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基础】天台宗判教《五时八教》佛陀一生说法五大阶段,都讲了些啥?

文摘   2024-12-18 00:02   浙江  
【导 言】
佛陀用了漫长的49年的光阴,将那瞬间的证悟弘扬于世。“道”是无形无相、非心非物、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垢无净、无始无终、无远无近、无是与非,无美与丑,无静无动,无上无下,无处不在,根本无法用具体确切的文字语言所能表述。可见弘道传道其难度绝非众生所能想象。
为此,佛陀在弘道时只能用大量的比喻、象征和类似于寓言故事的比拟等,应机施教。为能更接地气,在弘道中,佛陀是以一个血肉之躯的凡人身份托钵,沐雨栉风,饥饱无定,行走在古印度的各国,于此同时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佛教化。其中熟知的有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等。
五时八教
由于众生接受根机的千差万别以及弘道过程中人事环境因缘的随机性,特别是由于反映宇宙真相的佛法本身的自然逻辑性要求,这也就形成了佛陀弟子们用文字记载整理而成的思想内容即连贯又不尽相同的浩如烟海的佛经,总归纳为三藏十二部,其博大精深,达一万多卷。

而中国天台宗智顗大师根据佛教诸经典之内容加以分类、解释,则更为具体地从释尊说法的时间顺序分为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时;从教导众生之形式方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类(化仪四教);又依适应众生根机而教导之教理内容,分为藏、通、别、圆四种类(化法四教)。以上总称为五时八教,具体概括如下:
华严时
佛陀第一个说法阶段被称为“华严时”。佛陀成道最初三七日,为大菩萨说《华严经》,此时教法如日初出先照高山,二乘无闻,所谈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空有齐彰,色心俱入,但小乘学者如聋如哑,莫能理解。
佛法云,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这也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第一经,不论说法时间还是地点还是本身的内容。佛陀成道后直接就在“入定”中上仞利并夜摩兜率等天宫,为天人以及大菩萨们所说,小乘的人根本都听不懂,只能如聋如哑,至于普通的凡夫根本上不了天,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而这部经多达60多万字,浩浩荡荡像一部小说一样,从文殊菩萨开始,又以普贤菩萨结尾,讲了各种最精妙的法门,乃是最圆满的了义之经。
华严时的教法如同太阳初升,先照耀高山之顶,是佛陀自证境界的直接展示,为后续的佛法传播奠定了最高的理论基础。它揭示了佛法最究竟、最圆满的实相,为大乘菩萨们提供了一个广阔无垠的修行境界和目标,激发他们追求无上菩提的决心。
阿含时
佛陀又回到了人间,后十二年,从世俗角度来说这才是他真正开始说法于鹿野苑等为接引二乘人,说四阿含等经,主要度化外道与小乘,宣说“苦集灭道”四谛、十二因缘,兼说生死轮回、善恶报应等基本教义,使众生对世间的苦、集、灭、道有初步认识。
所以小乘佛教是不承认上面所说的“华严时”的,认为佛陀讲的第一部经就是《阿含经》。《阿含经》是个统称,包含《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及《增一阿含经》,一共是四部。
阿含时的教法如同将乳制成酪,是将佛陀高深的智慧转化为适合小乘根性众生理解的内容。通过这种基础的、具体的教法,让众生对世间的苦难有深刻的认知,并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脱方法,使他们能够初步踏上自我解脱的道路,为进一步接受更高深的佛法奠定基础。
方等时
接下来这个阶段被称为“方等时”,这也被称为过渡时,因为佛陀一边继续讲小乘佛法,一边讲大乘佛法,一共历时八年。这个阶段佛陀弹偏折小,叹大褒圆,四教俱说,引小向大,令二乘行者耻小乘而慕大乘。

