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hemistry重磅:氧化物表面在水中结构演化机制揭示

文摘   2024-10-31 07:30   澳大利亚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达文献

氧化物-水界面在自然界和现代工业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碳循环和电化学反应等领域。然而,由于氧化物表面埋藏较深,准确探测其分子级信息一直存在挑战。为了深入理解这些界面,本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原位和频振动光谱(SFVS)的新方法,用于探测液态水中的氧化物表面。通过应用这一技术,研究人员揭示了二氧化硅-水界面的非传统反应路径,并结合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和自由能计算,发现了表面重构现象,带来了独特的五配位硅物种。

成果简介

该研究通过在硅氧化物-水界面上应用和频振动光谱(SFVS),成功探测到硅氧键在不同pH条件下的结构变化。实验表明,表面羟基在高pH下的去质子化引发了表面重构,形成了一个五配位的硅物种。这种新发现颠覆了对硅氧化物-水界面传统反应模式的理解,为未来进一步探索其他氧化物-水界面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亮点

  • 新型原位SFVS方法:研究团队开发的SFVS方法能够高灵敏度地探测氧化物表面的振动模式,突破了传统光谱在液态水中的检测极限。

  • 揭示了非传统的表面重构路径:实验结合计算发现,硅氧化物表面的重构与表面羟基的去质子化密切相关,形成了五配位的硅物种。

  • 多角度验证:结合计算模拟和实验结果,研究团队验证了该重构路径的合理性,为深入理解氧化物界面化学提供了新视角。

配图精析

图1:展示了和频振动光谱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显示了红外光、近红外光与氧化物薄膜-水界面的相互作用方式,并通过计算表明SiO₂薄膜在特定厚度下的信号增强效果。

图2:展示了不同pH条件下的Si-O伸缩振动谱图。结果显示,随着pH的变化,Si-OH和Si-O⁻的振动模态逐渐变化,揭示了界面上表面基团的变化趋势。

图3:描述了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的SiO₂-H₂O界面反应路径。模拟结果显示,表面羟基的去质子化引发了五配位硅物种的形成,形成了独特的反应路径。

图4:展示了表面物种覆盖度随pH变化的计算结果。通过比较SiOH、SiO⁻和五配位硅物种的覆盖度,揭示了不同pH条件下氧化物界面的动态变化。

展望

本研究通过原位SFVS技术揭示了硅氧化物-水界面在不同pH条件下的结构演化,为重新审视氧化物界面的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未来,该技术有望被推广至其他氧化物-水界面的研究,进一步推动表面科学和界面化学的发展。

文献信息

期刊:Nature Chemistry
DOI:10.1038/s41557-024-01658-y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4-01658-y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文献~

声明:更多内容请参考原文,如有侵权,后台联系编辑删除。

催化视界
催化视界(Catalysis Insight)专注于催化领域,分享基础知识,关注前沿研究动态。
 最新文章