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这一神秘而充满魅力的生物,自古以来便深深植根于世界各地的文化与文明之中。它以多样的象征意义,贯穿于神话传说、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等领域,展现出人类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诠释。
戴敦邦生肖蛇作品
在中国,蛇被视为智慧与灵性的象征。作为十二生肖之一,蛇代表着机智与神秘,也被称作“小龙”,蜕下的皮被称作“龙衣”。
古代传说中,伏羲与女娲作为人首蛇身出现,他们的形象被描绘成交尾缠绕,意味着阴阳交合、生生不息,象征着人类的起源与繁衍——这与我们哲学中的阴阳观念相契合。
戴敦邦、王悦阳作品
戴敦邦作品
此外,蛇的冬眠与蜕皮被视为重生与不朽的象征,寓意生命的周而复始、循环更新的哲学理念。
戴敦邦作品
衔尾蛇形象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就有一系列的青铜蛇,可惜因为时间的流逝,都断开了,若连在一起总长为111.6厘米,长度和一条小型蛇差不多。铜蛇的造型十分精致,身上有着复杂的云纹,尾巴还向上内卷。专家认为,在古蜀地区,蛇与龙都是作为人类对自然崇拜的对象。
铜蛇(图片来自三星堆博物馆)
《白蛇传》作为最出名的民间传说之一,白蛇白素贞被赋予了聪慧过人、情深义重的特点,相比之下,作为人类的许仙却属于“胆小懦弱”之辈了。
戴敦邦绘《白蛇传》系列作品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有一篇与蛇相关的故事,但内容着实有些血腥,在此就不赘述了,看图吧!
戴敦邦、戴红傑作品
《水浒传》中有两位好汉的绰号就与“蛇”相关:
两头蛇解珍
戴敦邦、戴红傑水浒人物作品
白花蛇杨春
戴敦邦、戴红傑水浒人物作品
此外,在《山海经》中的也有许多与蛇相关的神兽,比如“九首人面,蛇身而青”的相柳。
明朝 胡文焕《山海经图》相柳
其他文化
印度神话中的蛇神名为那伽(nāga),雌性的那伽被叫做“那姬”(nāgī)或“那姬尼”(nāgiṇī)。那伽被视为有灵性的生物,是泉水、井水和河流的保护神。它们能够造雨,因而带来丰收;但若是受到人类不恭敬对待的话,也会带来如洪水和干旱等灾害。
泰国寺庙中的那伽雕像
值得一提的是,那伽的“领导”是四大天王中的广目天王,因为他是那伽龙族。
戴敦邦作品
古希腊神话里,蛇与医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紧密相连。他手持的手杖上,一条蛇缠绕其上,这便是著名的 “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如今已成为医学的标志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旗帜
传说阿斯克勒庇俄斯在一次治病时,一条蛇叼来草药,帮助他治愈了病人,从此蛇就成了他的助手和象征。
阿斯克勒庇俄斯雕像
在中美洲的玛雅和阿兹特克文明中,羽蛇神库库尔坎被视为创造与智慧的象征。这一神祇形象结合了鸟的羽毛与蛇的身体,象征着天空与大地的结合,以及生命的创造力。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中的羽蛇神雕像
古埃及传说中,女神瓦吉特是下埃及的守护神,她的王冠上的眼镜蛇乌赖乌斯是其标志。后来由于乌赖乌斯被视为神圣与王权的象征,因此法老王冠上也常饰有眼镜蛇形象。
瓦吉特被描绘为一只母狮形象,头戴一顶饰有直立眼镜蛇的王冠(公元前400-250年)
图坦卡蒙法老的黄金面具
乙巳年五行属木生火,象征着生命的蓬勃生长与能量的蓄势待发,也寓意着机遇与突破,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蛇年里事业兴旺、红红火火,焕发新生机!
戴红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