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有没有福气,看她的孩子就知道

文摘   教育   2024-05-24 13:02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这是汤圆妈妈的第170篇原创
怕走丢,点关注
知名博主PAPI酱曾在一档节目中,做出过一个人生排序:
第一是自己,其次是伴侣,然后是孩子和父母。
这在当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她太自我、不孝顺、没有责任心。
可人到中年,楠姐才发现她的这种自私,才是真正负责任、有福气的表现。
黑塞曾讲:无法自爱就无法爱人。
女到中年,事业家庭双肩挑,柴米油盐琐事缠。
我们无法摆脱现实的局限,
但一个女人能不能自带福气,看和孩子的关系就知道了。

1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
组建家庭,成为母亲,到底意味着什么?
有人说,是从此失去完整的睡眠,整日围着孩子和灶台转,变得憔悴疲惫;
是日复一日被琐碎消磨,早已忘了曾经的自我和当初的梦想。
成为母亲以后,要养家,要顾娃,我们把所有的爱和关注都给了家人,却唯独忘了好好爱自己。
楠姐认识一个妈妈,常年穿着破旧褪色的衣服,吃饭时永远最后一个上桌,买东西先顾孩子,旅游时优先考虑丈夫的好恶。
到最后孩子被她养得骄纵跋扈,老公也拿她当免费的老妈子使。
常年让匮乏自己,她的嘴都是下撇的,头发是枯黄的,脸上写满委屈,脾气也是一点就爆。

作家苏芩曾说:女人身上所有的焦虑和戾气,都是被亏待出来的。
一个内心匮乏,没有好好关照自己的母亲,就像一辆油箱已经空了的车子,无论你如何使劲踩油门,都是徒劳无功。
作为妈妈,我们通常默认为,自己的幸福感和价值感与孩子过的幸福与否直接相关,这是一种极其深厚且带有强迫性的依赖关系。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一种不健康的相互纠缠。
你为了养孩子放弃自己的事业,必然会利用孩子来填补自己丧失独立后内心产生的空虚。
当你把抚养孩子看成唯一的工作时,必定会把孩子取得的成就和自己的进步视为自己获得的“下一个博士学位”或“职业生涯的里程碑”。
你会把自己许多未实现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不知不觉,开始按照自己的愿景“设计和构建”孩子的未来,精英教育也就出现了,但这些都是你的理想,不是孩子的。
楠姐作为一个曾10多年在教育一线的从业者希望所有父母明白:
你养育孩子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你自己内心的渴望、欲望和过往创伤的反射,与孩子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有关,这种关系一定不是你单方面向孩子提出要求和期望,而是你愿意利用孩子来实现你不曾实现过的自己。
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其实就是自己需要获得内在成长的事实。

2

传统意义上对好孩子的定义无非就是:
听话、懂事、孝顺、善良、快乐、成功......
如果没有达到,谁来承担责任呢?
父母,但主要是妈妈。
但一旦妈妈接受了这个好孩子的定义,你就不会有好日子过,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因为这套标准根本不可能实现,甚至是错误的。
你把自己的价值和一个无法达到的谎言联系在一起,你不痛苦谁痛苦?
孩子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气质,他是否优秀,不是以别人的想法为准的。
作为妈妈,我们在心理上一定要把自己和母亲这个角色分开,在生活中要去开辟自己独立的领域。

孩子是独立的,不是为了戴着你脸上有光的枷锁生活和学习;
你没必要和别的父母比个没完,并把不满意再投射到孩子身上;
你也会承认他们这一生会面临各种痛苦:失败、分手、被拒绝,但我们基本都帮不上忙;
进而承认他们的局限,纯粹地抚养他们长大,而不是把我们的人生和他们的人生搅和在一起。
我们越早承认这一点,就能越早放弃控制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越早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他们有权利以自己想要的方式体验生命。
他想笑的时候就笑,而不是你大声对孩子说“笑一笑!”
他想哭的时候就哭,而不是你大声呵斥他“开心起来!不许哭!”
当我们这样要求孩子时,其实在告诉他们:
你的真实感受不重要,你只需要执行我让你感受的情绪,因为只有这样,我的感受才会更好。
如果他们不开心,那是他们的权利,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只要不伤害别人,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情绪。
你觉得下雨是糟糕的,孩子觉得快乐;
你觉得玩泥土会弄脏衣服,孩子觉得快乐。
不要带着你对生活的评判去评判孩子的生活和生活本身。
这样去培养孩子,你就会放松下来,自由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当我们内心在自由富足中成长时,我们的孩子也会在自由富足中成长。
“生活的道路千万条,你的路和其他人不一样,你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3

现在,可以问问自己:
为什么要在孩子的生活中变得无所不能?
为什么必须要孩子快乐和成功?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会看出你内心孤立无援的绝望。
原来自己一直把内心的匮乏和不安全感转嫁到孩子和伴侣身上,在他们身上寻找补偿。
而事实是,他们本来就不缺乏这些东西,所有的匮乏都是我们自己。
但对于妈妈而言,摆脱与孩子、与老公精神上的羁绊最困难。
这意味着,你要从自己身上去寻找价值,要做最好的自己,这比站到别处动嘴说要难的多。
但如果我们这些妈妈都忘了自己,被文化的杂音、资本的操控弄得心烦意乱,焦虑无比,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内核。
当孩子看到我们这样时,会转身逃跑的。
当我们全身心地去陪伴孩子时,其实自己内心是温暖的,没有压力的。
然而,当我们被不良文化和资本的力量操控时,我们的目的就不再单纯,也脱离了自己的母性,违背了自己的内心,变成焦虑、暴躁、易怒和怨恨。
能够识别,很重要。

写在最后:
电影《一代宗师》里,宫二小姐讲:
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这其实也是女到中年修行的三重境界。
见自己:去探索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学会自爱;
见天地:去认识一些客观规律,知道生而为人都有自己的缺陷,不再强迫控制。
见众生:完成与伴侣、孩子的分化,真正将他们视作独立的个体去看见、去尊重。
愿到中年的你,学会降低期待,宠爱自己,善待家人,活得通透自由。
 End

如果觉得写得不错,就点个赞或“在看”

转载请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楠姐的生活观

今日推荐阅读:

想成为更好的你,首先成为你自己

国产高分剧《我的阿勒泰》的爆火,让我看到一个新时代的帷幕已经拉开

豪门离异董太太的塌方,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手

大部分人的假期,就是一场严重的自我磨损

扫码加V,回复“6”,领取《人性绝密天书》《聪明女人的关系课》

楠姐的生活观
高校裸辞成为自由职业,专注传播家庭、家族美学。 希望以己之力,影响万千家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