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农业:超级棉田2人管3000亩年产200万

文摘   时事   2024-10-30 12:40   北京  
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介绍极飞超级棉田项目
根据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介绍,3000 亩相预计亩产量超过 300 公斤,今年可收获 900 余吨的优质新疆棉,带来 200 万以上的预期收益。形成的无人化农场解决方案
极飞超级棉田的 3000 亩地,是政府流转整合的通水通电通网的高标准农田。这里的棉花生长周期从 4 月份左右播种开始,到 9 月份左右收割结束。两位名叫艾海鹏和凌磊的年轻人,将使用极飞提供的生产工具和数据服务,进行耕种管收的全程管理。

翻地是这样子的,请注意拖拉机上没有司机。

传统拖拉机,安装上外置人工智能驾驶模块就能变成一辆无人拖拉机。一个人用手机管数十台这样的拖拉机,还可以在办公室内喝咖啡。

无人自动洒药施肥车

无人机巡田了。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了解棉田里的基本情况。

不光包括所谓的“七要素”:温度、湿度、降水、风力、风速、气压以及日照时间。

整个智慧农业的协作流程上看,以数据流动为线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环境感知设备:温度湿度传感器、土壤传感器、空气传感器、无线传感器采集

2)网络传输设备:无线wifi、zigbee网络等组成,主要用来传输信息,在不同设备之间联通。

3)决策支持中心:平台,挖掘分析、产生决策依据并实现远程控制、发布命令。

4)终端设备:卷帘机、喷水机、加湿机。

由上述几个部分可以发现,整个智慧农业的起点,就在于对农业中数据的采集。

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有大量的有效数据进行喂养,比如农场的天气、土壤、湿度、温度。只有得到了足够多精确有效的数据,才能够指导农业生产(种植密度、如何节水、农药分量)。

目前已有的数据采集方式,有以下三种:

1)农业遥感数据获取:农业卫星、飞行器等对地面农作物的大范围监测

2)农业生产环境数据获取:主要利用农业遥感技术、智能传感网技术。光纤传感器、微机电系统、仿生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技术,以及多光谱、高光谱、核磁共振等先进检测方法,在植物、土壤、环境信息采集方面广泛应用。

3)农产品市场经济数据采集:对农产品的成本、需求、库存、进出口、市场行情等数据进行动态采集,涉及农业流通、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等。一般由“智能终端+通信网络+专业群体”组成。

长期来看,如果人工智能要在农业上发挥重要作用,一定要在农业传感器上加大研发投入,研究足够稳定的激光器、光栅、土壤养分传感器、农药残留传感器等。

大国科技学苑
仰望苍穹、浪漫星空、思考人生、求证真理。 智慧存于心,善美见于行,美好常相伴,所遇皆所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