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自律的四个境界,原来我是沙僧,你是谁?

企业   2024-11-23 09:02   广东  


  作者:每晚·竹西

  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自律的层次不同,对应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知名学者康震曾说:看《西游记》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从九九八十一难,到修成正果,越往后读,越在成熟的道路上,多走一步。


作为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西游记》看似虚幻怪诞,实则处处是世故人情,回回有学问深意。拿唐僧师徒来说,虽然四个人都取得了真经,但每个人最后的封号,却各不相同。


有人因为经常偷馋犯懒,最后仅被封为管理贡品的净坛使者;


有人一路勤恳挑担,踏实干活,最后跻身金身罗汉之位;


有人不管面对多少艰难险阻,始终步履坚定,向西而行,终成真佛。


决定他们结局的,不是能力高低,也不是功绩大小,而是各自自律的程度。自律的层次不同,对应的结果也截然不同。从师徒四人身上,我提炼出了自律的四层境界,我是沙僧,你是谁?



01

第一层境界:

猪八戒——间歇性自律


说起西游取经团里,最好吃懒做的一位,相信大家脑海中浮现的,都会是猪八戒。


他经常划水,巡山放风时,一逮着机会,就在草堆上睡大觉;


他意志不坚定,一遇到困难,就想散伙分行李,嚷嚷“俺老猪要回高老庄”;


他还贪吃好色,看到美食就喊“饿了”,见到美女就揶揄“女施主真漂亮”,完全不记得自己当初是因为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界的。


浑身是缺点的猪八戒,似乎怎么看,怎么不靠谱。但是,如果被大师兄提着耳朵教训一顿,或者在妖怪那吃了瘪、长了记性,他又能暂时收敛心性,改过自新。


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大战玉面狐狸,不仅一耙打死对方,还放火烧了山洞;捉拿九头虫时,猪八戒冲锋在前,一路从牌坊打进龙宫,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老实说,只要克制偷懒犯馋的毛病,猪八戒也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不过,坚持不了几天,他就会故态复萌了。


三打白骨精事件后,悟空被暂时逐出取经团队,化斋的担子,都落在了八戒身上。一天晌午,八戒去化斋,可没有多久,瞌睡却上来了。他寻着一处草堆,倒头就呼呼大睡。直到天色渐沉,八戒睡醒后赶回原地,才惊觉,师父已经被妖怪抓走了。


因为犯懒误事的八戒,像极了现实中,那些自控力不强的人。面对生活的八十一难,总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偷懒摆烂,碰到一点诱惑,就被打回原形。


譬如,有些人,明明想早睡,没坚持几天,还是会玩手机到后半夜;有些人,明明想健身,运动了一星期,就瘫在家里不想动弹。



与其说他们的目标难以实现,不如说,他们从最开始,就决心不够、意志力不强。所以,总会被纷杂的欲望牵着鼻子走,无论做什么,都很难坚持下来。


人一旦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即便付出再多时间与精力,也收效甚微。那些偷过的懒,逃过的苦,迟早会成为人生的樊笼,让人在碌碌无为中,走向平庸。永远别用间歇式的努力麻痹自己,那只会让你贪图眼前安逸,无法完成真正的破局和蝶变。



02

第二层境界:

孙悟空——从他律到自律


有人说,纵观《西游记》,就是孙悟空的蜕变史。从泼猴到大圣,从“妖”进阶到“神”,越到后面,孙悟空越收敛了最初的顽劣性子。


想当年,孙悟空闯地府、闹天宫,即使被压五百年后踏上取经路,也不改狂傲本性。


观音院里,他得意洋洋,炫耀唐僧的锦襕袈裟,结果被贼人惦记,不仅导致袈裟失窃,还差点害死唐僧;


两界山下,他出手狠辣,直接把六个山匪打到脑浆迸裂,吓得唐僧摔下马来,大骂他冷酷凶残,“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


取经之初的孙悟空,像极了那些鲁莽好斗、心性不成熟的人,常常为逞一时之快,肆意妄为。可越是由着性子来,越容易惹出祸端。


所以,上天特地给他安排了一个师父,一个紧箍,时时管束他的言行。每当悟空冲动犯事时,唐僧都会念紧箍咒,提醒他莫忘好生之德,常养清净之心。


《西游记》后期,悟空明显收敛了当初的毛躁心性。面对被逼到绝境的九头虫,他劝八戒“穷寇莫追”,放了对方一条生路;面对嫌自己长相粗鄙的百姓,他也不恼,反而在得知当地闹饥荒后,把自己的吃食,分给了对方。


《西游记》大结局时,有这样一个细节。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后,摸了摸头,发现头上的紧箍,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这也意味着,佛法清规,已经被他内化于心,再也不需要旁人约束了。从上蹿下跳的野猴,到有勇有谋的战佛,孙悟空的改变,其实也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生活中也很多像悟空一样的人,一开始很难养成自制力,于是借助他律,修正自身。


人都是有惰性的,得到外界的鞭策,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受制于他人的目光,才会约束自己的言行。


如果你自控力不强,不妨找个可靠之人监督自己,时时鞭策,为你的行动套上缰绳。当你不需要他人督促,也能克己慎行,终将突破自身局限,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



03

第三层境界:

沙僧——意志力自律


曾看到过一个热门提问:唐僧师徒里,谁最不能接受取经失败?


