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当前社交媒体中公共舆论的特征,并探讨这些特征对社会与个人产生的影响丨真题直击

文摘   2024-11-19 20:30   北京  

#真题直击  #公共舆论


公共舆论,即publicopinion,指涉针对特定事物所产生的“合意”,是公众意见的集合体。在社交媒体中,公共舆论的特征呈现多元化、情感化、圈层化以及介入性的特征,并对社会与个体产生影响。


一、当前社交媒体中公共舆论的特征

01-多元化:从“人类舆论”到“人机舆论”

当前社交媒体中的舆论表达主体存在多元化特征。传统中,不论是卢梭的“公意”,还是杜威与李普曼争论中的“舆论”,其表达主体都是人类公众。然而,社交媒体中的舆论表达的发出者可能是由算法驱动的政治机器人,它们传达着利益集团的话语。由此,社交媒体生态中呈现出“人类”与“非人类”的舆论混合状态。这一点不论是英国脱欧还是巴西大选中,都有学者证明了这一点。


02-情感化:从“理性言说”到“诉诸情感”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公共舆论存在“情感先行”而“事实后撤”的特征。社交媒体上的舆论表达,并不是公众基于深思熟虑的理性言说,而是掺杂着其文化框架、道德语法所进行的主观性情感表达,并且通过算法加持、观点报团的平台机制,放大了这一情感特征。


03-圈层化:从“公共领域”到“观点社群”

社交媒体平台的公共舆论,并不是哈贝马斯描述的古希腊式广场上的“公共领域”。这种具有圈层化特征的线上观点“广场”中,用户一方面会基于选择性接触机制,进入到相似观点的讨论社群中;另一方面,算法推荐机制亦会强化这种观点偏好,产生一个又一个外部差异化而内部同质化的观点社群。


04-介入性:从“言语表达”到“建设干预”

社交媒体中的公共舆论并不是“纸上谈兵”式的文本,仅仅停留于观点交换与讨论之中。然而,在社交媒体中,公共舆论可以是媒介化的社会干预力量的具体体现,去影响其他社会场域,从而成为介入性的社会力量,发挥建设性的社会干预。针对唐山打人事件中进行的公共舆论讨论最终促成了对政府主体的“舆论倒逼”正式实践例证。


二、公共舆论特征对个人的影响

01-认知误导:机器主体的深度造假误导公众认知

当前社交媒体的复杂“大舆论场”中,舆论表达主体包括了“非人”机器主体。这些舆论“制造机器”基于特定利益集团的目标,通过集体一致的行动,去扩散虚假观点,这影响着舆论场的“意见气候”形成,并以此误导了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认知与态度。


02-网络暴力:偏见社群的党同伐异致使圈层排他

圈层化的社交媒体舆论场中,同质化的观点社群内部存在着极化的趋势,会对异己的、差异化的舆论进行社会排斥的行为。此种党同伐异式的偏见,可能会构成对个体的围攻与网络暴力,例如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声称“将XXX骂到退网”。


03-观点同质:舆论表达的圈层特质导致观点单一

社交媒体中的算法机制是平台的底层逻辑,它通过个体以往的数字痕迹、群体协同过滤等方式进行信息的推送。因而,对于个体来说,其长期地被浸润在相似的观点之中,他的舆论表达会在这种“意见气候”之中趋于同质性。


三、公共舆论特征对社会的影响

01-信息失序:非人主体的偏见扩散产生信息失序

社交媒体中的政治机器人形成了“伪草根运动”的舆论,将自身伪装成“民意”与“共识”,然而其实质上是存在着误导性、欺骗性甚至是有害性的“谬讯/恶讯”。这种误导性信息传播扩散至全社会时,会导致社会生态自身的混乱与失序。例如陈昌凤教授对“香港修例风波”的考察中,就证实了这种混杂局面。


02-社会建设:朴素良善的道德语法提供情感关怀

当前社交媒体中的舆论表达有着情感化的特征。然而,正如社会科学仲甫的“情感转向”所指出,情感本身并不应当被“妖魔化”处理,而去追求一个机械一般的“理性人”角色。社交媒体中,舆论的情感可以是基于用户朴素良善道德语法的情感关怀,并发挥社会建设性的影响。例如,河南暴雨期间,用户自发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起向灾区捐赠物资的活动,正是情感公众进行社会建设的实践例证。


03-巴尔干化:观点抱团的舆论极化导致社会撕裂

社交媒体中的公共舆论因为其圈层化的特质,因而可能会产生Hindman所描述的社会“信念沟”现象,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因为观点的差异导致社会信念的撕裂以及舆论生态的巴尔干化,从而将社会中的广场式的商议,变为各自的窃窃私语。



综上,公共舆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呈现出新的特征,在复杂的“大舆论场”中,正如陈独秀先生曾经描述的那样,舆论“合理的固然成就过事功,不合理的也造过诸多罪恶”。因而,专业媒体应“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手,体现时度效要求”,履行好舆论的引导责任。



新传考研小小班
小而美的新传知识共享平台,考研er、保研er不可错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