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财政厅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财政部第一时间出台专门文件,给予山东一系列重磅支持政策。山东省财政厅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财政部的大力指导支持下,打造绿色低碳导向鲜明的财税政策体系,2023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3000亿元,加快塑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创新体制机制
突出“绿色引领”
充分发挥体制机制“风向标”作用,以经济杠杆引领各级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一是加大调控力度。建立“1+N”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实施减污降碳调节资金收取返还、节能减排奖惩以及空气、水、森林、海洋、湿地等生态补偿,构建起多元化、广覆盖的生态奖补“山东模式”。二是用好补偿手段。与河南省携手打造黄河流域首个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内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形成了纵横结合、污染共治、成果共享的生态补偿格局。三是严格门槛标准。建立财政涉企资金“绿色门槛”制度,把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企业,坚决挡在财政支持“门槛”之外。推进政府绿色采购改革,绿色采购额占比达到80%以上。
加强政策引导
培育“绿色动能”
完善税费制度
强化“绿色调控”
发挥税收调节作用,以绿色税制赋能绿色发展。一是推动水资源税改革。作为全国先行试点省份之一,创建水资源税征管新模式,引导企业算好绿色账、节水账,全省地下水取用量较改革前下降8.6亿立方米,地下水漏斗区面积缩小41%。二是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试点。根据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执行差别化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三是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相关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环保税改革,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深化财金联动
集聚“绿色要素”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资源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集聚。一是创新“财政+信贷”模式。发挥再贷款和财政贴息叠加效应,优化升级碳减排政策工具,持续扩大绿色信贷供给,2024年撬动贷款发放150亿元。二是创新“财政+担保”模式。推广“绿色产业贷”,对节能环保等6类产业融资提供担保增信,实施优惠担保费率,助力绿色产业解决融资难题。三是创新“财政+保险”模式。对海洋、森林等碳汇保险进行奖补,2024年推动海水养殖碳汇指数保险等5个险种落地实施,以绿色保险护航绿色转型。四是创新“财政+基金”模式。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作用,累计投资绿色低碳产业391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824亿元。2024年又设立100亿元的先行区建设基金,引导更多资本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声明:“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所刊载文章、图片及音乐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因客观原因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致电010-88227042,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