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平里逆转:朝鲜的白天,是美国空军的天下
文化
2025-01-01 21:24
湖南
今天是元旦,新的一年,我个写历史的给大家最好的祝福,应该就是更新吧。元旦加班给大家更新一篇朝鲜战争,愿大家新的一年一切顺利,身体健康。
美军的重炮与高射机枪火力全开,将密集的攻势一次次削弱,但仍有不少志愿军战士突破了铁丝网与地雷区,顽强地冲入阵地,与G连展开白刃战。此时,战场已完全陷入血与火的混乱之中。午夜时分,G连阵地被志愿军成功突破。在接连不断的炮火与手榴弹爆炸的映照下,志愿军战士如同潮水般涌入防御阵地。面对志愿军的迅猛攻势,G连付出了惨重代价,多数美军士兵阵亡,残余人员被迫撤退至后方山坡。随着G连阵地的失守,美军环形防线被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弗里曼上校紧急调集两辆坦克试图反击,但面对已攻入阵地的近千名志愿军战士,坦克的火力显得力不从心。志愿军乘胜追击,继续向防线纵深发起猛攻,缺口迅速扩大,美军防线岌岌可危。在此危急关头,弗里曼上校动用最后的预备力量——23团的突击连和工程连,全力试图稳住阵地,阻挡志愿军的猛烈攻势。此时,战场的天平开始向志愿军一侧倾斜,决战进入了最为紧张的阶段……两军激烈的攻防此起彼伏,惨烈的白刃战与肉搏战几乎在邸平里每一处阵地上演。金属的撞击声、震天的喊杀声、枪炮的怒吼声交织在一起,将战场渲染得如同炼狱。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志愿军最艰难的考验再次降临。天,逐渐亮了!15日清晨,太阳透过云层升起,太阳的出现,对于邸平里的美军23团士兵而言,算是熬过了最黑暗的时刻。随着天明,从美军航母上起飞的轰炸机编队接连飞抵邸平里上空,数以吨计的炸弹与凝固汽油弹倾泻而下,将志愿军阵地化作一片火海。攻占G连阵地的上千名志愿军战士,也在密集的轰炸中付出了沉重代价。至此,志愿军的攻势开始减弱。白天的战场再次被制空权主导,美军空军如鹰般盘旋,成为战场上的主宰。朝鲜的白天,是美国空军的天下。趁着天亮,美军空军迅速为驻守邸平里的第23团运送了大量补给和弹药,并利用直升机将200多名伤员撤离到后方。与此同时,美军航母舰载机加入战斗,与驻地炮兵密切配合,对志愿军阵地展开猛烈反击。在白天的制空与火力压制下,我军无法组织大规模的攻击,只能暂时偃旗息鼓,等待夜幕降临。15日上午,志愿军总指挥部邓华对第39军两夜未能攻下邸平里表达强烈不满,电令军长吴信泉加紧准备,并要求无论如何在16日夜间夺下邸平里。吴信泉深感压力巨大。参与进攻的三个师,仅有三个炮兵营,总计36门火炮,且炮弹库存不足,仅剩300余发。原本用于支援作战的第四十二团炮兵,因为马匹受惊暴露目标,遭到美军空袭,几乎全军覆没。失去炮兵掩护后,志愿军只能依靠轻武器继续作战,火力上的劣势使战斗更加艰难。“没有炮兵协同,这仗怎么能打?”副军长谭友林愤愤地对吴信泉说道。吴信泉默默抽着烟,没有回答。他耳边传来南方马山方向持续的爆炸声,心中焦虑万分。他清楚地知道,115师也在美军的重炮、坦克和飞机轮番轰炸下岌岌可危。而作为一名军长,吴信泉深知,单凭步兵轻武器与美军强大的现代化火力硬拼,只会导致更为惨烈的牺牲。片刻沉思后,吴信泉下定决心,召来作战参谋:“给‘邓指’发报,详细说明砥平里的实际情况,建议立即停止作战……”然而,吴信泉的建议并未得到采纳。15日中午,邓华指挥部发来新的命令:参加邸平里战役的志愿军部队,归40军指挥,由40军119师师长徐国夫负责组建“前指”,同时指派40军军长温玉成立即赶赴邸平里指挥战斗。美第23团在邸平里面对着我军数倍于己的猛烈进攻。