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夏“双头”行动——8月18日至19日

百科   2024-12-07 12:02   陕西  

往期文章:

1944年夏“双头”行动——中央集团军群退至东普鲁士边境

1944年夏:“双头”行动——战前准备

1944年夏“双头”行动——拉开序幕



1944年8月18日:

(见草图5)

草图5

00:30,“施特拉赫维茨”战斗群接到命令,从弗劳恩堡出发,攻向塔库姆-米陶公路一线,随后攻占塔库姆,再经克默恩,最后抵达什罗克,与第16集团军的“克勒费尔”(Kleffel)军级支队(原“克勒福尔”特任指挥部)取得联系。

52保安师北翼将向塔库姆方向推进,并支援“施特拉赫维茨”战斗群,其余单位的反击将横跨自己整条阵线。第16集团军计划从东面经利卢佩向克默恩和德祖科斯特地区发起更猛烈的进攻。

党卫军“格洛塞”装甲旅集结在阿克姆讷两侧,那里的苏军正试图扩大位于佩特塔勒(Petertale)以北的桥头堡,尽管这座桥头堡在前一天已经缩小了!

12装甲师的部队不断抵达,他们的任务是从克里科利埃出发,进攻奥茨以南的苏军,经过苦战后,该师占领了该镇以南的高地。随后,该师重心向北,封锁了奥茨-斯尼克雷(Snikere)公路。傍晚,来自奥茨的反击被击退。

4装甲师以南翼为进攻重心,推进至沙加伦以西5公里处。更多部队仍在赶来。

5装甲师以北翼为进攻重心,推进至沙加伦西南5公里处,南翼战斗群推进至沙加伦以南5公里处的韦尼埃(Verniai),但面对从沙加伦赶来试图包抄的苏军坦克部队,不敌,不得不折返。与此同时,该师在朱多基埃(Judokiai)西北2公里处击溃了苏军,击毁苏军坦克39辆。

中午,军长绍肯向劳斯请示,他担心2个装甲军分散的进攻将会造成不利影响,并建议至少将“施特拉赫维茨”战斗群调到他的北翼,劳斯认为这样的要求不会得到批准,但他还是只是第40装甲军如有可能,将第4装甲师转移至第5装甲师后方,以掩护南翼。如果“大德意志”师可以转向西北方向(沙加伦与绍伦之间的地带),可以避免发生最坏的情况。

23:30,绍肯报告称,由于铁路运输延误,因此“施特拉赫维茨”战斗群至少要于8月19日抵达,随后,该师将向东北20公里处的弗劳恩堡发起进攻,途径比克斯蒂、卢姆巴(Rumba)、德祖科斯特,随后向东南方向进攻,夺取塔库姆。

把目光转到第40装甲军身上,隶属该军的“大德意志”师抵达库尔瑟尼埃东北地区,随后将在傍晚执行对绍伦西北10公里处——库兹埃(Kuziai)的进攻。南翼战斗群从西南方向继续推进,直至距离绍伦3公里以内的地区,准备进攻该镇本身。

14装甲师紧靠在“大德意志”师附近,在库尔瑟尼埃转向后,向东南进攻。“大德意志”师抱怨称有许多道路堵塞。在第14装甲师抵达库尔瑟尼埃镇西南14公里处——凯尔梅-绍伦公路5公里范围内后,最后一批战斗人员也抵达该师。

7装甲师仍在帕杜比西斯(Padubysys)镇西南处与苏军苦战,同时抵御后者对杜比萨河的进攻。

傍晚,克诺贝尔斯多夫将军呈交了他对苏军的印象:

绍伦以西的敌人显然实力较弱,但在第14装甲师前方,敌人的抵抗异常顽强,拥有大量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第7装甲师前方的敌人也十分顽强。敌人是在争取时间,以便“尽快尽可能多调上来”。

在库尔兰地区,根据军令,大量道路被设置为单行道,只有小路被设置为双行道,这种手段在干燥的田野上还是十分简单的。

目前,第9军当面的战事烈度日渐趋低。军部将拉塞宁地区附近战事的平息归因于苏第39集团军损失惨重以及北方愈演愈烈的“双头”行动,因为“双头”行动需要兵员。

3装甲集团军司令部命令从8月19起将拉塞宁的部队北调,因为敌人也在这么做。侦察单位、党卫军第500空猎营将尽快撤出当地,其阵地将由第69步兵师接管,因为敌人“几乎所剩无几”。