讲小乘佛法自然是为新来的四众们打基础,而大乘佛法就是让之前修小乘的弟子们明白,之前的佛法不是究竟的,只是为了让他们先打个基础,个人得到解脱,所以也被称为“有余依涅槃”,而若是想得到真的无余涅槃,真正的证得佛果,那就必须回小向大。
代表经典:《楞严经》《金光明经》《维摩诘经》《圆觉经》
方等时的教法如同将酪加工成生酥,是一个过渡阶段。它在巩固小乘基础的同时,引入大乘的理念,拓宽了众生的视野,使他们从自我解脱的小乘观念逐渐向自利利他的大乘观念转变,为接受更深入的大乘空性思想做准备。
般若时
接下来的阶段被称为是般若时为已回小向大的小乘人及大乘行人说《般若经》,遮有形事相,显空性理体,以明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于一味,破斥其对大小乘的分别偏执。
所谓的般若指的就是佛法中最高的智慧,《智度论》说:般若象大火炬一样,四边都不可相触,触之则烧,撄之则烂。它能将二乘圣人所有疑情妄执、偏见执着,统统消除干净。回小向大,发四弘誓愿,修六波罗密,直趋无上菩提,就像正中的太阳普照一切。
因为这阶段的佛法都极为精妙,义理高深,比上个阶段的佛法难度又高了一级,自然要反复教化才行,而且有些修小乘的虽然已经发心回小向大了,但习气未尽,故佛广谈般若空慧而澄净他们的思想。所以佛陀在这个阶段耗时也是最长,长达二十二年,其讲法核心自然显见。
般若部的佛经非常多,有600卷以上的佛经,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还是《金刚经》和《心经》,单说名气和影响力的话,在所有佛经中分居前二恐怕大家都没有意见,尤其是金刚经,由于和六祖惠能大师的缘分更显得尤为殊胜。而《心经》是全部经文中最简短的一部,一共才260个字,但却包含了小乘大乘所有法门,最后又全部跳出——无小乘的苦集灭道,无中乘的十二因缘,也无大乘的无智亦无得,从而究竟涅槃。
般若时的教法如将生酥制成熟酥,是对大乘空性思想的深入阐释。通过这种教法,众生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佛法的本质,减少对事物的贪嗔痴等烦恼,在修行上达到更高的层次,进一步融合大小乘的观念,为最终接受《法华经》《涅槃经》的究竟教义做准备。
法华涅槃时

在般若时之后,佛陀见众生的根机已经逐渐成熟,尤其是那些钝根小机也已调熟。此时佛陀已经不再说小乘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法无我,观心无常”了,而是开示“常乐我净”,这才是涅槃彼岸的真相。
佛陀在最后八年间说《法华经》,并在临示灭一昼夜说《涅槃经》。
《法华经》:强调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理念,开权显实(开启权巧方便的法门,显示真实的佛意),会三乘归一乘(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教法归结为一佛乘)。例如,经中有火宅喻、化城喻等诸多比喻,用形象的方式说明佛陀以种种方便法门引导众生走向成佛之路的苦心。
《涅槃经》:重点讲述佛性的概念,强调即使是一阐提(断善根之人)也有佛性,都有可能成佛。同时,还对戒律、修行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和强调,为弟子们在佛陀涅槃后如何继续修行提供了指导。
法华涅槃时的教法如从熟酥精制而成醍醐,是佛陀说法的最终圆满阶段。这两部经将之前的所有教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揭示了佛陀出世的本怀是让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为众生提供了最究竟、最圆满的解脱之道,确保佛法能够在佛陀涅槃后继续传承并发挥其救度众生的作用。
以上就是佛陀一生四十九年说法的五个阶段——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说成佛就是考上大学的话,这五个阶段分别就是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其中阿含是小学,方等是初中,般若是高中,法华涅槃是大学。