高赞回答是:非沙僧莫属。


孙悟空大不了回花果山,做齐天大圣,逍遥自在;猪八戒也可以回高老庄,老婆孩子热炕头;唐僧要么和女儿国国王成亲,要么回大唐做御弟,反正后路都还不错。而沙僧,只能回流沙河,承受万箭穿心之苦。


很多人可能不记得,沙僧本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只因打破了玉帝的琉璃盏,被贬入凡间。每隔七天,他都要在流沙河,承受万根飞箭刺穿肋骨的酷刑,生不如死。


取经,是上天给他翻身的机会,只有完成任务,他才能脱离苦海。所以一路上,沙僧任劳任怨,即便扛下最卖力的活,受过数不清的劫难,也从未动摇初心。


第二十三回里,唐僧推辞不过黎山老母的招亲,便有意将沙僧留在田庄。沙僧凛然拒绝:“我受菩萨劝化,又蒙师傅收留,怎敢图此富贵?我宁死也要往西天去!”


智斗红孩儿一章,唐僧被红孩儿抓走,悟空和八戒都在挫败之中,有了散伙分行李的想法。只有沙僧极力劝解:“我们蒙菩萨劝化,将功折罪。若是半途而废,可不是惹人笑话,说我们有始无终吗?”


虽然在四人当中,沙僧不是能力最强,也不是最显眼的那个。但他从未说过泄气的话,也从未打过退堂鼓,始终步履坚定地,向西而行。



对身负重任的普通人来说,沙僧就是最好的榜样。我现在就如同他一样,没有唐僧的背景,没有悟空的退路,又不甘心像八戒那样,心安理得地躺平。所以只能像老黄牛一样,一面埋头苦干,一面焦头烂额地,应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突发棘手事件。


很多时候,真的很容易被一地鸡毛的现实,蹂躏到抓狂。但在崩溃痛哭后,还是会擦干眼泪,继续回到工作岗位上。毕竟,不认真打工,谁来还每月大几千的房贷?谁来支付爸妈的养老钱?谁又来负担儿女的衣食教育费?


中年人的自律,从来不是短暂性地打鸡血,而是靠意志力苦苦撑着。没有随意撂挑子的底气,只能咬牙慢慢熬,总有一天,我们能熬到自己的出头之日。



04

自律的最高境界:

唐僧——内驱型自律


小时候看西游记,一直觉得唐僧是取经四人团里,最无能、最讨嫌的一个。他战斗力为零,干啥啥不行,每次被妖怪抓走,都只会苦兮兮地叫徒弟。


长大后才知道,唐僧之所以能当师傅,根本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他对取经的信念,是师徒四人里最坚定的。


想当年,唐僧在金山寺潜心修行,对佛法已经有了极高的造诣。但却在一次宣讲佛法的过程中,被观音化身的乞丐提醒:“你讲的是‘小乘佛法’,度不得死者超升;西天有‘大乘佛法’,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


唐僧闻言,深知自己离修行的至高境界,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于是便在唐太宗寻找取经人时,主动请缨,西行求取真经。


从长安到西天,一共十万八千里路,穷山恶水盘亘,妖魔虎豹横行。好几次,唐僧险些成为山贼的刀下魂,群妖的盘中餐。但他从未畏葸不前,硬是凭肉身凡胎,闯过了一道道生死关。


比行路艰险更考验人心的,还有钱权美色的诱惑。在西牛贺洲,黎山老母变作的寡妇,为了让唐僧迎娶三个女儿,许他“八九年吃不完的谷米,十来年穿不尽的绫罗,一生使不尽的金银”;行至西梁女国,女儿国国王对唐僧一见倾心,不仅以身相许,还愿以举国之富,招他为王。


面对泼天富贵,美人缱绻,但凡是个心性不坚定的人,都会有所动摇。但唐僧却抵抗住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一路坚定向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实现了毕生的宏愿。


撒贝宁曾说:高级的自律就是唐僧,你不需要提醒他为什么要去取经,以及取经路上要注意什么,因为他心里非常明白目标在哪。唐僧无疑是内驱型自律的代表,这一路上,他始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


所以,面对钱权色利,他宠辱不惊;饱尝艰难困苦,依旧不畏前行。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目标有了内在驱动,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本身。那些源自内心的热情和渴望,会像驱动器一般,驱使他踏平所有坎坷,一路向前。


最高级的自律,不是卖力苦撑,而是将心之所向,变成行动的一部分。用内生的力量,扫清一路关碍,屏蔽一切纷扰,你终会像唐僧一样,抵达自己的灵山。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四种境界,四种人生。每个人的自律程度不同,所成就的高度也不同。有的人成了欲望的奴隶,即便走完十万八千里路,也收获平平;有的人成了欲望的主人,跟随命运的指引,到达了心心念念的目的地。


你的自律在哪一层,你的人生就在哪一层。低级的自律,只会让人在得过且过中,愈发浑浑噩噩;高级的自律,却能够重塑自我,实现人生的跃迁和蜕变。


当我们学会用高级的自律管束自己,战胜自身的弱点,摆脱纷杂的欲望,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也能由内而外地,完成自我的重建。


愿我们都能通过自律克服平庸,在人生这场修行里,修得属于自己的圆满。



世界经理人
世界经理人提供切合中国实际的管理思想和经验,推动中国管理与全球一流管理的实践接轨。更有多种管理培训,名家管理沙龙平台提供与卓越经理人交流的机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