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屯志》新篇——创业篇(二)
广西南宁|黄奇波(壮族)
这店老板男的叫黄盼,女的叫李艳英,他们是夫唱妇随,开的是夫妻店。1972年,黄盼出生在冬屯,1979年入学冬屯小学,1985年进入东平联中读初中,两年后就读不下去了,缀学回家。当时黄盼13岁,就开始回家种田,日晒雨淋,苦活重活脏活都得做过。他父亲黄绍德当时在广东惠州打工,在一个工厂做保安,见儿子读不成书,也是恨铁不成钢,多次动员他回校都没见效。但事已至此,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即然吃不了读书的苦,那就受生活的罪吧,于是两年后把黄盼带到惠州打工了。黄盼15岁来到惠州,大开眼界,从农村来到城市 ,他感到十分新鲜好奇。街上有很多服装店,衣服不是叠起来,而是挂起来或穿在塑料人身上。城里人穿着打扮自然比乡下要好,还有不少奇装异服,当时叫作赶时髦。吃得东西很多,全国各地都有,人们喜欢下馆子吃饭。路上车子很多,但都各行其道,十字路口红灯停,绿灯停,秩序井然。最让黄盼感到震憾的是那一排排整齐的厂房,一眼望不到头,在里面打工的人真是人山人海,每天晚上下班,成千上万的工人从厂门口涌出来,把宽敞的道路都填满了。而且大多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黄盼打的第一份工,是在彩嘉电子厂当保安,父亲怕他不习惯,还专门对他进行过培训。黄盼也是脑瓜聪明之人,没用多久就学会了,加上他年纪虽小,身子显高,穿上保安服后有模有样,严肃起来也很有威严。几年后,彩嘉电子厂搬到谢港,搬迁过程中黄盼鞍前马后,尽职尽责,出谋出力,老板看他工作蛮认真负责,人也机灵,会办事敢管理,便把他提拔为保安队长,后又兼安全科长。一个5000多名员工的工厂,所有车间消防、检查、生产、电工、后勤、人事等都归他分管,最多时手下部门员工多达60多人,深得老板器重。黄盼性格耿直,为人豪爽,又讲义气,在厂里有一定名气,在社会上也混得开。在这期间,他开过夜市、超市、ktv。和当地几个铁哥结拜兄弟,因黄盼排在第四,人们就他叫做“四哥”,这是黄盼人生最辉煌时期,当时人们还领几百块钱工资的时候,黄盼已是万元户了。年,是黄盼的岁生日,他包了一个小店的三层楼开了十几桌,亲戚的、老乡的、同事的、朋友的都来了,大家吃饱喝好十分尽兴,黄盼也喝得蛮多。散场送客,黄盼发现一楼竟也有人在过生日。茫茫人海,见到同月同日生人,实在巧合。好奇心让黄盼驻足打听,竟然是同厂的一个年青小妹妹,借着酒劲黄盼厚着脸皮径直走过去打招呼,两人就这样互相认识了。与黄盼同办生日宴的叫李艳英,湖南益阳人,刚从长沙广播职业学校毕业,被学校推荐到彩嘉电子厂工作,任包装部部长。当此她只有十九岁,青春靓丽,天真活泼、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此后黄盼经常假公济私,以安全检查等名义进入她的宿舍,出现在她的包装车间,后来经常带她出去玩。年纪轻轻的李艳英不知是计,后来就做了黄盼的俘虏,被他甜言蜜语和糖衣炮弹捕获芳心了。2001年,黄盼和李艳英在东莞结成夫妻,2002年其爱子黄恩锋出生,黄盼在东莞过得有滋有味,家庭也幸福美满。如果这时候黄盼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维持这个家,他本该过上比当现在好得多的生活。可惜,他迷失了方向,一下子就把好不容易赚来的钱给败光了。2005年,冬屯老家开挖后坡锰矿,各家各户派劳力上场,日薪比打工高,年终还有分红。黄盼夫妇于是辞去电子厂工作,回家开矿。开矿虽然辛苦,但是得钱,心里也甜,感觉不累还有劲。这时候,李艳英发现商机,她观察到东平街上有很多人,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来挖矿或做矿生意的,都非常喜欢吃现蒸米粉,东平乡各屯有什么红白事之类大事也到粉店购买米粉回去煮,蒸粉销量很大,做粉店生意一定赚钱。她把想法跟黄盼一说,黄盼表示赞同。凭着一股年青劲,夫妻俩说干就干,他们很快就在东平街上租下店面,找人装修,购置一些用品,鸣锣开张了。这是他们第一次开店,第一次当老板,也是第一次创业。黄盼回忆说,其实他们当时开米粉店,很多条件是不俱备的,当时他们并不懂蒸米粉,也没有开店的经验,全凭年青人的一股冲劲,血气方刚,他们穷都不怕,还怕啥,干就完了。好在蒸米粉也不是什么高新科技,我们屯平时也有自蒸米粉之人。他们勤劳刻苦,不耻下问,很快就熟练掌握技术,加上他们为人诚实,热情待客,米粉店的生意还是不错的。就这样,黄盼夫妇在家一边开矿,一边经营小粉店,虽不大富大贵,也还是赚点小钱,维持日常生活开支,这样的平凡生活在李艳英父母到来后被打破。 2012年,李艳英父母从湖南过来看望她,见女儿女婿在小街上开店,干得辛苦,也不可能挣得大钱。于是动了测隐之心,动员他们到广州去,在小舅公司打工,工作轻松收入也高。黄盼夫妇见父母说得也在理,加上村里挖矿也已近尾声,不如听从父母到广州发展去。于是把东平米粉店关了,第一次开店就这样不了了之。2012年,黄盼夫妇来到广州,进入小舅公司工作。当时小舅在广州开了一家公司,做燕京啤酒代理商、海天酱油配送商、百事可乐配送商,经营业务很广,产品也多。李艳英在公司做财务,黄盼从业务员开始,步步高升到市场总监。负责市场规划、市场开发、商超、餐饮等。2014年,黄盼夫妇忍痛割受,把在广州读小学的爱子送到广西民族学院中学部读初中,他们夫妻俩继续在广州打拚。