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 | 爱惜物命,就是爱护自己

文摘   2024-11-11 19:02   河北  

点击上方聆听 朱子治家格言 


我们继续学习《朱子治家格言》中的经文:“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这句经文是告诉我们要修仁德之心,这也是家道兴衰存亡的关键。做到了,家就兴旺;违背了,家就衰败,不能心存侥幸。

为人着想,就不会仗势欺人;爱惜生命,长养慈悲心,就不会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而恣意杀害生灵。
能时刻养成这样的心态,变成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善学。

《大学》中的“明明德”是自爱;懂得利益家人、利益生命中的有缘人是爱人,这是最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有这种人生价值观,他会善用自己的权势、地位来造福一方。

《了凡四训》告诉我们要“爱敬存心”,时时懂得爱人、尊重人,因为“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

孔子教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希望被人欺负,我们就不应该去欺负他人。
孤儿寡母是遇到人生大不幸的可怜人,我们更应该怜悯、照顾,怎么能逼迫、欺骗、伤害他们呢?
否则就太损阴德、良知了,这样的行为是非常恶劣的。

古时候的河南方城,有一个叫巩固的人,他的邻居是个有钱人,但家中遭遇危难,全家只剩下一个老太太和小孙子,其他人都不在了。
作为邻居的巩固,本该对她们加以照拂。有一天,巩固煮了一桌菜,请老太太和小孩来家中吃饭,并说:
“现在你们家只剩下一个老人、一个小孩,不如把现有的家产便宜卖给我,以后我来照顾你们。”

老太太很相信巩固,真的把家产便宜卖给了他。结果事情办完,巩固就把老人和小孩都赶出了家门。
不到一年,巩固家就遭遇盗贼侵袭,全家身亡。就这样,财产又回到了老人手上。

《增广贤文》中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如果人不明了财富的因果道理,真是小人冤枉作小人。
如果不是我们命里该有的钱财,我们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了,必感横祸。
这是不自爱,也不爱人,把自己的福报都折损了,即使保住了性命,也是终身穷困潦倒的结局。

历代圣王的风范,都是优先照顾鳏寡孤独废疾之人。他们这么做,可以带动全国人民都献出爱心,这样整个社会就会更有福报;
父母能帮助可怜人,仁爱的家道就传下去了;老师能帮助可怜人,学生都尊重、效法,孩子的人格就健全了。

我们接着看下一句经文:“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毋”是不要,不要因为贪一时的口腹之欲,而任意的杀害生命。“牲”是牛羊;“禽”是家禽。

《了凡四训》说,“上帝好生,物皆恋命”,万物都是贪生怕死的,尤其是在死亡前,所有生命都会感到非常恐惧、痛苦。
有的动物在被杀后,还没有立刻断气,就把它们放到锅里煮,种种痛苦,彻入它们的骨髓。

即使是山珍海味,吞下去以后就感受不到它的味道了。现在营养界的人士研究指出,素食的营养远远超过肉食,而且现在的肉食都有很多毒素。
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其实不应该常常吃动物肉,“蔬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要杀害生命,损了自己的福呢?
因此,我们从小就要教孩子戒杀,要长养他的慈悲心。父母的慈悲也会护佑孩子,假如父母常常杀害生命,很可能会殃及孩子。
唐朝有个人叫何泽,他非常霸道,常常欺负人,而且很喜欢吃鸡鸭鱼肉,家里养的鸡鸭就有上千只,每天都要吃。
有一天,在煮鸡肉的时候,他的独生子刚好走到锅边,突然就掉进了锅里。
等家人闻声赶过去的时候,孩子已经被煮烂了。

所以《易经》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真的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我们冷静想想:饮食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健康,假如我们能多吃素少吃肉,整个地球的森林就不会这么快被破坏。
原本是种粮食的土地,现在都用作养牲畜,就是因为现在人吃肉的量太大了,让整个大自然遭到的破坏愈来愈严重。

以前的人,一年之中,最多逢年过节吃一顿肉,而且量都不太大。
现在,我们顿顿都有好几种肉食,这让整个地球的负荷非常大,所以人能少吃肉多吃素,就是对整个地球母亲的环保贡献一份力量,吃素就等于种树。

有个出家的小沙弥,他的师父看他短命,可能活不了几天了,就让他回家跟父母团圆。
没想到几天后,小沙弥回来了,他的师父感到很惊讶,问他说:“你回家时发生了什么事?”

小沙弥说回家的路上刚好下大雨,水势非常大,把一个蚁穴都冲破了,成千上万的蚂蚁眼看就要被淹死。
他情急之下就把自己的袈裟脱下来铺在地上,把整窝的蚂蚁救了上来。

如此看来,小沙弥的这一善举,改变了成千上万只蚂蚁的命运,所以他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
后来,他不仅寿命延长,修学也非常有成就。

我们从以上几则故事中明白一个真相,所有的生命都有灵性,都有感知,我们爱护它,它自然也懂得报恩,不能小看这些小生命。

民国初年,李叔同先生(弘一大师)题诗的《护生画集》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做酒水买卖的人,他在做酒的过程,有很多苍蝇不小心飞到酒缸中,他很有慈悲心,赶紧把它们捞出来放生。

有一次,他被人诬告,被判处死罪,县官正要拿毛笔定罪时,突然飞来一群苍蝇,让县官无从下笔,这样反复好几次。
县官也是个明理之人,知道万物皆有灵性,当下发生这种奇特的现象,其中必有蹊跷。于是重新审理案情,还了做酒人的清白。

做酒人因为爱护苍蝇,最后也是苍蝇救了他一命。

道家主张,想要健康长寿,特别要戒杀生,尤其不要“杀龟打蛇”,因为龟、蛇的寿命都很长。

二十五史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
晋朝时期,有一个士兵在路上看到有人卖一只四、五寸长的白龟,还很小。于是他心生怜悯,就买下了这只白龟放生。

多年后发生战乱,这个士兵所在的军队大败,他自己也被俘。但他不愿做俘虏,当即就跳江了。
没多久,他突然感觉水底下有东西把他托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五、六尺的大白龟把他救了,正是多年前他放生的那只白龟。

还有一点,如果家中有蚊虫蟑螂,我们该如何合理应对呢?
首先,有蟑螂、蚂蚁的原因是有气味吸引它。我们能把引诱它们的东西收拾干净,让环境整洁,然后常常跟它们说:“这里是我家,外面是你们的家,你们行行方便搬到外面,外面食物多。”

只要我们从真诚心出发,慢慢的就会减少。古人“举步常看虫蚁”,所以我们也切记不可随意踩踏、用杀虫剂伤害他们。

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住的房中来了很多蚂蚁,当侍者要把蚂蚁清理出去时,大师说:“不要不要,是我德行不好,不要去惊动它们。”
结果没多久,蚂蚁全部搬走了。
所以至诚能感通,慈心能感通。

假如我们家里有蚂蚁、蟑螂,也是在提醒我们:我的德行还不够,我要以印光大师为榜样,要好好改进、提升。

——整理自蔡老师
《朱子治家格言》学习分享



2025年慈光原创手绘台历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阅读原文,请购台历套装

慈光文化
践行圣贤教诲,期待与您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