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的视角来看,当年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决策,有多么正确

职场   2024-12-11 00:00   广西  




多数70、80后的人,都是从书上和影视剧中了解到上世纪五、六年代知青上山下乡的的事。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像梁晓声的《知青》、《雪城》,叶辛的《蹉跎岁月》等等,不了解当年背景的朋友可能不仅在问:

为什么要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新中国两次发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55年,毛主席一句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于是,许多知识分子便开始自发去到农村。运用自己的所学去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状况。

就比如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个成功案例。他们自己种植草药,为农民或是牲畜看病,医疗之余,还能够下地干活,插秧种苗。




同时运用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治理病虫害,提高粮食的产量,可谓是一举三得。而这正是毛主席最开始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初衷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民国时期留下的各种烂摊子。当时中国的文盲现象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许多人大字都不识一个,连最基本的算数都算不清。

如果没有个知识青年来做辅助的话,很多生产工作都难以正常进行。而这也正是当时农村地区经济长期滞缓的根本原因之一。

就比如当时有个村庄在统计收了多少袋粮食,应该运出去多少,还剩多少的时候,村民们一个个都大眼瞪着小眼,谁也不知道该怎么算?

最后还是多亏了村里一个会算数的小学生回来了,才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这样一来,合作社的工作终于得以顺利进行。




这件事情传开以后,相关部门便开始尝试着在每个村里都安排几个学生来负责这些专业工作,效果果然很不错。

毛主席得知以后,也开始倡导: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于是便掀起了50年代第一次知青上山下乡的热潮,或许就会有人想,知识青年都上山下乡了,那么城市的工业现代化建设岂不就缺人了吗。

实际上当时的实际情况却是,城市的工业现代化建设不但不缺人,还多出了许多人。

以1957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来看,当时我国新增的城市总劳动人口已经达到了1300万,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竟然不足百万那么多,出来的乃1200万城市人口,该怎么办呢?

自然就是上山下乡了。




为当时我们的经济太落后了。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需要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才能真正实现蜕变。

所以当时的中国仍旧以农业为支柱产业,城市工业发展极度落后,还建不起那么多工厂,更开不了那么多公司,压根提供不出这么多就业岗位给知识青年。

如果不把多余的知青派去上山下乡,那么就会产生许多的失业人员、无业游民,这些人整天在街上打架、斗殴,也成为社会不安宁的因素之一,我们看过刘烨主演的《血色浪漫》就知道了,他们整天无所事事,还经常闹出伤人案件。

而且,当时人口的增长速度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经济发展速度,国家根本就没有余力养活这么多人,显然知识青年去农村是最好的选择。利用他们先进知识来加强农业基础,进而尽快推动新中国迈向下一个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如果说50年代的知青下乡,大多都是知识青年自发主动的下乡,带着去帮助农村地区改天换地大干一场的豪情壮志和理想主义。

1968年的知青下乡多少带点强迫性,没得选择都得去农村。

从那一年开始,全中国所有家庭的子女都逃不过被送去农村的命运。哪怕是独生子女家庭,亦或是高级领导干部家庭的子女,都必须离开自己的父母亲人,去偏远的农村地区进行改造。

而这一次的知青下乡之所以会演变成为大规模强制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毛主席认为:

当时的中国已经出现了资产阶级复辟的苗头。正如毛主席当时所强调的,要,让这些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在毛主席看来:文艺界、新闻界、学术界、出版界这些知识分子阶层的新一代年轻人,仗着自己有文化、条件好,就看不起贫下中农阶层,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搞小资做派。




因此,这些知识青年也就成为了美西方国家搞和平演变、思想渗透的目标群体。如果任由他们继续这样小资下去,难免在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颠覆政权的动荡因素。

事实上,毛主席对知识青年的担心也全然不无道理。尤其是放在美西方利用舆论信息战对我国民众进行思想渗透的当下,也不难发现,最容易被美西方洗脑亦或是收买的,也正是这些年轻人。

所以,为了抵制西方的意识形态演变,毛主席干脆决定把这些极易走上小资作派的知识青年全都下放到农村去进行劳动改造,接受农民的再教育,到基层去锻炼,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学会与广大工农阶级的劳动人民感同身受。才会不脱离群众,不背离人民的意愿,不凌驾于人民之上。

自此,全国各地共计2000万名的知识青年都放下书本。扛起锄头,来到田间地头,走进大山深处。

于是,短短几年间,全国将近10%的城市人口都被迫从城市迁移到农村。




到了后来,中国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后,工厂继续招工,这才发现,城市里居然又出现了缺人的问题。于是下乡的知青们又纷纷展开回城的热潮。

此,知青上山下乡才被正式画上了句号彻底沦为历史。

就是用今天的视角来看,确实是那帮有特权的公知们,最容易被和平演变,很多时候他们都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替帝国主义说话,贬低自己的祖国。

更多“五谷不分四肢不勤”所谓的“专家”,还在指导农村工作发出类似于“田间不能烧秸秆”这种无知的指令。

毛主席为什么会想到让这些知青去农村?其实在当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经过教育到了农村锻炼一段时间后,从思想上发生蜕变,让毛主席非常高兴,更多的情节,可以阅读《红墙图志》一书。

《红墙图志》


涵盖了毛泽东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至1976年去世这段重要历史时期的诸多事件和人物,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人们能够系统地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的发展历程。


书中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进行了详细描述,如“三面红旗”的由来、彭总的庐山会议事件、江青政治的崛起、文革浪涌、毛和林总的关系破裂等,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些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对当时的历史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图片,这些图片是对历史的直观记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们生动地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场景、人物和事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和气息。


书中的图片与文字解说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图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容,而文字解说则为图片赋予了更深刻的历史内涵,使读者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图片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意义,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与图片相配套的文字解说详细且深入,对每一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事件经过等都进行了准确的阐述和分析。


作者凭借扎实的历史研究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确保了文字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读者提供了权威的历史解读. 文字解说不仅停留在对事件的表面描述上,还深入挖掘了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动机,使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作者顾保孜是一位资深的传记文学作家,她长期致力于对中国近现代史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与创作,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作品以真实、生动、细腻著称,能够将历史事件和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春秋文史
本号聚集古今历史、文化爱好者和理工科人士,喜欢读书之人,从理工科角度看世界,或许会有所不同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