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江浙地区刷爆朋友圈的“送学礼”,真心劝穷人家的孩子:快逃!!!

文摘   教育   2024-08-22 13:41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这是汤圆妈妈的第209篇原创
怕走丢,点关注

1

江浙火遍全网的“送学礼”

高校开学在即,浙江很多地方为本地学子举行“送学礼”刷爆了江浙人的朋友圈。

楠姐只见过母校为毕业生举办的“毕业典礼”,没有见过上大学前,家乡父老乡亲为孩子们举办“送学礼”的,据说,在浙江,很多地方每年都举办,已成为一种习俗。

如郑氏家族在郑家镇为孩子们举办的送学礼,全镇重量级老人和前辈在前举灯铺路,拜宋濂先生,送“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家族长盛不衰的精神火炬《郑氏家规》......

在兰溪,给大学新生准备了印着“兰溪”字样的双肩包、“十八力”字样的笔记本,还有钥匙扣和两小罐兰江的水、横山的土。背包连着梦想,是即便负重也要远行,钥匙扣却指向归途,是关山翻越也要回家,而“十八力”在兰溪方言中寓意着“最高水平”“特别厉害”,带上横山土、兰江水,寓意希望孩子们饮水思源,莫忘故土。

兰溪籍大学新生获赠兰江的水、横山的土

在诸暨,借助光影技术,学子们与王冕、傅振海、赵忠尧等地方先贤展开时空对话,讲述当地“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

而泰顺,则用“两张抽奖券”将家乡与世界相连。抽到“回家车票”的学生可以免费获得回家的车票、机票,抽到“请同学游泰顺”的可以带同学回乡免费畅游。

父老乡亲送学,家族长辈激励,主要领导寄语,乡贤名人激励……

鼓励即将走出家乡的孩子:把家乡带向世界,把世界带回家乡。

楠姐从未有过如此震撼,是思想上的洗礼、是心灵上的震撼。

遥想当年自己上大学那时,只有从不迷信的父母一大早起床去村头的庙前烧香保佑你一路顺风,跟其他人有什么关系?

2

教育是江浙人的灵魂

在浙江,虽然做生意是主流,但是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超你的想象。

前段时间,江浙地区竟然没有夜生活让广大网友好奇。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视教育。

成年人怕影响孩子学习,不过夜生活。

孩子们唯一的夜生活就是晚自习

晚上十点钟,学校门口仍然挤满了学生。夜市最畅销的产品不是烧烤或臭豆腐,而是高考试卷。

在江浙人看来,教育是家庭的核心,因此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夜生活来支持孩子的学习。

杭州被称为“唯一没有夜生活的新一线城市”,如果硬要说夜生活,或许就是在西湖边上喂蚊子。

全国“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里,前十名分别是:
重庆、长沙、青岛、成都、上海、北京、武汉、深圳、广州和天津。
江浙无一城市上榜。
江浙的家庭氛围就是:
教育是整个家庭的核心,饭可以不吃,衣服可以不买,但是小孩的补课不能停。

在这种地方长大的小孩,从小受到的教育是:
夜晚是逆袭成功的黄金时间,而不是享乐松懈的时间。



或许江浙地区盛行的就是实用主义商业思维:

以我的这一生为度量衡,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赚了的,有价值的,有收获的。

在他们看来,晚上出门喝酒吃烧烤熬夜伤身体还耽误第二天工作,坐半天腰酸背痛搓麻将等,都是没有赚头的事情。

所以,这里人做生意不耽误孩子学习,很多商人家里的孩子往往成绩很好,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不行,挣再多钱都守不住,没意义。

