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广东:抢抓先机谋划三项改革 积极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政务   2025-02-07 16:05   北京  














































































































































































































点击“中国财政”即可关注!

广东:抢抓先机谋划三项改革

积极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的全面部署,找准零基预算、财政体制、财政管理三方面改革切入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推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破题开局。

围绕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

上下协同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从2025年预算编制开始,全省一盘棋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一是系统部署,省市县联动推进改革。省委省政府专门研究审定改革方案,要求各级都要当家理财、强化责任。省级带头实施,覆盖全部117个省直单位,21个市、122个县区全部主动跟进改革,凝聚起改革合力。二是定向突破,破除支出固化格局。对省级预算分配到项目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时优化调整预留额度,同步清理整合,引导部门破除基数观念,优化支出结构。2025年省级预算优化调整专项资金项目112个,腾出超过100亿元资金;取消支出项目180个,收回27亿元;推动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县镇村建设、贴息担保等4类资金整合,破解多头安排、交叉重叠问题。三是创新机制,优化资金投入方式。在产业科技、农村集体经济等领域,探索实施由无偿补助改为“股权投入+专项奖补”新机制。2025年省级预算安排产业科技“补改投”资金50亿元,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推动平台共建、技术共创、成果共享;安排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补改投”资金50亿元,通过投资建设农业农村经营性资产,将收益落实到村,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围绕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收支两端发力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

着眼解决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政体制激励导向,进一步调动市县积极性,发挥各级政府当家理财主观能动性,增强市县造血功能、发展动能,推动全省上下共同当家理财、共同增收节支、共同增强实力后劲。一是财力下沉、拓展税源。加大财力下沉力度,调动各地大抓产业、培植税源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政自给能力,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二是激励引导、增强动力。强化省级转移支付激励约束导向,坚持以实绩论英雄,视市县高质量发展成果给予资金激励和政策倾斜,打造新增长点,推动全省财政经济发展格局由珠三角地区“火车头”带动型逐步向全省各地“动车组”奔跑型转变。三是压实责任、兜牢底线。健全县级为主、市级帮扶(兜底)、省级兜底的分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分级保障责任,推动市县主动降本增效,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围绕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监管

运用新技术赋能数字财政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主动担当作为,探索运用区块链和数字人民币等前沿技术,拓展数字财政应用场景,试点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穿透式监管。一是延伸支付链条。在不改变现有支付体系前提下,将资金支付业务链条延伸到政府投资项目承包人、分包人等下游环节,解决资金离开国库后难以向下穿透监管的难题,补全资金流转监控“最后一公里”。二是构建监管闭环。建设资金穿透式监管系统,与数字财政系统、代理银行核心支付系统实现三方联动,凝聚力量协同监管,系统管控政府投资项目参与各方行为,以“制度+技术”形成震慑,挤出项目“灰色成本”,实现降本增效。三是加强智能监管。通过分类设置预警规则,实现对项目参与各方资金流转全过程实时线上监管,及时发现和预警截留挪用、违规转分包等问题,全面提升资金支付规范化和监管智能化水平。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2期
责任编辑:陈璐萌
班编辑:姚文萱
排版制作:姚文萱


声明:“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所刊载文章、图片及音乐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因客观原因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致电010-88227042,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中国财政
财政部主管的中央级财经媒体,全国百强社科期刊。我们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与财政改革同行,致力做好财政改革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和推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