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可以分为供给侧的批发市场以及需求侧的零售市场。
零售市场的零售电价基于售电公司在批发侧市场上的长期购电成本形成,二者有价差,这也是售电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批发侧市场的电力价格不仅时间颗粒度更为细致,少则每天24个点(每天每小时一个价格),多则96点(每天每15分钟一个价格)。
这样算起来,每个月(30天)的电价点可能会有720个甚至更多。
零售侧市场的电力价格相对固定一些,少则可能全月一个价格,多则按照小时划分,最多一个月的电价点会有24个点。
不过每月的24点价格,相较于政府发布的分时电价政策费率,还是要高出很多,这也就给到零售侧电价许多灵活性,也是售电公司可以自主决定的地方。
那么摆在售电公司面前的课题就是,如何在保证零售电价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前提下,能通过价格信号的指引,引导用户做长期的负荷调节。
分时电价
狭义上的分时电价,是大多数人理解的政府发布的尖峰平谷深等费率时段的电价。
但广义上的分时电价,就是不同时间下的不同价格。
批发侧市场上,一个月价格点虽然很多,但本质上也是一种分时电价,每天每小时每个交易周期都是不同的时段,对应不同的价格。
零售侧市场上,售电公司可以和所服务的用户灵活定价,也就是提供众多零售套餐供用户来选择。
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单费率电价,俗称一口价/固定价。但用户在结算的时候还是要根据当地政府规定的用户侧分时电价政策来计算峰平谷价格。
而签约的一口价就是平段电价。
稍微复杂一点的方式就是分时时段和政府规定的时段相同,但是按照不同费率来报价,即峰段一个价格,平段一个价格,谷段一个价格。
峰平谷价格之间的比值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比值,否则在结算的时候会被强制按照比例处理,这一点曾在《简析历史偏差电费的形成》一文中举过具体案例。
再细化一下,售电公司可以完全按照24小时,每小时不同的分时电价与用户签约。
价格的高低直接反映双方视该时段为峰平谷的哪一段,但目前来看,当地的交易政策多少都会对这样的报价有所限制,主要在时段连续性,单一时段总小时数,不同时段电价比例价差等等。
但相较于中长期电力交易时代的一口价或者峰平谷价模式还是灵活了许多。
只不过这对计量装置就提出了要求,供电公司的计量表只在表的液晶屏上显示当前电度数据,而且费率划分按照的是当地政府发布的分时时段。
但是营销采集系统的后台可以按照更高的频率来采集并记录数据,也就是说用户每15分钟的用电量可以做到清晰的计量,这样也有助于最后的结算。
只不过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电表直接显示出来,从电表上无从查看每15分钟的电量值,而最终的电费单上也只体现一个总体的加权价格,电量的计量在电表,但电量的统计已经在后台了。
但我觉得,为了能够让用户更加清晰知道自己全月每个交易周期内的电量整体分布,售电公司在整体结算外应当提供这样的拆解服务,目的也是为了让用户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用电量分布情况,以便于其根据价格来调整自己的用电行为,常态化需求响应。
灵活的意义
这样一顿操作的意义何在?看似搞的越来越复杂,实际上是在将用户侧的负荷分布和现货市场价格分布尽可能拉近,避免偏差电量大量地暴露在价格风险中。
现货市场下的售电公司结算采用双结算系统,合约电量按照合同约定的电量和电价进行结算,所谓“照付不议”。
而实际电量和合约电量之间的差额进行偏差结算,结算依照对应时段的现货市场价格。
少用电量相当于以现货市场价格卖出,多用电量相当于以现货市场价格买入。
如果此时段的卖出电价低于同期合同电价,或者买入电价高于同期合同电价,那么相当于售电公司高买低卖,自然是亏损的,反之盈利。
基于此,售电公司更希望自己代理的负荷能够避免上述情况,那么其在批发市场上付出的购电成本也会降低,传导至用户侧的零售价格也会降低,一种双赢的局面。
