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邀请隐华国锋参加茶话会
1981年的春节,根据惯例中国共产党召开茶话会,此时华国锋已经退休,胡耀邦忽然邀请他参加党内茶话会。
但是,华国锋婉言谢绝了胡耀邦的这番好意,理由是身体不允许。
胡耀邦坚持邀请华国锋呢,出自什么原因,华梅拒绝了胡耀邦的美意?最终华国锋参加了这次会议没有?
晚年的胡耀邦,一提起华国锋就充满由衷钦佩之情,这又是为什么呢?
胡耀邦与华国锋的交集
理解华国锋的用心良苦
而胡耀邦1964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陕西省委第一书记时受到“运动”的影响,而被靠边站。
1976年,在华国锋粉碎了“四人帮”,中国步入一个正常的轨道。在华国锋的帮助下,胡耀邦重新恢复了工作。
1977年,胡耀邦首先担任中央党校的副校长,校长正是华国锋,二人成了搭档。
在胡耀邦的主持下,创办了党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主要刊载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些理论建设工作,开始拨乱反正,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华国锋非常重视这本《理论动态》,出亲自查看每期刊物。
1977年12月,胡耀邦被任命为中组部部长。
在胡耀邦的主持下《理论动态》刊登了《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跨进新的一年》这篇文章。
得到了华国锋的高度赞扬,原本还想提出一些修改的建议,可觉得文章过于完美无处可改。
从此可见,华国锋对胡耀邦工作可以说是十分满意。
可能众人都不太清楚,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时的真实想法,而正是二人相处的这段时间,华国锋向胡耀邦倾诉了自己的压力山大。
华国锋对胡耀邦说道,毛主席去世后,自己一直牢记主席的叮嘱,自己曾寝食难安,自己既难过又痛心,毛主席的去世让人痛心,如果看到主席的遗产就这样被别有用心的人给糟蹋了,就更让人痛心了。
下令抓捕四人帮其实风险也是相当大,虽然抓捕之前也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让四人帮上台了怎么办?这些结果都是让他十分害怕,根本不敢想象,只能破釜沉舟。
胡耀邦听完华国锋对自己的倾诉之后。深深感受了华国锋原来还承受过如此重大的压力。
胡耀邦对华国锋说道:
华主席,您为这个国家付出这么多?已经做得很好,您的这些经历都是我们后世研究革命历史和党史的宝贵材料。
二人在历史上的第二次长谈是在1978年的7月,当时华国锋主要和胡耀邦谈到了两个问题。
当时的华国锋担心有关国家发展两个问题:
一是发展问题,二是团结问题。
华国锋也考虑国家发展的脚步能不能迈的再大一些,再快一些,早日把四人现代化。
同时觉得得我们现在党内应该团结一致,不能再重蹈历史过去的曲折之路。
事实上,在华国锋对发展和团结两条道路的不懈探索下,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已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从日本、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达成外贸协议,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签署多个协议,客观上为中国正式进入改革开放的全新历史时期奠定了基础。
而另一方面,华国锋说得到做得到,真正恪守我党的团结路线,在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急流勇退。
到了1980年,华国辞去了党内外的大部分职务,大力支持邓小平搞改革开放,而自己则提前过起了退休生活。
最终华国锋为何同意参加会议?
尽管华国锋退休,胡耀邦从始至终没有忘记华国锋,因此在1981年我党即将召开的新年茶话会上,极力提议邀请退休后的华国锋参加。
最开始,华国锋谢绝他的邀请,说什么也不愿意出席这次茶话会。
在得知多次邀请华国锋出席茶话会无果后,邓小平说道:
既然华老不愿意出席,那就算了吧。
实际上华国锋认为自己已经远离了政治中心,真不宜在这种场所抛头露面,原本他的退休生活也是相当低调,每天只是上街买买菜,唯坚持的就是每年九月九日和十二月二十六日去毛主席纪念堂
但在胡耀邦看来,无论是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华国锋都应该出席这次茶话会。
是后,胡耀邦决定让邓颖超前去邀请华国锋出席这次茶话会。
在邓颖超的盛情邀请下,华国锋最终才同意出席。
在华国锋出席的这一次茶话会上,处处都有着让华国锋感动不已的细节,比如华国锋有一个饮食习惯,只喜欢吃蛋清,不喜欢吃蛋黄。
中南海的厨师给华国锋做过很多年的菜,还清晰记得华国锋的这个饮食习惯,因此,当厨师为华国锋端上一道没有鸡蛋黄的煎蛋时,华国锋看到后感慨万千。
在茶话会结束后,华国锋不仅和邓小平、胡耀邦等人握手告别,还特地前去看望了中南海的厨师,向他们握手表示谢意。
华国锋感叹道:
大家能够记得我的这个生活习惯,我真的非常感激,谢谢你们。
在离开1981年的茶话会后,华国锋便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年的新年茶话会。
推荐阅读《红墙大事》
重大事件详细解读:该书涵盖了众多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大跃进”“文革”“粉碎四人帮”等,对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细致梳理。例如,在描述“二月逆流”时,详细到人物对话和众多人物细节,让读者能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复杂情况,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
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披露:书中披露了许多以往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内幕。比如1976年伟人病逝后,江青等人的一系列举动,包括江青要求参加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商讨人事安排,以及王洪文私自下令武装上海民兵等事件的详细经过,这些细节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真相的新窗口。
结构清晰:全书分为上下册,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的重要性等逻辑进行编排,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系统地阅读和理解。
适合不同读者群体:无论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还是普通的历史爱好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收获。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它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它则是一本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历史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