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僧人服装借鉴了中国古代传统服装的制作工艺,并结合出家人自身的特点,制成了既符合佛教要求,又适应中国气候条件的丛林僧人服装。这些丛林僧服主要包括海青、长衫、罗汉褂、短衫裤、僧鞋及僧袜等。
在各种法会时主要以海青主外加搭衣,搭衣分为三衣、五衣、七衣、九衣、祖衣、千佛衣、千花衣、千寿衣,依各种不同场合与受戒情况而定,各搭衣颜色各有不同也特定在某些场合所穿。僧服穿法与在家人穿法没有不通,只有搭衣和海青的颜色以及搭衣戒条上有区别。
03
长衫与短褂
佛教丛林寺庙自唐代百丈禅师倡导农禅制度以后,僧人都要“出坡”或参与寺内杂务,穿着海青不方便,于是出现了衫和褂。
衫的款式是采用“三宝领”和旗袍的腰身襟袖搭配而制成,纽扣在腋下的右襟边沿。
褂的款式是“三宝领”的对襟短褂,有袖或无袖。本世纪三十年代,太虚大师还倡导一种新式的对襟褂“太虚褂”,即现在“罗汉褂”。
衫和褂的颜色以黑色、灰色、褐色、木兰色最为普遍。
▲弘一大师身着长衫
长衫也是我国汉传佛教僧尼们的服装之一。长衫又称长褂,为僧众的常服。仿唐装而于斜部加以割截、缝缀,表征福田、百纳之意。根据长度不同,长衫也有更加细化的分类:长及脚背的叫做长衫,长仅过膝的叫做二衫,长未及膝的叫做三衫。
长衫是僧尼们的外出服装,从前在华中华南地区最为流行,二衫是平时在寺院里穿用的,三衫则是在工作时穿用的。
一般黑色长衫与黑色海青的最大差别在于袖口,海青的袖口宽大,如海鸟的翅膀,不分出家与在家,于礼佛时皆可穿著;长衫的袖口如一般的窄袖,只有出家僧众可穿。
缝于长衫及海青右胁下的带子,长约一尺,其作用在于提醒行者走路要从容、稳健,不可摇摆身体,乃至大步奔跑,而使胁下的带子左右晃动,因此稳带有训练行仪的功用。
▲太虚褂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民间的服式都逐渐地趋于简便适用了,只有僧尼们的服装还是那么宽松长大、动作不便。因此,遂有一出家人有意加以改革。太虚大师设计了一种新式的长衣和短衫裤。他所设计的长衣长度刚刚及膝,领子是用两层布片复叠缝制的,胸前中间开启对襟,纽扣钉在对襟的边缘上。这种长衣,因为是太虚大师所倡导,所以当初都管它叫做太虚褂。太虚褂既省布料,行动又较利便,但是它的款式格调不如偏襟的大长衫庄严雅致。因此,穿它外出的人仍然不多。
短衫裤是指僧尼日常生活中所穿着的服装。短衫裤的上身是短短的小褂,下身是肥长的裤子。这种衣裤是我国僧尼们的里层服装,它是穿在长衫里面的。同时也当做睡衣裤穿用。
短衫的长度仅仅过于臀部,裁制式样完全和对襟的罗汉褂的上半身一样,从前则是偏襟式的。裤子原本是我国民间的古式,只是比较肥长而已,穿着时必须把膝下的裤管纳入僧袜之中。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仅作公益分享。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青岛大珠山石门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鲁(2022)0000140
点个“ 在看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