倘若用户的用电行为经常性的与市场价格反着来,这种情况是售电公司最不喜欢的。
所以他需要在零售侧用价格信号作为引导,主动区分高价格和低价格区间,让零售用户自己决定用电时段的分布,好进一步降低偏差电量风险。
不同于一口价的零售电价模式,分时电价或者多段价格的零售套餐对于用户来讲,依然是一份提前的确定,就和之前的目录电价一样,只不过这次是由售电公司给到的价格表。
而因为这样灵活定价的方式,使得用户对电力价格的弹性有所增加,即价格敏感度提高,势必也会影响自己的用电行为,主动调整负荷功率。
服务精细化程度高的售电公司,在大量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是可以向所代理用户进行“定制化”的套餐服务,而不是几个固定套餐让用户来选择。
那么这就需要售电公司有更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既能够满足自己在批发市场上获得较低的加权均价,又能够在零售侧市场上有充足的价格竞争力,还能进一步让所代理的用户节约费用。
开一个脑洞,如果用户负荷完全可预测且可控的前提下,售电公司是一定会将全部代理电量砸向现货市场的,就像独立储能参与现货交易一样。
只是因为基荷的存在,因为用户用电的不确定性和偏差,还是需要一定电量锁定中长期,但这并不妨碍售电公司们进一步细化自己对所代理用户负荷电量的感知和管理。
所以在零售市场上的灵活性定价,也是售电公司应该去细化的服务项目,但这依然需要长期数据的积累,依然需要售电公司展示自己作为用户负荷管理方的C面。
一些小问题
但上述论证还有一个掣肘的小问题。
零售侧用户结算的电价是到户电价,而售电公司给到的零售电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虽然占了大头。
不过诸如输配电价、系统运行费、线损费和基金这些价格,如果当地规定其中一些组成部分也是要参与分时电价计算时,那就很有可能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
比如,零售分时电价处于的低价区,但在政府核定的分时时段里可能并不是谷段,这也就是说售电公司给定的低时段电价叠加上相对不那么低的其它电价,可能起不到影响用户电力价格弹性的作用。
但这种现象也可能是是个反向,即售电分时电价和政府规定时段正好是同向,那么最终的到户分时电价会进一步被放大价差,反而增加价格弹性。
这是个有时有利,有时也有弊的现象,主要看三个分时段区间是否能高度融合。
首先是现货市场的价格区间,现货价格反映供需现实,这个长期的趋势也会影响中长期价格的走势,是零售价格的基本参照。
其次是售电公司给到的零售分时电价区间,基本上会参照现货价格的高低来划分,可能个别会根据所代理的负荷有所调整。
最后是政府规定的分时时段,长期看这个时段调整也是参照现货市场价格,虽然会有局部天数不太符合这个区位,但大部分时段内都还是符合这个条件的。
三者越趋同,那么这些问题出现的概率也就越小,进而对用户价格弹性的影响也就越大。
往小了讲,这会使得售电公司引导用户调整负荷更为容易。
往大了说,这也会让整个电力系统负荷的峰谷差进一步缩小,有利于系统安全,当然也有利于价格的稳定。
专题小结
至此,与售电公司相关的小专题更新完毕,黄师傅利用7篇文章将自己对于售电公司的来龙去脉,运营功能,收益方式等方面的理解做了一次系统性的分享。
对于这类一家之谈的话题,还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些也是近年来我对于售电公司这个新物种为何出现,为何存在以及未来会演化成何种样态的一次思想上的转变。
脱离了最简单的“中间商思维”,方才知道其存在的意义。
当然更大的话题还是围绕市场化交易和代理购电来展开的,也更多的是为了在电费管理中梳理好这两个维度的比对。给一些还没有入市参与交易的企业一些参考,也给一些已经在市场上择优的企业们一些启示。
下个小专题,我们依然还是在电费管理这个大话题下,重点聊一聊有关于单一制电价和两部制电价之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