:项芳
课题组长:谢卓成、夏予辰
组内成员: 许嘉培、黄兴允、孙晴怡、俞依彤
研究课题:《 从龙门石窟看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研究收获:
佛教艺术虽是外来文化,但它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非常好地发展的过程,并与我们中华本土文化深度、完美融合。
龙门石窟是一座集中多种艺术形式的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佛教东传的见证,更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通过对龙门石窟的细致研究,我们发现了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其原有的教义与象征体系,还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哲学思想和社会习俗等。
从龙门石窟这一独特的文化视角出发,我深刻感受到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它不仅是一种宗教的传入,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宝库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与内涵。
02
第二课题组
指导老师:江毅
课题组长:刘泽莹、顾天霖
组内成员:丁驿辰、黄思宁、张子曰、陈思玥
研究课题:《从河南博物院看青铜器的历史发展与对现代的贡献》
研究收获:
通过参观河南博物院,我们深入探索了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演变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我们分析了失蜡法等技艺,并尝试解读青铜器上的铭文。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我们认识到,青铜器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文化和技术影响。我们深感青铜器的珍贵,并坚定了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决心。
03
第三课题组
指导老师:楼诗纯
课题组长:王潇、李佳雪
组内成员:张乐瑶、严琪惠、赵玺程、姚嘉熙
研究课题:《从唐三彩看唐代盛世》
研究收获:
本组在研学前,对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已经开展了深刻的讨论,最终确立课题《从唐三彩看唐代盛世》。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与讨论,我们看到了三彩黑釉马、三彩骆驼等精美的唐三彩作品。骆驼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带,反映了唐代对外交流的密切。从唐三彩的精致华丽可以看出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高,手工业发达与唐代人的审美情趣,这些都可以反映出唐代的繁荣生活。我们也感受到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04
第四课题组
指导老师:李辉
课题组长:周浩辰、林锡铭
组内成员:张清越、韩辰瑶、刘思妤、周睿琦
研究课题:《殷墟文化初探》研究收获:
漫步在殷墟遗址,我们被那些精美的甲骨文深深吸引,它们不仅是古人的日常记载,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块甲骨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此外,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也令我们叹为观止,它们造型别致,工艺精湛,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这些珍贵文物具有极高价值,它们推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让我们更加敬仰祖先的智慧与创造力,更加坚定要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
05
第五课题组
指导老师:崔云丽
课题组长:马悦添、姜智宸
组内成员:张舒然、丁懿萱、张梓琦、季子琳
研究课题:《龙门石窟:历史瑰宝的保护与传承》
研究收获:
龙门石窟,震撼人心,因过去战乱佛头被盗、风化严重。政府在此种情况下,采用多种措施阻止盗窃和风化行为,增加栏杆,保护文物,让它传承下去。传承文化遗产,我们责无旁贷,共同守护这份瑰宝,让后人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也应该认真学习,坚守文化自信,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思潮之中传承中华文明的魂。
06
第六课题组
指导老师:谭菲
课题组长:刘芷涵、王婧媛
组内成员:马圣博、刘远星、秦启心
研究课题:《从青少年视角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以文字为例 》
研究收获:
经过这次6天的研学活动,我们参观了多个博物馆和历史名胜古迹。大家了解到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由符号,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出了金文,小篆等后来的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文字的演变是自然的,顺应于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应该学习并传承以古代文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学问不应局限于书本,课堂也不应止步于教室。研学旅行是以“研”为基础,“学”为目的,“游”为载体的一种寓教于游的教学方式。
本次河南研学,引领学生走进名胜古迹、走进文博场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思考探究社会,从而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将这份对文化的热爱与敬仰转化为学习和进步的动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黄思宁、黄兴允、谢卓成、刘思妤、周睿琦、王潇、李佳雪、姜智宸、张舒然、王婧媛
指导老师:江毅、项芳、李辉、楼诗纯、崔云丽、谭菲
视频剪辑:梁芫源、江毅
统稿制作:政教处
审核:沈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