为解救陷入重围的美军,李奇微于14日下令第1骑兵师第5团北上增援砥平里。15日上午,这支增援部队正式出发。部队由3个步兵营、2个炮兵营、2个坦克连、一个工兵连,以及28辆补给卡车和19辆救护车组成。然而,刚一上路便遭遇志愿军的激烈阻击。志愿军控制了公路两侧的山地高地,居高临下展开猛烈射击。尽管火力猛烈,但效果有限。美骑兵5团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对公路两侧的志愿军阵地发起攻击,逐步占领一个又一个高地。战斗异常惨烈,数百名志愿军战士在激战中牺牲,但美军5团团长柯罗姆贝茨上校深感震撼:“尽管伤亡惨重,志愿军的数量却好像越打越多,他们的忍耐力和对死亡的承受力令人惊叹。”志愿军的顽强抵抗极大地拖慢了美军的进展。整个上午,美第5骑兵团如蜗牛般缓慢前行。如果无法在日落之前赶到邸平里,美23团和增援部队都将陷入险境。面对此种危局,柯罗姆贝茨上校果断决定:放弃那些载满物资的卡车,以及仍然与志愿军僵持的步兵,只带领坦克连,以坦克厚实的装甲为依托,直扑砥平里。下午3时,柯罗姆贝茨上校亲自指挥的坦克突击纵队组建完成。这支队伍包括23辆坦克和160名步兵,以孤注一掷的姿态向邸平里推进。45分钟后,纵队开始行动。为掩护坦克突击纵队,美军轰炸机对沿途的所有高地实施了持续轰炸,公路两侧的两个步兵营则向志愿军阵地发动钳制性攻击。同时,联络飞机在上空盘旋,引导炮兵射击并报告前方敌情。纵队以每辆坦克间隔50米、总长1.5公里的战斗队形快速推进,以防止志愿军伏击。在通过邸平里以南6公里处的曲水里小村庄时,坦克纵队遭到志愿军的猛烈阻击。参与阻击的部队是志愿军第39军116师的余部,这些部队此前在注岩里被美军炮火击溃。这些被打散的战士没有忘记任务,他们利用村庄两侧的高地对美军的坦克纵队发起攻击,成束的手榴弹在坦克装甲上爆炸,但未能造成有效损害。在军官的命令下,志愿军战士抱着炸药包,冒着猛烈的炮火,躺在坦克行进的道路上引爆炸药,最终炸毁了数辆美军坦克。搭乘坦克的L连士兵由160人锐减至60人。面对险境,柯罗姆贝茨上校保持冷静,拒绝停下救援被击毁坦克的请求。他果断命令纵队继续向前突击,直冲志愿军防守的曲水里村庄。他大声吼道:“不能停下!停下来就全完了!”在他的指挥下,美军坦克纵队不顾损失,突破了第39军116师余部的封锁。在距离砥平里西南大约两公里的地方,美军的坦克纵队再次成功穿越了一个险要的隘口。这个隘口由115师343团把守,位于望美山右侧的山腰上,全长140米,道路狭窄,仅能勉强容纳一辆坦克通过,两侧悬崖断壁更是高达15米。当时,志愿军第 343 团团长王扶之初以为远处扬起的尘烟是友军增援的部队。因为他相信附近的116师能够打援,美军过不来。没料到美军坦克会那么快就突破了重围。当发现尘烟下是美军坦克时,已然为时晚矣。美军第5骑兵团的十余辆坦克隆隆而至,王扶之紧急命令团部警卫连进行拦截。志愿军战士在悬崖上投掷手榴弹和炸药包,给美军坦克纵队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但未能阻止坦克的前进。美军由柯罗姆奇泽上校领导的坦克纵队,迅速突破了这一狭窄的隘口,继续向前推进。经过1小时15分钟的激烈突击,美军第5骑兵团的坦克纵队最终突破了志愿军长达6公里的防线,于下午5点成功到达邸平里。尽管这支坦克增援部队仅剩十几辆坦克和23 步兵(包括13名伤员),但其到来极大地鼓舞了邸平里联合国军的士气。当看到第5骑兵团的坦克出现在战场上时,战壕中的美军士兵们兴奋地欢呼起来,这一情景提振了在场所有联合国部队的士气。