“H”军级支队的战线将向北段延申2公里,如今,第9军已经从第7装甲师手中接过了1个营的战线宽度(3公里)。

26军防区内,苏军在萨基埃西南、瑙梅斯蒂斯以北铁路沿线,威尔科维什肯地区附近及以南地区,苏军投入了11个步兵师和大量战机,企图突破战线以崩碎德军的防御。

在辛陶泰以及文塔河东岸,苏军逼退了第1步兵师,后者战线后退15公里,因此辛陶泰失守。师部命令,在辛陶泰以北2公里处至巴乔拉齐埃(Bajoraiciai)以北2公里处之间构筑新阵地。师部决定以1个掷弹兵团在辛陶泰和舍舒佩(Šešupė)河东岸发起进攻,这场反击是该师计划从辛陶泰东南处发起封堵行动的先决条件。由于人手不足,请求仍位于埃德特考地区与苏军作战的第104装甲旅加入到封堵行动中。军部希望合并第103和104装甲旅。

818日,苏军将进攻重心放在第561掷弹兵师身上,该师前后共计遭受苏军近十多次伴随猛烈炮火的进攻。第561掷弹兵师守住了自己的南翼,但在威尔科维什肯地区,苏军取得了一个纵深突破口。傍晚,第103装甲旅的反击依然在继续。夜幕彻底降临后,停止反击行动。

德军视角

北方集团军群左翼前方,苏军很可能已将近卫第6集团军和第51集团军向西转移,但目前无法肯定。

39装甲军前方,确认当面苏军为近卫机械化第3军。沙加伦以西,观察到苏军约30-40辆坦克,多布伦附近发现苏军步兵正向南移动。

40装甲军前方,库尔瑟尼埃-绍伦地区,确认苏军坦克第1军和炮兵第20师部署在此地。

9军前方,苏第39集团军损失惨重。

26军前方,怀疑苏军在辛陶泰地区部署了2个步兵师。威尔科维什肯附近,近11个步兵师,因此装甲兵的行动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此外,德军怀疑苏军在当地还部署了近卫坦克第2军和坦克第8军。近卫第11集团军正在威尔科维什肯以南一处狭窄地域内进攻。

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似乎已经从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转移至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指挥之下,预计同时还有近卫机械化第3军和坦克第29军被一同转移至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指挥。

舍德道以南,似乎出现了一个“快速集群”。根据可靠信息源,坦克第19军出现在舍德道东北偏北15公里处,预计将部署在第3装甲集团军左翼前方。

集团军司令部预计,被其他方向牵制住的部队至少也要在8月20日才能以部分兵力发起冲击。总之,集团军司令部认为前线有6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

苏军视角

8月18日,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的防御重点:

l-第51集团军南翼部署于奥茨、韦戈日埃,沙加伦地区

l-近卫第2集团军部署于库尔瑟尼埃至库尔图温埃(Kurtuvenai)一线,通往绍伦地区以西入口。

据称,敌人在韦戈日埃以南有近100辆坦克和突击炮,2个步兵师驻扎在当地加强防守。

近卫机械化第3军负责把守通往沙加伦的道路。确认当面德军单位为第5装甲师。令苏军吃惊的是,呈交的报告指出“大德意志”师下属1个团出现在绍伦以西,因此,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司令部怀疑德军是否是“在绍伦地区失败后”选择转移力量往北集结。

坦克第1军和一群在苏军内服役的拉脱维亚士兵在库尔瑟尼埃-绍伦公路上并肩作战,据称他们在那里投入了90辆坦克。

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巩固了绍伦以西道路的防御。

炮兵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经常在近距离上对抗敌人的坦克。

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考虑将第43集团军或坦克第6集团军调至包斯克以支援西翼,但尚未做出该项决定。根据俘虏证词,1支实力不详的德国装甲师正在包斯克附近发起进攻。

评估

库尔特.冯.蒂佩尔斯基希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在回忆1944年8月18日这天时,写道:

