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我是小编文笙。
最近走在清晨的上学路上,有没有嗅到秋天的味道?
淅淅沥沥的雨声会让你平静还是烦躁?又或只是充耳不闻?
你上一次抬头看月亮,是在什么时候?
也许分析答题逻辑,背诵答题模版的确可以让你考好语文,但如果能够回答好上述几个问题,那么其实你有着更好的天赋「学好语文」。
我发现了,那些语文学得好的人,都对生活有着很强的感知能力。
感知力不强的人,很少留意周遭事物,世界仿佛混混沌沌,很难产生联结感。感知力不强的人只知道这是一个心情不错的三月,感知力很强的人会说「春风浩荡、落日辉煌」。感知力不强的人只知道这是一个心情惆怅的深夜,感知力很强的人会说「月影清疏、晚风幽怨」。日出前火烧般的天空、透着桂花香味的干冷空气、宣告夏天到来的第一声蝉鸣、饭菜中独属于乡愁的味道……感官张开,才能接收到生活中的更多信息,而感知的信息丰富了,才能将丰盛的内心转化为表达,写出更加细腻的文字。TA们像一个情绪雷达,能够敏锐地察觉周围人的情绪,透过表面的神情、行为感知对方的内心状态。而感同身受的情绪状态越多,才会对人们的内心世界有更全面的理解,从而在共情世界、理解他人的基础上,以充沛饱满的情感为世界做出注脚。一个人对生活的感知力强弱与先天条件有关,但现在很多同学缺乏感知力,学不好语文,也与当下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关系。「我像是一台没有感情的做题机器。每天的生活好像只有记不完的笔记,刷不完的练习,改不完的错题……」「每天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枯燥重复。」学习生活越是课业繁重、压力巨大,学生越会在应付学习任务的疲于奔命中,丧失了感知生活的喘息空间——没有时间坐在操场上看梧桐树叶随着秋风纷纷扬扬落下,当繁重的学业侵蚀了原本可以感知生活的空间,又如何奢望那些「没有生活」的学生,能够真情实感地「写出生活」。当信息时代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你还会留意「附近」吗?项飙老师在《十三邀》等多个访谈中提到过「附近的消失」这一概念。他提到,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吃饭靠外卖,出门打滴滴,上下楼坐上电梯看手机,根本不管身边的人是谁……远方很近,附近却很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心远方宏大的世界,却未曾留意身边微小平凡的人和事。当「附近」成为了想要抽离的存在,「当下」也就丧失了感知的意义。而少了对生活的感知力,也就很难葆有真切的感受,激发真情实感的表达。拒绝「10分钟看完xxx」「5分钟听完xxx」等间接的文学解读、电影解说,亲自去听、去看、去感受文艺作品本身。他人的转述也许可以梳理故事的主要脉络,却无法传递宏大场景带给人的剧烈震颤。只有亲自体验,亲自感受,难过时痛哭,快乐时大笑,才能做生活的第一观众,提高感知能力。每一次「线下」的体验,每一段「直接」的生活,都是在调动更多感官,加大感官刺激的过程。接触有声有色的生活,接触鲜活的人,才能提高感知能力。
学好语文,当然也要有一本好的作文素材书啦~毕竟作文分数的占比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给大家推荐这套《典籍里的宝藏素材》~
央视终于出手,批量产出神仙作文素材~最高大上的作文素材,往往用最轻松的记忆方式。跟着央央学写作《典籍里的宝藏素材》来啦!!!我们为粉丝争取到了新书福利,快来领取吧~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情绪稳定」成为了一个人人都在追求的美好品质,似乎只有淡定、平静才是更加值得追求的生活状态。但如果希望语文学得好,恰恰最不需要的,就是「情绪稳定」。要体验过苦读后的失意,才能写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落寞。要体验过高中后的狂喜,才能写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欣喜。要体验过分离后的不舍,才能写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孤独。「自从某一年后,我的八月的确长安,却也从此觉得非常非常的空荡荡的。」八月长安写道。去爱,去恨,去得到,去失去……一次又一次的经历才能给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从而获得更加充沛的情感体验,支撑更加丰腴的文字表达。最近,我的一位单身很久的朋友「脱单」了,她告诉我,「当特别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会明显察觉到,自己是在真实地活着。」心跳加速、每天有了新的盼头、世界鲜活地呈现在自己眼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每一份个人感受越发明显。感情充沛,表达欲也源源不断,正符合学好语文对人的能力要求。也难怪有人说,喜欢一个人,会让自己不知不觉学好语文。所以,其实学好语文的过程,也是学会爱上生活、爱上世界的过程。祝每个人都能学好语文,有足够的感知力闻到花香,看到明月,永远对生活怀抱真挚的情感,兴高采烈地与世界撞个满怀。· Take It Eeeeeasy ·
中学生都在关注的心理疏导公众号
你来吐吐苦水 我来加糖去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