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建立“四项机制”
有效推动财源建设走深走实
建立工作机制
以齐抓共管作为财源建设的总抓手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有力推动财源建设工作。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印发《关于实施财源建设工程推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全区实施财源建设工程作出安排部署。建立财源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设在财政厅,负责加强综合协调与组织实施。二是建立分工协作机制。与税务局、党委金融办、工业和信息化厅、国资委等相关厅局共同参与、分工配合,工商银行宁夏分行等17家商业银行支撑保障,全力做好自治区本级50家重点税源企业联系服务工作。三是建立市县协同推进机制。各市县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财源建设实施方案,综合考虑企业纳税、项目建设等因素,优化选择本地区150家重点税源企业,加强对接服务保障,实现区市县重点税源企业全覆盖。
建立监测机制
以贴近税源企业作为财源建设的切入点
一是建立全区税收谱系图。全面反映重点税源企业税收情况,切实做到“三个搞清楚”,即搞清楚全区重点税源分布,税收增长的潜力与空间以及下一步努力方向。二是实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及税收变化情况,动态掌握主要产品价格变化、产量增减情况,分析研判重点产业税收变化趋势。对监测到有变化的企业及时预警,加强对接联系,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三是加强目标引导。在全面监测的基础上,实事求是、逐户预测各重点税源企业的产值及税收贡献,对年中运行发生税收偏离的,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使得税收保持在合理增长范围内。
建立服务机制
以为企业办实事作为财源建设的落脚点
组织对全区200家重点税源企业进行逐户走访、实地调研、跟踪服务,建立企业“反映问题清单”和“解决问题清单”,已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78个。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强化财政政策资金保障,累计为63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6.7亿元。二是强化金融服务保障。搭建政银企沟通桥梁,对接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为35家企业协调贷款资金10.4亿元,支持企业流动周转。三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政策辅导,累计为符合退税条件的39家企业办理减税退税10.6亿元,帮助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纾解资金压力。四是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帮助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解决复工复产、用工、用地等要素保障问题。五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帮助重点税源企业调整优化生产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建立激励机制
以调动部门市县积极性作为财源建设的发力点
一是充分调动市县积极性。建立财源建设激励机制,设立财源建设综合奖补资金,对市县转移支付引入激励因素,切实调动市县谋发展、抓产业、强财源的主动性,着力改变“财源抓与不抓都一样”的思维固化格局。二是切实发挥产业主管部门作用。压实产业主管部门责任,要求在制定产业政策、推进招商引资中,强化投入产出理念,充分考虑税收贡献因素,进一步提高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增强纳税企业荣誉感。通过发布企业税收贡献榜单、给予纳税大户企业财务人员更多培训机会等方式,形成“纳税光荣、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鲜明导向。
声明:“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所刊载文章、图片及音乐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因客观原因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致电010-88227042,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