在这些胜利的第一印象下,装甲部队得到了意义深远的目标。希特勒迅速激发的想象力和古德里安作为装甲指挥官该有的秉性,使他们看到了推进至克代尼埃(Kedainiai)-波讷维施-比尔扎埃(Birzai)一线,他们将在那里向第3装甲集团军前方的敌人纵深处前进,并驱使着官兵进发科夫诺。

另一方面,第39装甲军军长绍肯产生了忧虑的看法,正如他在正午前后和第3装甲集团军参谋长奥托.海德坎贝尔(Otto Heidkämper)的谈话中所透露的那样。绍肯目前对行动部队的过于分散一事持保留意见,一边是攻向奥茨-沙加伦,另一边是从西面攻向绍伦。绍肯认为自己的两翼岌岌可危,担心自己的装甲军将不得不从米陶方向撤退。

值得注意的是,绍肯产生的忧虑来源于直到目前,苏军在绍伦一带的顽强抵抗,在制订计划时,可能过于强调了第40装甲军在绍伦地区的快速推进,以及两个装甲军在沙加伦及沙加伦以东地区的协同。

无论如何,尽管在8月18日,第5装甲师在沙加伦附近遭遇了出乎意料的红军坦克部队,但没有人想过——即将进攻主力调往进攻弗劳恩堡-多布伦一线可能成功概率更高的苏军防线。

1944年8月19日:

10:00,“施特拉赫维茨”战斗群按照命令(见附录3),出动近60辆坦克攻向,经过一日苦战后才抵达扬皮尔斯东南6公里处的铁路线。在其右翼,1个拉脱维亚士兵组成的战斗群推进至布里德讷(Blidene)以东5公里处。塔库姆地区,苏军围绕该镇本身3公里外的地段构筑了半圆形防线。战斗群对面,第16集团军暂时夺取了桥头堡和包斯克,但随后失守。

39装甲军当面,第12装甲师在奥茨以南4公里处推进无果后选择重组部队,并与南翼战斗群一道攻占了韦戈日埃东南6公里处的瓦纳基(Vanagi)。

4、5装甲师全天都在阻挡苏军的攻势,因此没有余力进攻。在两个师防线之间的交界处,苏军取得突破,前进至沙加伦西南6公里处。第4装甲师一部距离沙加伦只有1公里,但不得不撤退。沙加伦以西9公里处,苏军继续向第4装甲师北翼推进。截获的无线电讯息显示,苏军每晚都在向前线加派兵力,尤其是反坦克炮。

4、12装甲师部分兵力陆续抵达交战区。第40装甲军虽然得到了德国空军的大力支援,进展仍缓慢,苏军抵抗十分顽强。

“大德意志”师在北翼的战斗群夺取了库兹埃,但随后不得不停止进攻,因为该战斗群最后一辆坦克也趴窝了。在北侧,苏军占据了文塔河东岸。

14装甲师继续向东南方向挺进,直至抵达距离绍伦西南方仅10公里距离的岔路口。

7装甲师向北推进至绍克尼埃东南8公里处,并占领帕杜比西斯以西的高地。

克诺贝尔斯多夫将军指示第14装甲师,当务之急不是攻占绍伦,而是与第7装甲师取得联系。

510重装甲营从第9军调至第7装甲师名下。

傍晚,克莱勃斯告知海德坎贝尔:

如果行动成功的希望过于渺茫,务必将所有部队集中在一处(可能是施特拉赫维茨所在地域)突破,重新和北方集团军群取得联系。

因此,21:00,中央集团军群发布命令:

39、40装甲军,“施特拉赫维茨”战斗群继续进攻。合并2个装甲军的战线交界处,避开敌人重兵把守的地形,向约尼斯基斯(Joniskis)推进。如果“施特拉赫维茨”战斗群进展顺利,在该战斗群后方部署1-2个装甲师,他们将在米陶地区方向作战,以便与北方集团军群重新取得联系。第9军必须向第40装甲军提供更多部队,或是在延申战线的时候向北翼进攻。梅梅尔以南的阵地必须得到加强。在瑙梅斯蒂斯东北方向的突破口,第1步兵师在第103、104装甲旅的支援下,必须堵住缺口。第一处攻击点:萨基埃防线-瑙梅斯蒂斯以东5公里处一线。