在这样的氛围下,无论哪个县区,地方官要是搞不好教育,绝对干不久,老百姓坚决不答应。

3

投资教育提升家族竞争力

事实上,自宋代开始,江浙地区的大户就以风险投资加上联姻的方式延续家族的竞争力。

这些大户看谁家孩子成绩好,就会资助(投资)一下,包括生活费用、书籍、好学校等,因此,这里即便不识字的人,只要孩子有出息,不用担心家里穷。

当然,大户人家不会只赞助一个孩子,他们会同时赞助很多读书人,将来谁中了举人,做了官,就将家里的闺女嫁给他,这样就建立了更为紧密的政商关系,可以巩固家族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大户人家一边子承父业,让儿子集中精力经商;

一边培养女儿的文化素养,好教育更优秀的下一代;

同时,投资成绩好的男孩,将来作为姑爷候选。

形成了儿子经商、女儿持家、女婿当政的政商合作模式,这样即使时局变化,也不会伤筋动骨,所以,这里有很多延续数百年的大家族。

百年浙商,也形成了著名的以商业为主的十大家族。

这些家族,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家族管理经验、为官为商之道以家学的形式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种高筑墙、广积粮的形式,不仅使江浙成为中国的高端人才池,也造就了经济上的繁荣。

川渝麻将声、边疆放羊声、北京官腔声、浙江读书声……

声声入耳~

4

穷人家的孩子不要有家族观念

穷人家孩子没有见过这样的家族阵势,只能靠自己单打独斗,怎么办?

快逃!

穷人家的孩子千万不要迷信长辈口头传下来的、没有经过时间和结果检验的家族观念,因为你根本就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家族传承。
在当地有人脉,资金,族谱,势力的才叫家族,有家族才能为你争取到更好的资源。

说到这里,楠姐突然理解了封建社会为什么喜欢重用士族而不是农民的孩子。
你们想一下:
农民的孩子一旦及第,叫“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一群人来找你办事儿,办的还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因为他们的人生中没有什么大事儿,你如果不办,第二天乡里乡亲的都知道你忘恩负义、没用了,你在仕途上连乡亲们都不支持你,你能走多远?如果办,你整天被鸡毛蒜皮的小事缠着,消耗精力和能量。
而士族的家族也基本都是士族,他们懂规矩、知进退,即便找你办事儿会给你进行资源交换,这才是最高的办事效率。
穷人的家庭,每一代都在生死疲劳,每一辈都要从零开始,无依无靠像浮萍落叶,混到最后还是孤孤单单。
这个社会,富人有名有姓有家族,有人有钱有关系,有圈子位子份额,群聚在一起共享利益。

而穷人呢,明明那么亲的人都在相互折磨彼此伤害,明明那么弱却还要各自为敌互相仇恨互相鄙视,明明数量多得多得多却像尘埃那样渺小分散。
不知道大家观察这种现象没,有很多这一代崛起的有钱人,但是当他们发家致富以后,想把家里的亲戚带出来一起做,却发现个个都是猪队友。

不是合伙掏空公司,就是仗着老板是亲戚而为非作歹。

到头来,这些有钱人不但亲戚兄弟不成,最后还是只能单打独斗。

楠姐过年回家彻底明白这个道理,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全网累计70万+阅读:
传送门:一场家族聚会,让我看到了阶层固化的残酷真相
如果你在这个家族里是混的不错的,其他所有人都不如你,那你最好早点撇清关系,不要试图拯救这个家族、也不要希望从中得到什么帮助,更别太惦记,赶快逃~

不要做带着家族发扬光大的人,而是去做家族的创始人。

我是楠姐,您能看到这里,足以证明彼此同频,值得拥有同一个朋友圈,你扫我~
欢迎持续关注、转发。

 End

如果觉得写得不错,就点个赞或“在看”

转载请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楠姐的生活观

今日推荐阅读:

33岁死在出租屋的女孩儿,揭开了多少普通家庭内心的绝望和无奈?

在马来西亚,被一个网约车司机恶心到了

用一场跨国旅行,拯救中年夫妻的婚姻

楠姐的生活观
高校裸辞成为自由职业,专注传播家庭、家族美学。 希望以己之力,影响万千家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