那么华严呢?其实也是大学啊,这一头一尾都是最圆满的,分别针对的是根器最好的顿悟之人,然后其余三个阶段由低到高,就是渐悟。

所以各位同修,不妨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然后再学习对应的法门就是了,其实法无高低,差别的只是人而已,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也希望大家都得到真实的利益。
总说八教
化仪四教
顿教佛为应大乘利根菩萨直说大法,不谈小乘,即说华严顿入教法,不用诱引方便,直显真实之教。这种教法是直接呈现佛法的究竟实义,没有次第、循序渐进的引导过程。就像禅宗的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接将最核心的真理揭示出来,让大根性的菩萨当下悟入。
如,在华严法会中,佛陀为法身大菩萨们说法,所讲的境界高深,直接阐述法界圆融、事事无碍等理念。
又如,华严宗的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的思想,一朵花中可以见到整个法界,这对于根性锐利的菩萨而言,能够直接领悟到这种圆融无碍的实相,不需要经过小乘的基础训练或者其他渐次的引导过程。
顿教的作用在于能够让这些上等根性的菩萨迅速契入佛法的核心,领悟到佛的自证境界,从而快速地走上成佛之路,它是一种高效直接的引导方式,适合那些已经有较高觉悟基础的修行者。
渐教由浅及深,次第诱引,对应阿含、方等、般若三时期的教法。佛陀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和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佛法。就像登山一样,一步一个台阶,逐步引导众生从对佛法的初步认识走向深入的理解和实践。从对四谛的初步认识,到对大乘空性的领悟,逐步提升修行境界。
渐教的作用在于根据众生的接受能力,提供适合他们的佛法知识,让他们能够逐步积累智慧,从对佛法的初步认知,经过对小乘的学习和对大乘的初步接触,再到深入理解大乘的空性思想,为最终接受更高级的佛法教义做准备。
秘密教佛具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众于同会中听法,所闻各异,隐秘赴机,而各得利益,彼此互不相知。即使在同一法会中,不同根性的众生听到的教法也不同,都能得到与自己根性相应的利益。
这就好像在一个教室里,老师讲的内容,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求听到了不同的重点,并且学生之间并不知道别人听到了什么。
例如,在一些大型的佛法讲经场合,不同根性的众生,如小乘比丘、在家居士、菩萨等都聚集在一起。佛陀说法时,小乘行者可能听到的是如何更好地持戒修行以证得阿罗汉果;菩萨可能听到的是如何行菩萨道来度化众生;而普通的在家信众可能听到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福报。每个人都得到了与自己当下修行阶段最契合的教导,而且彼此之间并不知道对方所接受的内容。
秘密教的作用在于佛陀能够根据每个众生的根性和机缘,在同一时刻给予最适合他们的教法,使每个众生都能在自己的修行道路上得到相应的提升,充分体现了佛陀说法的灵活性和因材施教的特点。
不定教受化的众生虽同坐一席,然随各人根机之不同,所体悟之教法亦不一定,或闻小法而证大果,或闻大法而证小果,彼此相知。这意味着在同样的佛法讲授环境下,众生的领悟和证果情况因个人根性的差异而不同,而且大家都知道彼此的不同领悟。
例如,在听闻《法华经》时,一些原本是小乘根性的人,因为听闻了 “一切众生皆能成佛” 的大乘理念,内心生起了广大的菩提心,从而走上了菩萨道,证得了大乘的境界。
不定教的作用在于展示佛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它表明佛法的理解和证悟不是固定的模式,不同根性的众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从佛法中获得利益,同时也鼓励众生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固有观念,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领悟佛法,因为即使听闻同样的内容,也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化法四教
藏教说但空之理,令证二乘小果的教说,即声闻、缘觉之教。
以 “生灭四谛” 为核心教理。“四谛” 即苦、集、灭、道。苦谛是指世间充满了实实在在的痛苦,如生、老、病、死等;集谛是说这些痛苦是由众生的烦恼和业力所引起的,并且这些因果关系是真实存在、有生有灭的;灭谛是追求一种脱离轮回的寂静涅槃状态;道谛则是通过修持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具体的修行方法来达到灭谛的境界。
依据因缘法,强调事物是依因缘而实有生灭的。通过析空观,断见、思二惑,证得偏空之理而入于无余涅槃。析空观就是把事物分析到最后,认识到它们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从而断除对事物的执着。
声闻通过听闻佛的教法,观察四谛,修持三十七道品等,断除见惑(对事物的错误见解)和思惑(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从而超脱三界轮回。缘觉则是在无佛之世,自己观察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流转与还灭,以智慧断除烦恼,证得辟支佛果。
藏教的特点是比较注重实际的修行方法和对事物的分析理解,它的教义相对较为基础和具体,适合初学者建立对佛法的基本认知。
说通同三乘之因果,其理虽是但空,但含中理,令钝根与藏教同证其果,利根则转入别圆二教。以缘起性空的无生四谛为教理,认为诸法如幻如化,当体即空,故四谛生即无生。
以 “无生四谛” 为主要教理。通教认为,四谛在本质上是无生无灭的。苦谛方面,虽然世间呈现出种种苦难的现象,但从本质上看,这些现象如同梦幻泡影,没有真实的生起;集谛则强调烦恼和业力也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自性,并非真实的产生;灭谛不是追求一个外在的、有生灭的寂静状态,而是认识到生死与涅槃不二,本无生灭;道谛是通过对空性的体认,明白一切法当体即空,从而以无所得的心态修行。
通教的教义包含中理,虽然讲空,但也蕴含着中道的思想。它认为诸法如幻如化,当体即空,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空性,这种空性不是通过分析后得到的空,而是一种直观的、当下的体认,即体空观。通过这种观法,众生可以由假入空,认识到事物的虚幻不实。
通教的特点是具有过渡性,它的空性思想比藏教更为深刻,能够引导小乘根性的人向大乘转变,同时也为菩萨修行提供了一个基础的空性观。
别教别教强调通过修次第三观来认识中道。证十二品断之佛果,是不共二乘,独为菩萨所说之教。以因缘假名的无量四谛为教理,由空入假,进一步认识四谛的无量行相,上根之人还能由假入中,但因三谛隔别而观,非圆顿的 “一心三观”。
以 “无量四谛” 为教理。别教认为,苦谛有无量相,世间的苦难不仅仅是表面的生老病死,还包括众生因无明而产生的各种细微的烦恼和痛苦;集谛也是无量的,因为众生的烦恼和业力是复杂多样的,有各种各样的因缘和表现形式;灭谛不是简单的涅槃寂静,而是要断除无量的烦恼,证得无量的功德;道谛则是通过无量的菩萨行(如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达到灭谛的境界。
它认为众生需要通过修次第三观来认识中道。首先从空观入手,认识到事物的空性;然后进入假观,明白事物虽然空,但在世俗谛中又有种种假名假相的存在;最后达到中观即认识到中道实相,非空非假。
别教的特点是教理深邃,修行方法有严格的次第,它的中道观念是一种渐进式的理解,与圆教的圆融中道有所不同,更适合那些能够深入思考、逐步修行的菩萨行者。
圆教以 “无作四谛” 为教理,令修圆融三观,证四十二品断之佛果。
所谓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即五蕴(阴)和六入(六根)等一切现象从本质上看都是真如的体现,没有真实的苦难需要舍弃;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烦恼本身就是菩提智慧的显现,没有需要断除的烦恼集合;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不存在所谓的邪道和正道的分别,没有需要刻意修行的道路;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生死和涅槃是不二的,没有一个外在的涅槃境界需要去证得。
圆教主张圆融三观,即一心三观,所见证的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性具实相。它认为众生可以同时观照到事物的空性、假相和中道实相这三种观照不是次第的,而是当下圆融一体的。一切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这种观念体现了圆教对佛法的最高理解
圆教受众是最上利根之人,也普摄一切行人。圆教的特点是教理最为圆融、高深,它的修行方法既具有顿悟的可能性,又涵盖了渐修的过程。它把一切佛法都融合在一个圆融的体系中,强调众生本具佛性,一切法都是佛法的体现,给予众生一种最究竟、最圆满的解脱之道的指引。
三藏十二部经典
有人刚接触到佛法,不知道三藏是指的什么?经、律、论,这是指三藏。十二部是佛法的十二个分类,不是只有十二部经。《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经典的总汇,又称《大藏经》。佛陀成道后,说法三百余会,留下无数的身教与言教。佛陀入灭后,弟子们为了避免遗教散佚,同时确立教法,以防日后产生异端,于是经过数次的结集,辑成《三藏十二部经典》流传于世。