这是8月20日的命令,中央集团军群对第3装甲集团军此次行动的上心程度可见一斑。

9军左翼,第548掷弹兵师占据着桑迪宁凯(Saudininkai)以南至拉塞宁以北4公里的地段。

26军地段,巴乔拉齐埃以北——第1步兵师1个步兵营和“韦尔瑟恩”装甲掷弹兵旅发起协同行动,成功向前推进3公里,但他们没有实现进一步的目标——即在辛陶泰以北和东北方向的进一步行动。

17:05,集团军司令部下达命令,要求第1步兵师全体,在得到第104装甲旅,“D”军级支队炮兵力量增援的情况下,于8月21日从辛陶泰以西地区发起对东南方向的进攻,以切断萨基埃以南6公里处至瑙梅斯蒂斯以东5公里处之间的前沿三角地段。据称,在辛陶泰与瑙梅斯蒂斯以东的舍舒佩河之间有6个苏军步兵师,准许动用军所有装甲力量粉碎之。瑙梅斯蒂斯地区以南阵地被突破的风险可以接受。

不过,集团军司令部也指出,必须要考虑到,第1步兵师的进攻,其效果充其量可能只是改善战线态势。

根据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第1步兵师的阵地将被保安单位替代,第549掷弹兵师一部将被抽调出来。

下午,苏军以12个步兵师的规模进攻第26军,致使第561掷弹兵师阵地中央崩溃,后者撤退,开始在韦尔科维什克(Vilkovishke)-拜林科埃一线构筑新防线。

6装甲师当天击退了苏军对科夫诺铁路线及其北边地段的进攻。

26军报告称,第6装甲师和第561掷弹兵师截至傍晚已经损失惨重,因此已没有步兵预备队。军部担心会出现危机,因为预计苏第33集团军、近卫第11集团军将发起进一步攻势。因此,党卫军第500空猎营和集团军直属第731装甲歼击营被命令加速赶往第26军防区,以便在8月20日动用2个步兵营及第104装甲旅,从“D”军级支队右翼向东北方向的辛陶泰发起“预压”进攻以便为第1步兵师在8月21日的进攻取得先决条件。

苏军视角

德军在北翼所有的进攻均被击退,因此苏军方面变得愈加自信,认为所有突破企图均已失败告终,不过威胁尚未得到解决。

在塔库姆以南,近卫步兵第1军(隶第51集团军)2个步兵师正在进行防御。尽管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司令部认为他们实力虚弱,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想增援他们,因为这批步兵部队很可能会因为德军在米陶方向的突破而被切断联系。

方面军司令部认为德军的攻势重心正从绍伦开始向北转移,预计将加大对沙加伦地区的力量投入。因此,近卫机械化第3军仍驻留在沙加伦,而坦克第19军则作为机动预备队向东转移至沙加伦。近卫第6集团军在得到第43集团军一部的增援后,奉命从比尔扎埃以北地段开往第51集团军交接于近卫第2集团军之间的地界——即约尼斯基斯西南方向。他们的行军距离大约为150千米。

在绍伦地区及周边,近卫第2集团军在坦克第1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的支援下击退了德军发起的所有进攻。

评估

3装甲集团军给第40装甲军下达的命令,即第14装甲师和第7装甲师重新建立起联系,优先级已经在夺取绍伦之上,这意味着行动目标在这一阶段得到了缩减,至少对第40装甲军来说确实如此,该军很可能意识到,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夺取绍伦俨然已经不可能,而且自己的部队也由于战局的变化而过多转移至别的目标,而不是和北方集团军群重新取得联系。

进攻发起第三天后,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担忧很可能会在同一个方向上继续陷入困境,已在考虑转移1-2个装甲师前往北翼,绕过苏军的防御重心,继续推进。可以看出,在战争中,对形势的新评估和新决定要比前线的即时战斗中慢得多。

苏军决策层的指挥合乎逻辑:当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将重心转移至绍伦地区时,第3装甲集团军行动的重心已经得到确认,并证实当面德军正在发起强大的钳形攻势,他们集中了自己的力量,很可能在东普鲁士边境一带取得突破。

战史堂
推送高质量军事战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