正当他们在广州事业有成、稳步发展的时候,细心的李艳英发现了儿子的异常,正在读初中的儿了让她觉得陌生,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闷闷不乐,郁郁鲜欢,没有一点青春活泼的样子。她把自己的担忧告诉黄盼,黄盼如梦方醒,夫妇俩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儿子的关心和教育,尤其是儿子已进入关键的青春期、叛逆期。夫妇俩这时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这样不知疲倦地辛苦干活挣钱,不就是为了下一代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吗?如果光为了挣钱不管儿子,一旦儿子毁了,哪挣钱还有什么意义呢?在这个关键问题上,黄盼夫妇认识很清醒,意见很统一,他们决定辞掉广州的工作,回南宁陪儿子读书成长。2017年,黄盼夫妻回到南宁,用在广州打工赚得的钱付了首付,按揭买了一套商品房。看到父母来到身边,儿子感到非常开心和高兴,重新变得自信、用功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当年以优异成绩考上南宁市沛鴻中学读高中。夫妻俩感到非常开心,暗喜这一步棋走对了,没有什么比儿子健康成长更重要。儿子考上高中后,黄盼夫妇才考虑如何在南宁谋生。两人眼看年纪已较大,重体力活肯定干不成,又没有什么独特技艺,哪有什么轻松活能轮到他们做。两人一合计,还是干老本行,开饮食店。由于他们已有过开店的经验,对此轻车熟路,食尚美食店很快在南宁五一路开张了。原本他们以为靠自己善良本性、勤劳双手可以在南宁做点小本生意,养活家庭。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他们的梦想击得粉碎,生活陷入困境。因为疫情,2020至2022年,他们基本没有什么生意可做,甚至有一个多月没有办法开门营业,没有收入不说,房贷房租水电等各种费用还得照付,入不敷出,天天吃老本,也会坐吃山空,生活过得真是艰难,压力很大。这期间他们最开心的,莫过于儿子考上大学了。2021年,他俩儿子如愿以偿考上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天大喜讯,夫妻俩感到莫大安慰。为了孩子,做牛做马,再苦再累也值得。疫情终将过去,生活还得继续。2022年底,国家彻底放开疫情管控,随着人们日常生活逐步恢复,黄盼的美食店生意也日渐好转,夫妻俩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生活又充满阳光和希望。每天,黄盼夫妇早上四点钟就起床,五点左右赶到店里,李艳英去菜市采购新鲜食材,黄盼炖汤、磨豆浆、煮粥等。七点钟开店迎客。做完早餐后准备做午餐,一直忙到下午六七点钟才得回家休息。周边居民有个70多岁的老奶奶,看他们忙里忙外,非常辛苦,就经常过来帮他们剥瓜苗、摘菜,几年来从不间断。黄盼心里过意不去,给她钱她也不要,如果她在店里吃粉她也一定要坚持付钱,令黄盼夫妇感到人间自有真情在,心存感激,无比温暧。长年的劳碌奔波和辛苦拚博使黄盼夫妇身体受累,两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伤病。黄盼得了疝气病,发作起来非常痛,李艳英腰椎疼痛,有时坐下来都直立不起。但他们依旧非常乐观,仍然在坚持。当我安慰他们说明年儿子毕业了,找到工作了,你们就轻松点了的时候,他们对我说:“儿子说还想考研究生,读硕士,只要他想考,我们都支持,只要他考上,我们就一定要供他读书”。两人态度非常坚决,语句非常肯定,目光里透露着坚毅的光芒。黄盼的人生还在继续,我们不知道他将来会怎样走。他这半辈子,曾经奋斗过,成功过、辉煌过,也曾跌跤过、失误过、失败过。可贵的是,他从不沉溺于成功,也不迷茫于失败,总是跌倒了,爬起来,高兴了,就自嗨。写到最后,我想对黄盼说,做人要勤劳,做事要象花,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也一定要绽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了不起,你的人生不需要让任何人来证明,你自己就是一道风景线。风雨由天,快乐由己,一路向前,一定会有一束光出现,照亮你。【主编点评】《冬屯志》新篇 —— 创业篇(二)讲述了黄盼和李艳英夫妇充满波折的创业历程与人生故事。1972 年出生的黄盼,人生起伏跌宕。年少辍学后历经种田之苦,后随父亲去惠州打工,从保安做起,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保安队长和安全科长,期间还涉足夜市、超市、KTV 等生意,辉煌时被称为 “四哥”。后与李艳英相识相爱并结婚生子,家庭幸福美满。然而,因开矿和经营不善等原因,生活几经波折。他们先后在东平、广州、南宁等地创业,虽历经困难,如疫情期间生意惨淡,但始终乐观坚持,为了儿子的成长和未来,他们不惜付出一切,即便身体伤病也不放弃,展现出勤劳、坚毅、乐观的品质和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永不放弃,勇敢前行。(李承骏)作者简介:黄奇波,1962年出生于广西天等县东平镇利益村冬屯,1983年毕业于南宁师专中文专业,分配到天等县从事中学语文教师工作。1993年调广西畜牧研究所工作,1994年调入广西水牛研究所工作,2022年退休。
值班编辑:李彩虹 主编:李承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