三藏即经藏、律藏、论藏。经藏诠定学,律藏诠戒学,论藏诠慧学。精通三藏,并能以三藏自利化他者,尊称为三藏法师,如姚秦鸠摩罗什,唐玄奘等。

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十二部经即把一切佛经的内容分为十二种类: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义,故名重颂。

三、孤起: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重颂,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记的别事而立名。

为了方便后人记忆这十二部经的名称,古人将十二部经编成了一首偈颂:

长行重颂与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比喻本生及本事,方广论议未曾有。

把这四句记住,就记住三藏十二部的名称。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文案、图片、动图、视频等,来源或转载公共网络,【西湖晚烟】综合汇编。

原创】仅为文字整理原创,相关素材经过人工收集汇编整理、剪辑、或软件降噪、清晰度处理等,仅做公益分享,严禁商用!

部分转载推送的文章、视频、音频、图片等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不便等,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感恩原作者、相关编辑、整理人辛苦付出,祈愿一切功德回向给原作者!同时回向赞助,转发、流通,见闻,随喜者及普皆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原内容谨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学识,能力有限,如有不足,错误和不妥之处,还望广大善友多多指教和指正,同时也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善友共同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有广告请忽略文中广告为腾讯广告智能推荐,非本公众号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西湖晚烟】公众号、视频号。

西湖晚烟
【西湖晚烟】旨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个人修身,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不涉及宗派,严守中道! 赞无增,谤无减,空中鸟迹着云天,太虚饮光消契阔,幽谷回声话晚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