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 佛教服饰中国化的演变(二)

旅行   2024-09-15 04:00   山东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僧人服装借鉴了中国古代传统服装的制作工艺,并结合出家人自身的特点,制成了既符合佛教要求,又适应中国气候条件的丛林僧人服装。这些丛林僧服主要包括海青、长衫、罗汉褂、短衫裤、僧鞋及僧袜等。


在各种法会时主要以海青主外加搭衣,搭衣分为三衣、五衣、七衣、九衣、祖衣、千佛衣、千花衣、千寿衣,依各种不同场合与受戒情况而定,各搭衣颜色各有不同也特定在某些场合所穿。僧服穿法与在家人穿法没有不通,只有搭衣和海青的颜色以及搭衣戒条上有区别。




02

海青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华夏的衣冠是世界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服饰之一。僧人的日常服饰海青,在华夏大地应运而生。

提起海青会想到宽大的长袍遮挡至双脚,宽松、舒适、畅颂的经文,弥漫的檀香,佛前的宁静。佛门弟子常把海青作为这样的解释:

——表示广大,佛弟子的心要像大海一样广阔,包容万物。

——表示内心清净,诸法不染。



海青是我国佛门僧俗二众礼佛时主要的服装之一,它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较其它衣裳肥大很多,因此常把它叫做大袍。海青本是雕类的鸟名,生得俊秀文雅,常在辽东海边飞翔,如李白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海青鸟翅类似衫之大袖,因此吴地把海青鸟名借来当做广袖大袍的名字。后来古代丛林借用这一名称,将礼佛的衣服也称为海青。


海青的原是从我国汉唐时代的服式衍变而来的。在从前,无论僧俗都穿用它。由于世界潮流的演进,生活方式的变革,世俗大众早已改变装束。而佛教相对保守,尊重古制,同时为了整肃仪容、庄严道风,所以海青虽然不是和三衣一样的法衣,但是到今天都还能够遵守穿用着。


尽管海青脱胎于汉服,但是与汉服相比,它也有一些特异之处。海青的衣领是用三层布片复叠缝制而成的,称为“三宝领”在衣领的前面中段,还有五十三行蓝色线条,这叫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另外,汉服的袖口是敞开的,而海青的袖口却是缝合起来。这也是僧袍和俗袍彼此不同的一点。


▲三宝领

▲五十三参

▲海青袖口


关于海青缝合袖口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梁武帝的后妃,她不信奉佛教,常想诬害僧尼。有一次她命宫人做了一些猪肉包子,召请宝志禅师师徒前来用斋,以便造成和尚犯戒,羞辱佛门。如果僧众当时不吃,就会构成违逆皇后旨意之罪。宝志禅师乃是得道高僧,早已预知其意,于是事先命令门徒把海青的袖口都缝合起来,先把馒头预藏袖筒之中。当进宫接受午宴之时,一手把包子放进空袖筒里,一手取出馒头来吃。这样子才逃过了郗氏的诡计。


现今的海青颜色有二:一为青黑色,乃一般佛弟子礼佛时所穿;一为黄色,是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的主法者所穿,一般大众不得穿。


在我国的僧团中,除袈裟外,海青算是最尊胜的僧服了。穿着海青,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长老等重要的场合。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仅作公益分享。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青岛大珠山石门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鲁(2022)0000140  


点个“ 在看 支持一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日行一善

青岛大珠山石门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