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糖原在训练适应中的关键调节作用

文摘   2024-11-15 22:02   辽宁  

参考文献

原文:《Sending the Signal: Muscle Glycogen Availability as a Regulator of Training Adaptation》

原文:John A. Hawley

📜 导语:揭开肌肉糖原的神秘面纱

        肌肉糖原在运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肌肉供能的主要来源。然而,随着运动生理学和营养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肌肉糖原不仅仅是能量储备物质,还通过影响细胞信号来调节训练适应性,增强肌肉性能。本文将系统地揭示肌肉糖原如何在调控训练适应中发挥作用,并深入解读前沿的“低糖储训练”等创新训练方法。

📌 第一部分:肌肉糖原的能量代谢功能

能量之源:糖原在肌肉活动中的角色

        肌肉中的糖原和血液中的葡萄糖是高强度运动中的重要燃料。当人体从事力量型或高强度耐力训练时,糖原被迅速消耗以满足能量需求。相比之下,脂肪作为一种长期耐力运动的备用能源,燃烧速度较慢,更多用于低强度、长时间运动中。

脂肪和糖原的燃烧平衡:“葡萄糖-脂肪酸循环”

        在能量供给上,糖类与脂肪的选择性燃烧称为“葡萄糖-脂肪酸循环”。人体会根据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调节糖类和脂肪的消耗比例。Randle等人的研究提出了“葡萄糖-脂肪酸循环假说”,即脂肪酸的供应量上升时,肌肉内的糖原消耗减少;而在低糖原状态下,脂肪燃烧增加。这一过程展示了肌肉在能量需求和供应之间的自适应机制。

储备与燃烧:糖原在不同运动类型中的作用

        肌肉中的糖原储备对于高强度、短时运动(如短跑、举重)至关重要,而脂肪酸氧化则支持长时间耐力活动(如马拉松)。因此,管理糖原储备对于优化训练和提升运动表现至关重要。正如文献所述,运动员在高糖储备下进行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耐力和力量。

📌 第二部分:肌肉糖原与训练适应机制

低糖原状态下的细胞信号激活

        在低糖原状态下进行训练会触发多种代谢信号通路。AMPK(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p38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检测细胞能量缺乏时被激活,进而激活其他与能量代谢相关的信号分子,如PGC-1α。PGC-1α被认为是线粒体生成的关键调控因子,它通过调节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表达,促进肌肉细胞线粒体的增殖和功能增强。

低糖储训练如何改变肌肉结构和功能

    • 增强线粒体生成:在糖原耗尽的状态下进行训练能够增强线粒体的生成能力,帮助肌肉更高效地利用脂肪和糖原。

    • 提高氧化酶活性:长期低糖原训练还能够增加脂肪氧化酶(如β-羟基酰辅酶A脱氢酶)的活性,使肌肉更有效地进行有氧代谢。

    • 激活关键基因:低糖原状态下训练会增加如TFAM等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在增强线粒体氧化代谢和促进糖原储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信号传导网络:AMPK和PGC-1α在肌肉适应中的关键作用

        AMPK和PGC-1α在能量代谢调节中的相互作用影响着肌肉的适应性发展。AMPK在细胞内起着能量传感器的作用,在低糖原状态下激活,促使细胞使用替代燃料(如脂肪酸),并推动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成。这一通路机制不仅提高了肌肉的能量供应能力,还改善了整体代谢健康。

📌 第三部分:“低糖储训练”:基于科学的实践策略

“低糖储训练”的背景与实验依据

        经典的“低糖储训练”策略是通过在糖原耗尽的状态下进行训练,以增强肌肉对低糖原状态的适应能力。Hansen等人首次证明,低糖储训练能够显著提升糖原储备和氧化代谢酶的活性,显著延长运动耐力。

训练设计:如何有效实施“低糖储训练”

        “低糖储训练”通常在两种情境下实施:

      • 早晨空腹训练:睡眠后肝糖原减少,肌肉糖原水平较低,适合进行低糖储训练。

      • 双日两练:在一天中的第一次训练中减少碳水摄入,第二次训练开始时糖原水平较低。这种方式被称为“双日两练”。

应用场景及适用人群

    • 初学者:低糖储训练对训练适应具有显著效果,适合初学者逐步提升耐力。

    • 高水平运动员:尽管这种方法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不如初学者显著,但仍然适用于某些阶段性训练和超耐力项目。

科学支持:实验研究回顾

    • Hansen等人的实验首次证实了低糖储训练的优势,通过对照实验显示低糖储备状态下的训练显著提高了耐力运动的适应性。

    • Yeo等人的研究也证实,在降低肌肉糖原储备的情况下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够促进脂肪氧化酶活性的提高,进一步提高训练适应性。

📌 第四部分:“训练低、竞赛高”与“训练高、睡眠低”策略的创新应用

“训练低、竞赛高”策略的原理与应用

        “训练低、竞赛高”策略基于在低糖原状态下训练以增强适应性,而在比赛前补充高糖原储备,以提升比赛时的表现。适合应用在耐力赛中,如长跑和铁人三项。

创新策略:“训练高、睡眠低”——优化低糖储训练的方案

        “训练高、睡眠低”策略是一种在训练中先维持高糖原状态,通过高强度训练后不补充碳水化合物而进入睡眠。该策略在晨练前维持了低糖原状态,从而更持久地激活低糖原相关的代谢信号,有助于更深层次的肌肉适应性发展。

应用效果:科学研究验证

        Lane等人研究发现,“训练高、睡眠低”策略在晨练时会增强AMPK和p38MAPK的信号强度,进而提升脂肪氧化能力,显著提高运动员的脂肪利用效率。

📌 第五部分: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糖原耗尽的量化研究

        未来的研究将探讨在不同个体和训练背景下,达到最佳训练效果所需的糖原耗尽水平。此类研究将有助于量化低糖储训练的效果,为不同运动项目提供定制化的训练方案。

低糖原训练的组合策略

        除了单一的低糖原训练,还可将其与高蛋白或高脂饮食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组合训练策略。这些策略在提高肌肉适应性方面的潜力仍需进一步研究。

激素与营养素的相互作用

        糖原、脂肪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对肌肉适应性的影响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未来可以通过探索不同营养素摄入的效果,进一步优化低糖储训练的效果。

结论

        肌肉糖原不仅是能量的供给者,还是调节训练适应的关键因素。低糖储训练和“训练高、睡眠低”等创新策略,为运动员提供了多种提高耐力和适应性的选择。对于运动科学和营养学的未来研究而言,探索糖原的调控机制将为个性化运动训练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视动科技先行者
传播、分享国内外运动视觉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构建运动视觉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将运动视觉的旗帜插在祖国大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