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飞行总队 李峰
为了测量着陆载荷的“轻”和“重”,民航业内普遍引入了垂直加速度的概念,通过在飞机上安装专门的G值测量设备,用测量到的垂直加速度值来判定着陆的质量。以阈值轻度超限,严重超限和探伤数值来界定,并被各航司广泛采用进行比较,通过建立科学直观的QAR数据库以避免飞行员主观的体感差异造成的误判。例如,在国航系统内采用的空客QAR数据是以1.8g界定轻度超限,2.0g界交严重超限。
在带飞训练和航班生产中,我们经常收到飞行员的信息反馈——“我感觉不重啊,接地的时候就是稍微有点下沉快”;或是大风情况下,有飞行员说“就是速度大了,拉开始晚了一点,是什么原因造成重着陆的呢?”
首先,我们先看一个正常的着陆落地是如何完成的。
总体来说,“着陆”就是把一架飞机,从维持约3度下滑角的下降状态改变到接近垂直方向静止的滑行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经过6-8秒时间,需要飞行员通过操纵舵面来改变飞机的姿态,通过增加垂直方向的升力来减小垂直方向上的能量,也就是飞机下降率从750ft/min减小到150ft/min的过程,飞机俯仰姿态增加了约2.5度,从3-3.5度增加到5.5-6度,而速度减小了10kts左右。整个过程中,成熟的机长会有“一带就有”的感觉,在拉开始之后顺势收光油门,再持续带杆一直到接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垂直方向能量减小的过程。通过冲量和动量的公式来看,Ft=mv1-mv2,其中冲量I等于FT,等于力F在时间t上的持续累积,也就是说,飞行员通过“拉开始”的动作来改变机翼的仰角以增加升力,这个升力在时间上的累积,可以减少飞机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也就是我们着陆的第一步,把飞机的垂直速度从750ft/min减小到150ft/min。这其中,我们还要借助流体力学中的升力公式L=½ρV²SCL。其后,飞机在垂直方向上的剩余能量150ft/min。是通过起落架系统的压缩,减震支柱的力阻来抵消的,再通过摩擦阻尼把余下的能量消耗完,至方向速度为零时,飞机放下前轮,从着陆阶段过渡到滑跑阶段。
图一是一个典型的重起落QAR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在进跑道前下降率减小,飞行员“顶杆”,将姿态减小到0.53°,然后下降率持续增加,30英尺时下降率800ft/min,而姿态不到2°,虽然油门杆在CLB位,但N1值一直是慢车状态,这也为重着落埋下了隐患。随后带杆量持续增大,姿态从0.53°增加到4.92°,增量虽然大,但是不足以控制住飞机的下沉。由于机头此时上扬,机组错误的判断认为下沉减小,在下降率560ft/min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却减小了带杆量直到几乎无输入,最终造成飞机保持大下降率接地,导致重着落。同时,由于下沉较快而机组无任何蹬舵修正的动作,并保持偏流接地,在大下降率的综合作用下,侧向载荷在接地瞬间几乎就达到了最大值0.35.
图一
一是外界环境,恶劣天气的影响。当飞机在大风乱流、雨雪天气和“锋前雨后”等极端天气中着陆时,若飞行员未及时修正天气因素所造成的偏差,就容易发生重着陆。而A350采用的是传统空客公司设计的EEC管理自动推力,其底层设计逻辑涉及到程序稳定性和节省燃油的工作原理,在没有大幅度数据偏差的情况下,增加推力的过程通常很缓慢,如果推力不能及时地补足动力损失,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飞机飞越跑道入口后,顶风突然减少,甚至转变为顺风,在飞机迎角(升力系数)没有及时增加的情况下,升力骤然减小,飞机就会快速“掉高度”,如果修正不及时,就可能导致重着陆。
二是操纵技术。由于飞行员没有掌握正确的着陆操纵技巧,短五边飞机状态不稳定、过早或过晚地“拉开始”、过早地减少推力、接地弹跳处置不当等,均可能造成重着陆。针对A350机型的标准操作手法,是在40尺“拉开始”,再根据飞机的下沉情况持续带杆,一直到飞机接地,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出现停顿和推拉杆的动作,任何突然剧烈动作造成的不稳定状态,都可能创造更多的着陆不利条件。
三是不同飞机特点所带来的影响。很多飞行员在转机型之前,都是飞传统制式飞机,如波音737,747或是ARJ等机型,原机型通常采用人工油门着陆,那么收油门杆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减速。而空客A350收油门到最后位置,不仅是为了减小推力让飞机进一步减速,也为了接地后能触发升起扰流板,从而改变机翼构形,破坏升力(空客认为,升力将减少50%左右),让飞机尽快减速,以缩短着陆滑跑距离,维持短跑道性能。在完成改装之后,大多数飞行员仍会按照改装前机型的操纵手法和操纵习惯去管理飞机和操纵飞机,改变飞行操纵技巧和建立新的管理思维方式的意愿并不强烈。
四是着陆时视线转换的方法不正确。A350飞机在大量的航班生产运行中使用HUD系统,而很多飞行员不习惯把视线从HUD穿出去看跑道的远端,因此不能感受到下沉,也就没有触发肌肉记忆做出“拉开始动作”,从而导致着陆载荷重的情况。当然,也有部分飞行员是视线没有转移能力或者“看得过近”(视线固着),从而判断不出当时的高度或下降率,“误低为高”。明明飞机已经接地了,却误以为还有高度,感觉到接地时很意外,简单的说,就是没“看出来”,根本没有拉开始动作。