一位参加邸平里战斗的美军老兵回忆:“当骑兵5团的坦克出现在中国军队背后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还在作战的志愿军突然惊惶失措起来,他们一个个从散兵坑里爬了出来,扔下武器向四处逃散,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景象,防御阵地四周的山丘上都是向后奔跑的人,密密麻麻,漫山遍野!此时飞机追着俯冲轰炸、坦克猛轰、防空高射机枪在怒吼,步兵用各种自动武器朝他们开火射击!真是难以相信的一天!我们就这么解围了。”15号夜晚,40军军长温玉成奉邓华副司令的命令抵达砥平里战场时,我们的战线已经散了,温玉成军长登上砥平里的北面207高地,拿望远镜俯瞰整个战场,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内容我就不描述了,大家自己去找照片。看着眼前的场景,温玉成只能向邓华请示,明确地表示,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役,必须立即撤出战场。战局确实已无力回天,当天傍晚,邓集团指挥部终于做出撤离砥平里的决定。15日夜晚,砥平里开始下起鹅毛大雪,驻守砥平里环形阵地的美军和法军士兵紧张地等待着志愿军的再次进攻。漆黑的阵地前沿出现了数百支志愿军的火把,闪烁的火光在风雪中若隐若现,犹如一条火龙,在阵地四周静静晃动了一整夜。这天夜里,志愿军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在战场上搜寻尚未牺牲的战友,并尽力抬走部分阵亡者的遗体。由于风雪过于猛烈,许多未能及时搬运的遗体很快被大雪覆盖。天亮以后,美军士兵惊愕地发现,战场上的志愿军仿佛凭空消失了,阵地周围原本散落的遗体也不见踪影。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静谧的山岗和白茫茫的雪原,仿佛昨夜的激战从未发生过。砥平里战役以我们的撤退而告终。这场战斗虽然未能达成预期目标,但志愿军将士在极端条件下展现出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值得铭记。据美方资料记载,参与邸平里战役的志愿军共有5个主力师,5万余人,其中115师、负责打援,直接攻击邸平里的是116、117、119、126四个师。为了大局考虑,具体伤亡数字,大家还是参考官方公布的吧。我这里就写点令人动容的瞬间。359团3营的营长牛振厚在撤退时哭着喊着,死也不肯离开遍布他手下士兵遗体的阵地,最后被硬抬下来。357团团长孟灼华在向上级汇报士兵伤亡的情况时,因痛苦万分而痛哭不止。这些解放前就久经战火锤炼的战场老兵,也是第一次经历如此惨烈的战斗……砥平里战役是整个朝鲜战争的转折点,在这场战役后,联合国军从战略退却开始转入了战略进攻。引用李奇微的话作一下结尾吧,1952年5月,美军指挥官李奇微在美国众议院的一次听证会上作证:我要简短的提一下弗里曼上校指挥的美国陆军第23团和配属的法国营的部队,虽然他们在远离主力战线的前方被数量众多的中国军队包围,在接近零度的严寒天气下,他们击退了敌军的反复进攻,最后成功地坚持到了援军的到来。我想说,这些美国军人和他们的法国战友,在作战中的杰出表现,证明了他们是两国有史以来最好的作战部队。
最后给大家推荐《李奇微回忆录》,元旦挣个加班费。这书直接从新华社仓库发货,正版保证,书上有防伪验证,价格也打到了18块。作为对方的指挥官李奇微亲历了残酷的朝鲜战争,这一点是其他类似著作作者不曾有过,也不可能拥有过的经历↓↓↓人穷卖艺,对朝鲜战争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去看看我经常推荐的另外三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