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聚离子液体助力烟气中连续高效制备纯甲酸

文摘   2024-10-30 07:30   澳大利亚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达文献

甲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原料和潜在的化学燃料,其生产过程通常涉及能耗高的CO₂捕集和分离工艺。为解决传统电解过程中能量消耗和成本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聚离子液体(PIL)的电催化CO₂还原反应(CO₂RR)策略,利用二氧化碳还原制备高纯度甲酸。该方法通过使用固态电解质电解槽(SSE),实现了从烟气直接连续制备纯甲酸溶液。

成果简介

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铋基-聚离子液体(Bi-PIL)复合催化剂,通过调节PIL骨架中的双苯基结构来提高疏水性,从而缓解长时间电解中电极的洪泛问题。Bi-PIL复合催化剂在CO₂浓度低至15%的烟气条件下,表现出超过90%的甲酸生成法拉第效率(FE),并在固态电解质(SSE)电解槽中成功实现了纯甲酸溶液的连续制备。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该集成工艺显著降低了与传统方法相比的生产成本。

研究亮点

  • CO₂吸附和催化性能提升:通过PIL的分子设计显著增强了CO₂的富集能力和还原速率,降低了*CO₂氢化的活化能垒。

  • 固态电解质电解槽:采用固态电解质层(SSE)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实现了甲酸的直接高效制备,消除了产品分离步骤的能耗。

  • 高效处理低浓度CO₂:Bi-PIL复合催化剂在烟气条件下(15% CO₂浓度)仍保持高达92.5%的甲酸生成效率。

  • 显著降低生产成本:集成工艺不仅提高了CO₂的利用率,还消除了能耗高的捕集和分离步骤,使得甲酸的生产成本降低约50%。

配图精析

图1:展示了传统分离流程和基于固态电解质反应器的集成工艺。传统工艺需要通过多个中间步骤来实现CO₂捕集和产品分离,而集成工艺能够直接利用烟气作为原料,通过固态电解质电解槽生产纯甲酸溶液。该图清晰地展示了集成工艺在减少步骤和能耗方面的优势。

图2:Bi-PIL催化剂的合成示意图及其形貌表征,包括了Bi NPs、Bi-PIL-(VIm-Bu)、Bi-PIL-(VIm-Ph)、Bi-PIL-(VIm-Ph)-DVB的SEM图像。通过对比可以看出,PIL涂层对Bi NPs的形貌产生了显著影响,并通过插入图展示了不同Bi-PIL样品的接触角。

图3:Bi-PIL催化剂的XRD、XPS、FT-IR等多种表征图谱,揭示了不同催化剂样品在材料组成和表面化学结构方面的差异。特别是Bi-PIL-(VIm-Ph)-DVB的CO₂吸附等温线显示了其在298K下出色的CO₂吸附性能,相比其他样品有显著提高。

图4:Bi-PIL催化剂在纯CO₂和烟气条件下的电催化CO₂还原反应性能,图中包括甲酸生成的法拉第效率(FEHCOOH)和电流密度(jHCOOH)的对比。Bi-PIL-(VIm-Ph)-DVB在烟气条件下仍然保持高效的CO₂还原活性,表明其在低浓度CO₂条件下的出色性能。

图5:DFT计算结果展示了PIL涂层对CO₂吸附和活化的理论预测,图中显示了PIL涂层如何降低CO₂的吸附能和活化能垒,从而提高了CO₂转化为甲酸的效率。通过电子密度差的图示,说明了PIL涂层在CO₂还原过程中对反应界面的促进作用。

图6:Bi-PIL催化剂在固态电解质电解槽中的长期稳定性测试结果,展示了该系统在烟气条件下长时间连续电解生成纯甲酸溶液的能力。图中包括了甲酸浓度随电流密度的变化,以及在60小时稳定电解后的电池电压和法拉第效率的表现。

展望

该研究通过聚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成功开发了一种高效的烟气制甲酸集成工艺,为低浓度CO₂的电化学转化提供了新思路。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优化PIL结构,并探索其在其他液体燃料制备中的潜力。


文献信息


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DOI:10.1002/adma.202409390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09390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文献~

声明:更多内容请参考原文,如有侵权,后台联系编辑删除。

催化视界
催化视界(Catalysis Insight)专注于催化领域,分享基础知识,关注前沿研究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