五是视觉误判。跑道的宽窄与长短、道面不同(水泥与沥青)、白天与夜间视景差异以及能见度的不同,甚至下雨天风挡和道面形成的漫反射,这些都会对飞行员的视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飞行员判断失误,从而导致重着陆。例如,阴雨天跑道湿滑,跑道的颜色偏黑,造成飞行员视觉误差,判断认为比正常的高度要高,导致“拉开始”动作偏晚。
要避免重着陆,总的思路是要创造稳定的进近条件,正确判断飞行状态和趋势,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准确操纵,并按需及时修正进近着陆偏差,果断处置危及飞行安全的不利状态。对建立运行经历者带飞时,教员要把握自己的技术底线,50英尺以上口头提醒,50英尺以下一旦触及自己的技术底线,要立即接管操纵。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避免重着陆:
一是稳定进近。稳定进近是避免重着陆的前提条件和运行基础。稳定进近是指,当飞机按要求的形态、姿态、速度及相应的动力,沿引导进近航迹(即仪表着陆系统的航向道和下滑道)飞行时,可认定为此进近为稳定进近,它包括:1.稳定的进近姿态。2.稳定的目标速度。3.稳定的发动机功率。4.稳定的航道和下滑道。5.接地区以上一千英尺,下降率小于1000英尺/分钟。6.如果使用特定的进场程序,飞行员应在下降到接地区上500英尺之前,使飞机的运动轨迹对正所要降落的跑道,对于二类仪表进近,飞行员应当监控自动驾驶能使飞机保持在以下的范围内——1/3的航道偏离,1/2点下滑道偏离。
从众多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为了在短五边进入合理的下降剖面,从而维持小的姿态和过大的下降率,是大部分重着落的一个主要诱因。
二是注意力分配。在决断高度或最低下降高度以上,操纵飞机的飞行员(PF),应将70%的精力用于观察仪表;而在决断高度或最低下降高度以下,PF应将70%的精力,用于观察飞机与跑道的相对位置以及运动趋势,并适当注意主要仪表的扫视,特别是速度的变化趋势。空客A350飞机因为有HUD设备而拥有明显的优势,我们通常训练飞行员可以不低头执行着陆,哪怕是在低能见运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仪表和目视的无缝隙转换。
三是正确的进近速度(能量管理)。进近速度(Vapp)随着飞机重量、着陆形态、外界风的变化、雨雪霜对飞机气动性能造成影响,以及下沉气流等因素产生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大部分空客机型来说,飞机跑道入口速度Vapp= Vls+△Vapp。其中,Vls即最小可选速度,它取决于飞机实际的重量和着陆形态;△Vapp即进近修正速度,它取决于以下情况的修正:1/3的顶风分量;自动推力接通时增加5kts;考虑积冰时增加5kts;预计有强下沉气流时,最多增加15kts;强或阵侧风大于20kts,最多增加 15kts。(注:经过后3项修正后的速度需要人工输入。)
在进近过程中,不但要使用正确设置的Vapp,还应加强对速度的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指示空速小于进近速度。尤其是在低高度,一定要保证稳定的速度区间和稳定的推力设定;较小的速度设定和较大的推力管理,通常会诱使PF在拉平过程中造成能量快速丢失,从而成为重着陆的主要诱因。
四是拉平技术。“拉开始”的高度随着陆重量、下降率以及侧风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与机组目视锚点的位置有关。空客A350训练手册推荐的拉开始高度约为40英尺。一旦开始带杆就严禁有推杆的动作,根据下降率和飞机相对于跑道的高度,可以适当的停杆,保持机头仰角直到飞机接地,期间飞行员要保持对侧杆上力的控制,使飞机的俯仰状态符合预期。一旦控制住下沉就须及时将推力手柄收到慢车位。带着进近油门着陆,会造成着陆时飞机能量过大、扰流板不能及时伸展,导致飞机跳跃,从而增加处置的难度,容易造成重着陆。
五是着陆过程中的偏差修正。 大数据统计表明,大约15%左右的重着陆存在着陆跳跃的情况。那么在发生着陆跳跃时,机组应如何处置呢?对于轻度的跳跃(跳跃高度<6英尺),机组应该“冻结”俯仰姿态,保持慢车推力,继续完成着陆;对于重度的跳跃(跳跃高度≥6英尺),机组应该执行低高度复飞,加TOGA推力,保持飞机姿态(制止由于推力增加导致的姿态增大,不要增加飞机姿态、不要试图避免飞机在复飞过程中再次接地),保持襟/缝翼形态和起落架放下的状态直到确认有正上升率。只有安全地建立上升轨迹后才能收襟翼,只有确认没有触地危险后才能收起落架。但是,在A350的重着陆数据统计中,出现跳跃的情况是微乎其微的,这与A350的减阻装置和气动布局设计是有很大关系的。
六是避免视觉误判。在夜间、能见度较差或雨中着陆时,不操纵的飞行员(PM)应在着陆阶段加强提醒,时刻确认飞机的状态,并及时提醒PF目标速度和当前高度的变化,必要时可借助无线电高度的自动高度报告做出预防性的拉平动作,当然其前提是,飞行员进行过相关的模拟机低能见训练和预期管理训练。
文章部分图片/视频源自网络,如对版权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飞行员》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
杂志投稿邮箱:pilot_magazine@163.com
微信公众平台投稿信箱:pilot_magazin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