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邓小平的逝世,让全国人民都陷入了悲痛之中。追悼仪式当天,众多领导人和昔日老友都纷纷到场。
令众人意外的是,就在北京居住的华国锋居然没有出席。
之前有传闻说二人不和,难道是真的吗?
其实传言两人不和纯属子虚乌有。邓公去世时,华国锋已经76岁,自从退休后便深居简出,加之身体的原因,在冬季出行不便,所以没能亲自参加邓小平的追悼会。
为了表达哀思,他特意让身边人带他出席,送上了一幅挽联。
所以,华国锋与邓小平之间存在矛盾的谣言不攻自破,而且他与邓小平非但没有矛盾,事实上当年还是华国锋提议让邓小平付出工作。
邓小平在特殊时期一度失去所有职务,甚至差点被开除党籍。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华国锋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就有
同意请邓小平出来工作。
当时华国锋正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当他提出这第一条后,便有人找到他,对他让邓小平复出这件事是反对意见。
这个人正是当时担任副总理的陈永贵。陈永贵并不支持此事让邓小平复出,因为在他看来:
让邓小平恢复中央职务很可能影响到华国锋的威望!
一切以大局为重的华国锋,对此毫不在意,坚持让邓小平复出参加工作。
之所以传出两人不和的谣言,是因为华国锋曾建议。合适时机让邓小平复出,这让人有些曲解了华国锋的意思,认为这是一种拖延邓小平复出的说辞。
实际上,华国锋有着自己的考量,当时毛主席去世,四人帮刚刚被粉碎,正是国家权力更迭的重要关头。
因为毛主席在世时虽然表现出对华国锋的重视,但没有明确表示要解除一些人的职务,而华国锋继任后便粉碎了他们,其实也是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
而当初邓小平的职务是毛主席本人撤销的,如果在此时立刻恢复邓小平的职务,无异于会加重一些阴谋论的猜测,也会不利于邓小平未来工作的开展。
因此,暂缓邓小平的付出才是最佳的选择。暂缓并不是拖延,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邓小平得出后,二人的政见不同,开展了“两个凡是”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论这也是事实。
据邓小平女儿回忆:
1976年时,邓小平虽未恢复职务,但已经可以批阅中央送来的文件。
在邓小平年谱中也有着同样的记载,这些都是反驳二人不和谣言的铁证。
1981年,华国锋正式辞去所有职务,宣告退休。此后岁月中,他如同一位真正的普通老人,享受子孙绕膝、种豆南山的现实生活。
然而,邓小平的历史给了他很大冲击,至于一直保持与世隔绝、刻意远离政治的华国锋,从此变得活跃起来,行为出现种种反常,主动与主动接触,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当年共同奋斗过的战友正在相继离世,他自己的年纪也越来越大身体大不如前。为了发挥最后的余热,为国家最后做一些事情,华国峰萌生了参与编辑党史的想法。
许多经历过建国征程的老人都已经年事已高,甚至离去,如果再不记录,恐怕来不及。
这一想法一提出来,很快得到了中央的热烈响应与支持,说到编写《党史》,没有人比华国锋更适合他。
早年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能文能武,对于那段历史早已熟记于心,编写当时的责任重大。
华国锋坚持着一个原则,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正是他建议将邓小平改革创新的壮举也加入到党史中去。为了确保历史的公正与客观。
华国锋在中央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历史审查小组,对每一项历史材料。都要进行全面的核实,确保每一段历史的准确性,不允许一点真相被扭曲或者篡改。
华国锋晚年为了编写,当时注入了很多的心血,但自己却不写《回忆录》,多次拒绝采访,只想做个普通公民。
因此,在海外流传的《华国锋回忆录》基本上就是假的,并不是华国锋本人撰写的。
即使在华国锋退休之后,也总能以高票当选中央委员,这是同志们对他的一种认可。
然而出席大法会重要场合时被媒体穷追不舍,华老也坚持原则,绝不夸耀个人,编写《党史》堪称他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
但是毕竟已经年迈,华国锋也渐渐感觉到自己完成日常活动并有些不不从心。
2007年12月26日,毛主席又一个诞辰到来,华国锋坚持要瞻仰毛主席。华老最终如愿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在毛主席的遗像前鞠了三个躬,这也是他自退休后每年必做的事,而这一次,也是他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因病去世,享年87岁。
华国锋唯一的遗憾是没能观看到北京奥运会开幕!
推荐阅读《红墙大事》
重大事件详细解读:该书涵盖了众多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大跃进”“文革”“粉碎四人帮”等,对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细致梳理。例如,在描述“二月逆流”时,详细到人物对话和众多人物细节,让读者能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复杂情况,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
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披露:书中披露了许多以往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内幕。比如1976年伟人病逝后,江青等人的一系列举动,包括江青要求参加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商讨人事安排,以及王洪文私自下令武装上海民兵等事件的详细经过,这些细节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真相的新窗口.
结构清晰:全书分为上下册,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的重要性等逻辑进行编排,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系统地阅读和理解。
适合不同读者群体:无论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还是普通的历史爱好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收获。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它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它则是一本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历史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