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使人进步者,皆是吾师

文摘   2024-09-10 07:00   河北  
点击上方聆听 悦读 

学有所成,皆因诚敬。


宋朝时期,游酢从小聪慧过人,读书过目成诵,八岁就善写文章,被誉为神童。
十六岁时,他受教于族叔、著名理学家游复,研读经书文学。

二十岁那年,游酢前往京城洛阳游学,拜于程颐夫子门下。
游酢品质温厚,聪慧过人,求学严谨,谦虚善问,对老师的教诲认真记录研究,对儒家经典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深得程颐器重。
程颐认为他资质优秀,将来大有可为。

后来,程颐的兄长程颢任扶沟知县,提倡圣贤学说,程颐则推荐游酢主管县学教育。
二十八岁时,游酢与同学杨时一同前往颍昌,再拜程颢夫子为师。
二人学成南归,程颢目送他们远去的背影,感慨地说:“我的思想要传到南方了!”
游酢三十三岁时,程颢去世,游酢伤心欲绝,在家中为老师设灵,悲恸大哭。

四十岁那年冬天,游酢与杨时再次拜访老师程颐求教,见老师在屋内闭目静坐,二人则侍立在门外等候。
此时,天上下起了雪,等老师醒来后,发现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深。

游酢深得程门理学真谛,为官清廉正直,爱国恤民。
他终其一生倡明理学,至谦至诚,讲学著述,将老师的思想发扬光大,为理学南传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正如《曲礼》所说:“毋不敬”,对一切人事物都要真诚恭敬。游酢之所以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关键就在“诚敬”二字。 


如何培养诚敬心


父母深恩,丘山难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儿女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因此孩子的诚敬心就是从孝养父母的过程中培养的,此是人之大伦,人之天性。

东汉时期的黄香,自幼就懂得孝亲之理,九岁时母亲去世,他因思母心切,悲痛至极,致使身形憔悴,差点死去,被乡里人称为孝子。

黄香对父亲十分孝顺,平日除了帮父亲操持农活、料理家务外,冬天则为父亲暖被窝,夏天则为父亲扇凉席,侍奉父亲尽心尽力,一丝不苟。

黄香十二岁时,江夏太守听说了他的孝亲事迹,征召他到府中任职。
黄香广泛研习儒家经典,深入道德学术,写得一手好文章。
京师的人都称赞他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黄香出仕后,一心为公,勤勉尽职,深受皇帝器重。
任魏郡太守时,郡中发生水灾,百姓陷入饥荒。
黄香将自己的俸禄和赏赐全部分给灾民,并带动当地富绅捐献义谷,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黄香的后代人才辈出,儿子黄琼和曾孙黄琬清廉正直,一心为公,官至太尉;曾孙黄盖则是东吴名将。

游酢和黄香的故事告诉我们,诚敬心源于孝亲尊师,此心即是孝心、耐心、细心和爱心。


更进一步,我们将此心延伸,来对待一切人事物。


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


民国时期的一位校长有一天在操场上看见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同学,校长立即制止,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见面。

放学后,校长来到办公室,男生已在里面等待。男生看到校长,心中感到惴惴不安,等着被训斥责罚。
没想到校长拿出一颗糖,对他说:“这颗糖奖励你能准时到办公室等我,而我却迟到了。”
男生满心疑惑,校长接着递给他第二颗糖,说:“这颗糖奖励你能尊重校长,我制止你打同学,你便没有继续下去。”

校长继续拿出第三颗糖,说:“这颗糖奖励你见义勇为,我刚刚调查过了,你之所以打那位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因为看不过才出手,说明你正直善良,有勇气与不公抗争。”

此时,男生已感动得泪流满面,惭愧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说:“校长,我错了,就算他再不对,我也不应该用砖头打同学。”

校长笑了,又拿出第四颗糖说:“这颗糖奖励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这位校长就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四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孩子同样需要尊重、理解与诚敬,只有以善心和爱心陪伴孩子,引导孩子,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逆缘也是我们的老师


还有一位“老师”,无数英雄豪杰因它而成就,它就是“逆缘”。

《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告诉我们,不仅善人、顺境能令我们成长,恶人、逆境更能成就人。

逆缘既是炼金炉,也是磨刀石,我们要有直面困难、欢迎困难、突破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古人告诉我们:“想拥有纯金美玉一样的德行人品,一定要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造而来;想要成就丰功伟业,必须如履薄冰,向危急险峻处走去。”

希望我们都能直面自己的不足,不怕磨砺,改过迁善,才能学有所成,拥有幸福人生。

由此我们发现,“老师”一词的含义之广,一切人事物,顺逆善恶,乃至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都是我们的老师。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运用,这些都能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助力。


TEACHERS'  DAY

《德育故事》第二辑中英双语绘本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阅读原文,请购《德育故事》绘本

慈光文化
践行圣贤教诲,期待与您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